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司文化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种政治文化。嘉绒藏区土司文化形成于元代,拓展于明代,改制于清代,残存于民国,终结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本文拟就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嘉绒藏区土司文化的历史作用、文化内涵、文化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保护利用路径,其目的是为了把握土司文化的历史轨迹和历史文脉,打造和提升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嘉绒藏区土司文化。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种书写的方式,对于一个作家的写作,视角的选择往往能透视出其创作的风格,在很多小说中,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男性作家所选择的主流视角,作为他们反映社会的一个主要对象——城市,常常是以一种雄性的面貌和动荡的姿态出现,上海也不例外,这种主流书写方式抓住了历史变迁中"大上海"的时代特征,但它在把握城市大背景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绵延不断的上海日常城市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与审视,而女性上海书写就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用一种边缘化的眼光来审视她们所体验的上海,展示了其独特的创作魅力。  相似文献   

3.
侯桂新的《文坛生态的演变与现代文学的转折》以"从香港想象中国"为切入点,返回并重构了1937—1949年间香港"南来作家"群体"香港书写"发生的历史现场,围绕文学运动、现代媒体和作家个案的梳理和论述三个层面,将客体实践、中介实践和主体实践贯穿于中国现代作家在其"香港书写"中展现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为"南来作家"群体拟定了基于文化生态和文学史转折的全新经纬。  相似文献   

4.
清代嘉绒地区土司的婚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绒藏族在清代受土司统治,中央王朝在嘉绒地区分封了18个土司,这18个土司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婚姻关系,导致嘉绒土司婚姻复杂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嘉绒藏族土司的婚姻受嘉绒藏族婚姻习俗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因为嘉绒土司的婚姻是土司之间社会关系网络建构的一个手段,土司通过婚姻的选择来达到政治上的目的。本从嘉绒土司婚姻对象的选择入手,对嘉绒土司的婚姻与土司之间社会关系网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期,学术界的“空间转向”使诸学科呈现交叉互渗的态势,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天然的依存关系,激发和塑铸了人类的空间意识,也为文学与地理学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新文化地理学”把空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多维存在,重视对地方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脉的研究,把地点感的研究转向“地点身份”的研究,注重空间景观的符号学意义和象征学意义。在“新文化地理学”的视野下,阿来的文学创作具有典型的空间化写作特征,他将地理、空间、文化与文学相结合,通过对嘉绒藏区民族文化空间背景、空间记忆及其文化表征的描述,展示了一种生动有机的地域文化身份。空间化写作构成阿来文学文本生产空间的多元性和文本自身的异质性,也给读者阅读和阐释民族文学提供了多重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6.
谷卿 《当代地方科技》2010,(22):162-163
张颐武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为"30年的文化画出一幅速写式的,但却充满着独立分析和独特视角的图像",让我们沿顺着"新时期"、"后新时期"和"新世纪文化时期"的变迁与发展,来体验正在经历着的文化记忆,并通过回顾历史对当下的经济、文化现状作一次清醒的审视与考察。  相似文献   

7.
于海峰 《科技信息》2011,(13):417-419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五化"深入发展,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对东北地区满族聚集区的实地调研,对满族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变迁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当代东北地区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呈现出物质文化"历史化"、制度文化"现代化"、精神文化"时代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格萨尔王》是阿来以一个小说家的方式"重述"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故事新编"。现代视角的切入与作家个性化的叙事、阐释方式赋予了民间传说理性的高度和异常繁复的精神意蕴。从活态到固态,从民间传说到作家创作,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既保持着密切的"互文性",又经历着逐步疏离自身文类独有形态的差异性,体现了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精神与现代理性的审美错综。《格萨尔王》通过"插入文本"和"有意味的文字"重述神话,阐释历史,透视人性,同时融入对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困境的哲学思考。故事的外壳是"人、神、魔大战"的魔幻世界,深层意蕴则是关于神性与魔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寓言。  相似文献   

9.
<正>川西以北、杜鹃正盛,歌声缭绕、朝山祈福。5月28日、29日在小金县举办以“感恩祈福.和谐共生.铸民族魂.圆中国梦”为主题的传统朝山会,活动全方位展示嘉绒民族文化,让参与朝山会的群众感受嘉绒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活动分别于5月28日在四姑娘山长坪村举办首届中国小金·川西北嘉绒藏歌会和29日在四姑娘山朝山坪举办中国小金·四姑娘山传统朝山会、原生态嘉绒藏族锅庄展演。一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同时人又是文化的创造物,任何文化都处在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随着文化持有者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等的转变,常出现文化变迁。基诺族"大鼓舞"在当代流变中形成了多种存在形式,这是基诺族在文化变迁中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文化变迁为研究视角,探析了当代社会文化变迁呈现的多元化、大众化和快速化的特征以及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生"关系;通过对我国大学校园在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空间发展和演变过程的梳理,探讨了当代社会文化对当代大学校园生活空间、教学空间和交通空间的新要求,并据此提出了当代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1964年到1980年期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被称为"三线建设"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史无前例。如今占据了三峡库区绝大部分地域的重庆曾是"三线建设"的重镇,有来自全国不少地区的数十万政策性移民。他们的迁移背景、迁移过程、迁移结果乃至移民文化便是本文讨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阿来与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都以族裔身份书写着体现自己民族生存状态和文化记忆的文学。他们的小说是对民族文化形态、生活形态及人性形态的言说。两位作家把民间文学和宗教元素纳入到小说的创作中,突出了他们的民族性但又透露出隐忧。因为在现代性进程中,自己的民族被强势的外来文明冲击,民族文化在流逝,人性在畸变,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这些导致作家身份认同呈现出一种"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4.
山西是"鼓"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鼓乐品种繁多、艺术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国之魂宝"的绛州鼓乐发源于黄河三角洲的山西新绛县,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弘扬这一优秀而古老的传统文化,通过田野调查的分析方法,对绛州鼓乐的社会文化背景、发展过程进行阐述,对其传承与变迁过程进行探究,并对这一优秀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下作出更精确的解释,从而对绛州鼓乐的保护和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通读阿来的小说作品,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浓郁的族群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特色,这也是阿来进行小说创作的精神原乡和不可或缺的民问文化资源。本文透过其小说中隐含的宿命的宗教观念,神秘的宗教传说和仪式,以及众多肩负着宗教文化传承使命的僧人形象等方面入手,力图比较全面地揭示和展现阿来小说作品中的宗教文化。以及由此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由农业社会文明向工业社会文明的转换时期。从全国范围看,这种转换在发达地区早已完成,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则远远没有完成,有的农村偏僻地区甚至尚未开始。社会转型期的人们需要面对种种社会变迁,而社会变迁从终极意义上说是文化的变迁。文化的载体是民族,在社会转型期,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变迁势所必然,而文化变迁与民族发展空间息息相关,文化变迁中存在着困惑,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为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变迁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户县农民画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它以"洋不过你土过你"的独树一帜的风格,逐步跻身于艺术百花园中并成为一枝艺术奇葩。具有时代性的户县农民画为展现中国五十年代以来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提供了平台。笔者正是借用这个平台,通过文献调查法收集户县农民画的历史资料,透过户县农民画变迁的历史,并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研究分析中国文化变迁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研究,不仅为户县农民画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为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关系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近代江西交通的变迁又对江西城镇的兴衰发展、城镇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更深层次地影响了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蒋韵的家族小说《栎树的囚徒》是一个描述家族历史变迁的优秀文本。作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来审视家族历史,把目光投向家族历史中的女人,以女性来作为历史言说的主体,重新书写家族历史中被男权文化遮蔽的女性历史。通过展现范氏家族女人生动的生和浪漫的死来对女性的生存价值进行关注和追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农村社会变迁的加速器,而社会变迁反过来会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地区的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生活方式变迁以及风俗文化变迁等社会变迁的方方面进行阐述,来分析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