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玉洁 《科技信息》2009,(26):146-146,148
在文学翻译史上,许渊冲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名字。他大胆突破传统对翻译的限制,译著等身,对中国韵文的翻译尤其引人注目。同时他所提出的关于文学翻译的理论也对后人进行文学翻译起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本文旨在对许渊冲其人其思想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米亚宁 《科技信息》2010,(17):158-158,124
本文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引入与解释,继而论述了这一理论在其文学作品、尤其是在其汉诗英译中的体现。通过具体例子的分析,阐述其翻译理论中的三美、三化、三之的内涵,认为许渊冲先生的理论在中国文学翻译、中国文学、以及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逐渐倾向文化间的比较。翻译中文化的转换有两种基本策略: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直译与意译等都有存在的必要,同时应该优势互补。在决定采取异化还是归化的手段时,应做到既照顾译文读者的要求,又要尽量保存原文特色,将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译文。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人称指示语经常会出现活用的情况,即本文所谓的异化(sh ift),从而起到特殊的表情达意之功能。由于人称指示语的异化现象错综复杂,本文旨在讨论英汉第一人称代词异化现象。通过对英汉第一人称内单复数、及与第二人称、第三人称间的异化现象的分析,发现决定其异化的因素并非仅是代词使用的语法规则和语义限制,而是出于说话者的意图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效果,即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译文的归化和异化是现今翻译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跨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归化、异化并没有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所处的时代不同,对同一译作的反响亦不同。不同的读者由于其知识结构和心理倾向的差别,对译文的要求也会不同。可见,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能得到读者的认可,都是可行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谈到翻译,往往想到的是两种语言的翻译,即语际翻译,好像事不关及语内翻译.在国内,一提到语内翻译也囿于古文今译.那么,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存在不存在界面研究?以界面研究为方法论,通过两首唐诗的英译文本,探讨分析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的界面研究.语内翻译无论在语际翻译的理解阶段和表达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语际翻译借助语内翻译构建源语言和译入语之间的协调和对话.  相似文献   

7.
举例论述了许渊冲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中努力达到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境界,以使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知之,好之,乐之。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际间信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语篇的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就象跨文化交际一样,新闻语篇的翻译中也会出现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语境认知能力的局限。因此,译者要努力提高语境认知能力,尤其是要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对文化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指示语具有先用和反先用的特点。以往研究大多数限于对先用和反先用的具体使用场合进行描写,未能揭示其内在原因。从经济原则的角度对汉语时间指示语先用和反先用现象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发现,先用还是反先用主要取决于如何在保证取得最大交际效果的同时相对最为省力。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是艺术,是再创造,是语言和文学互输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它使读者大大增加文学作品“外贸知识”,丰富译入语语言和译语文学。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殊途同归,应兼收并存,共同为再现原文文学色彩、艺术风格、体现文学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