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硫酸、磷酸及草酸溶液中 ,通过阳极氧化铝箔制备出了多孔氧化铝模板 ,用阶梯降压法将氧化铝层与铝基底分离 .透射电镜结果表明 :这种膜的孔间距 ,孔径以及晶胞尺寸均随所加氧化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 FT- IR谱发现 ,在阳极氧化过程中 ,电解液阴离子也参与了多孔膜的形成 .XRD谱证明形成了无定形氧化铝  相似文献   

2.
利用二次氧化法制备了高度有序的多孔阳极氧化铝膜,以此膜为模板通过磁控溅射制备了多孔有序的Pt/Ag双层金属薄膜,将此金属薄膜转移到n型单晶硅片上,通过金属辅助化学刻蚀法刻蚀出有序单晶硅纳米线阵列.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及后续生长的多孔Pt/Ag双层金属薄膜都具有均匀分布、直径约45nm的纳米孔,以Pt/Ag双层金属薄膜为模板刻蚀得到的单晶硅纳米线具有与纳米孔同样的直径,且垂直硅衬底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磷酸超声处理的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用乙二醇在模板的纳米孔道内还原Ag+制备Ag纳米线.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检测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与未处理的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磷酸处理氧化铝模板后得到的Ag纳米线具有更大的长径比,所得Ag纳米线具有面心立方的晶体结构,长度大于5μm,单体纳米线的直径大约为60 nm.  相似文献   

4.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  梁淑敏  周淑清 《应用科技》2006,33(4):60-61,64
以草酸为电解液研究了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孔氧化铝膜的形貌进行表征.分别讨论了阳极氧化电压和电解液温度对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形貌及孔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时间为8h时,氧化膜厚度达到最大值85μm.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子束蒸发在硅衬底上制备Al膜,并制备硅基阳极氧化铝(AAO)模板;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模板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计算机对阳极氧化电流的实时观测监控了硅基AAO模板的自组装过程.优化了制备孔洞规则的高质量硅基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条件,该模板对进一步研究硅基AAO模板多铁功能纳米管线及相应的器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2次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了多孔阳极氧化铝膜.主要研究了阳极氧化电压、电解液种类、阳极氧化时间和阳极氧化温度对多孔阳极Al2O3膜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其表面结构.讨论了多孔Al2O3膜生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制备具有周期结构金属薄膜的新方法--阳极氧化法制备多孔氧化铝膜.以草酸为电解液,制备出了几种表面孔径不同的多孔氧化铝膜,并在其表面镀银制得样品.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多孔氧化铝膜的表面形貌,并采用光谱仪测定了样品的透射光谱.研究发现,由于表面等离子激元波(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的作用,在可见光波段观察到了透过率异常增强现象.  相似文献   

8.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自组织特性和偏振特性,指出了它在纳米材料模板制备、微偏振器制作上的应用前景及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简要介绍了阳极氧化铝在纳米镶嵌复合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阳极氧化铝模板的结构和性能表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在0.3 mol.L-1草酸中制备了高度有序、具有纳米级孔洞的阳极氧化铝有序阵列模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多孔氧化铝模板的蓝发光带是由氧空位缺陷所引起的.对氧化铝模板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它的形成机理可以通过综合参考溶解模型和机械应力模型加以解释,并且电渗在阳极氧化膜的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磁控溅射在玻璃基底上直接溅射一层铝薄膜,然后利用阳极氧化制备了多孔氧化铝模板,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在195V、60s的条件下获得的多孔氧化铝模板孔道排列规则,且双向贯通.这种方法为在玻璃等硬质基底上制备规则的纳米结构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用电化学法制备了高度有序的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选摩尔比为1:1的CoSO4和FeSO4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用交流电化学沉积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的柱形微孔内制备Fe0.5 Co0.5合金磁性纳米线有序阵列.分别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多孔氧化铝模板和纳米线阵列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磁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制备的磁性合金纳米线表面光滑、均匀,纳米线中的晶粒在生长过程中有(200)晶面的择优取向.VSM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线阵列结构具有较高的垂直磁各向异性,当外场沿纳米线轴向磁化时,纳米线阵列有很大的剩磁比(Mr/Ms=0.7)和很大的矫顽力(饱和Hc=1700 Oe),说明样品经适当热处理后,剩磁比和纵向矫顽力普遍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用P2O5和Ca(NO3)2作为前驱体溶液,将溶胶—凝胶法与氧化铝模板(AAO)技术相结合,大面积制备出结构均匀、晶相一致、彼此平行且高度有序的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线.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制备AAO模板的条件,可达到控制HAP形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具有好的有序性、成本低、耐高温、大面积可控、孔洞分布均匀、及大小可控等优点,是合成高度有序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本文综述了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和以此为模板采用常规方法,如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离子束刻蚀、金属辅助化学蚀刻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等制备低维垂直有序纳米阵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模板合成是近几年来人们合成纳米结构材料常用的一种方法.多孔阳极氧化铝凭借其耐高温、绝缘性好、孔洞分布均匀有序且大小可控等优点,成为一种常用的合成纳米材料的模板.该文介绍了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和电沉积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以及纳米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组装一维纳米线阵列温差电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维温差电材料具有比块状温差电材料更高的优值,因而研制具有纳米线阵列结构的温差电材料对于提高材料的温差电转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纳米孔阵列结构的氧化铝多孔模板为阴极,在含有Bi 3、HTeO2 1的酸性溶液中,采用直流电沉积技术,通过在氧化铝多孔模板的纳米级微孔中沉积铋和碲,实现了一维纳米线阵列铋碲温差电材料的电化学组装.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分折表明,电化学组装出的铋碲纳米线分布均匀,形状规则.铋碲纳米线的组成可方便地通过调整电沉积电位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锆纳米管的制备与结构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孔内,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度有序的二氧化锆纳米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和X-光电子能谱研究和表征了二氧化锆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二氧化锆纳米管均匀有序排列,并相互平行组装在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孔中.二氧化锆纳米管的长度和直径取决于所制备的膜板的厚度和孔径,这种大面积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管的新方法对其在气体检测器及各种工程材料的实际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电泳沉积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上制备了TiO2光催化纳米线,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糖葫芦状M/TiO2(M代表La3+、Ce3+、Nd3+)纳米线阵列体系。采用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表明M/TiO2纳米线阵列保持了模板的有序性;对甲基橙的可见光降解实验表明,稀土金属离子掺杂TiO2纳米线阵列体系具有非常优良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La3+、Ce3+、Nd3+掺杂增强了TiO2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能力,吸收带边红移至可见光区,未掺杂的TiO2禁带宽度为3.24eV,掺La3+、Ce3+、Nd3+的M/TiO2禁带宽度分别减小至2.6eV、2.8eV、2.0eV,这和光催化性能是大致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18.
Macroporous silica materials with ordered three-dimensional pore structure can be easily prepared by the template-directed sol-gel process. However, it is still a challenge to prepare them in membrane form on a porous support, which limits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is work, we have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obtaining a 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macroporous silica membrane on macroporous alumina support using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spheres as the template. PMMA spheres were packed on the top of an Anopore-alumina support by filtration of a PMMA aqueous suspension. Silica sol obtained by an acid-catalyzed sol-gel process was infiltrated into the voids among the spheres. Drying induced stress caused the membrane to crack or peel off from the top of the support. This can be minimized by annealing the PMMA template layer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silica sol which increases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template. Calcination or solvent extraction to remove the template produced a highly ordered three-dimensional macroporous silica membrane with spherical pores connected by windows in the mesoporous ran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MMA-templated infiltra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in preparing 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macroporous silica membranes on a porous support.  相似文献   

19.
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出ZnS 和 C60纳米线阵列,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以及选区电子衍射图谱(SAED)等,对纳米线阵列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S 和C60纳米线均为有序阵列.ZnS纳米线为多晶结构,在波长332 nm紫外光激发下, 发射519 nm特征荧光.同时介绍了水热条件下,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填充目的产物,以及制备纳米线有序阵列的相关过程.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