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基于Internet的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使用分层组合模型建立了城市模型并使用GRID模型建立城市地形模型,该模型适合Internet环境下城市三维可视化.在服务器端设计一个中间件对城市空间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了客户端三维城市模型显示的速度.在服务器端使用基于R树的索引,实现对建筑物空间数据的索引,提高了网络环境下查询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B/S模式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时需要在客户端加载大量的影像文件,属于典型的富客户端应用.在Silverlight框架下加载XNA类库,构造三维地形展示平台,主要过程包括创建顶点缓冲区、坐标变换、着色处理、图形化处理和二维结果输出.基于该平台以遥感影像为纹理叠加数字高程,实现了支持缩放和漫游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原型系统.系统采用金字塔模型对文件进行预处理,并以四叉树模式存取遥感影像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可交互、跨平台等需求,是在B/S模式下展示三维地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三维地表模型的设计和实现问题,给出了地表模型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思想,论述了三维地表模型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实现细节,并制作了三维地表模型软件,既可作为三维模型基础GIS的一个模块,也可作为一个的三维浏览模型独立出现.就是在VC++环境下,基于OpenGL技术对三维地表模型建立进行了论述和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PC的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基于Internet网络WWW环境下的远程数据库访问的Browser/Server模型及JDBC等的技术原理,介绍了基于此原理所实现的一个查询系统服务器及客机的程序框架.本系统的实现对建立Internet/Intranet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桥上动车组穿越复杂峡谷地形时的横风气动特性,本文以CRH6型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粘性、不可压缩的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技术,耦合高架桥、横风和车速,计算复杂三维峡谷地形下动车组的气动载荷.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表面压力在流线型头部有显著变化,压力最大值出现在列车头部鼻端点区域;随着车速和横风...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维GIS引擎,利用高清卫星图片、高程数据、各种地图要素矢量数据等信息,构建了包含地形、地貌等信息的逼真三维地理环境,实现了高效、灵活的图上查询、量测、分析、标绘等功能.基于XDraw剖面可视域分析算法,实现了地形和电磁干扰条件下雷达三维探测威力范围和二维高度层切片的实时计算与显示.以实装指挥信息系统为数据源,根据雷达情报诸元参数确定出空情目标性质后,利用相应三维模型实现了目标的逼真显示,并基于线性拟合算法实现了动目标模型的平滑控制.开发实现了三维战场态势显控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汶川震区地震动三维地形效应的谱元法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三维波动弹性动力方程推导了谱元法算法,并考虑三维真实地形及介质的衰减特性,基于并行计算环境采用谱元法和ASTER DEM模型对5.12汶川地震动的地形效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陡峻地形对地震波两个水平分量的影响要大于对竖向分量的.震中附近区域的PGA最大值为671 cm/s2,高PGA区多分布于山顶及山脊区域.与...  相似文献   

8.
以某靶场虚拟地形可视化建模技术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应用Terra Vista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并建立了某靶场区域地形的三维模型.并通过必要的三维模型格式转换,将所生成的地形模型应用到Virtools虚拟开发平台中,针对自动漫游和交互式漫游两种漫游方式设计实现了虚拟靶场环境漫游模块的开发和应用,为靶场虚拟试验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基于GIS和三维可视化平台的水利水电施工系统模型三维可视化结构及施工过程。首先介绍了基于GIS的三维可视化,讨论了构建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的方法,然后介绍了地形数字化技术、特征建模技术,最后,技术路线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球体大圆弧八叉树剖分网格和全球共享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分别构建长江流域多层次三维地理场景,提取流域相关地形参数,分析流域地形特征随度量尺度变化的趋势与规律.结果显示,同尺度下球体网格模型的上下表面积、起伏度均小于DEM模型对应的特征值,而地形粗糙度、二维和三维分形维数以及广义分形维数和多重分形谱值的范围等均大于DEM对应的特征值.所有尺度下,球体网格模型表面的二维分形维数均大于2,而对应DEM的二维分形维数均小于2,但两种模型的三维分形维数均小于3.研究表明,DEM与球体网格模型在计算地形参数时均具有尺度效应,所有参数值随着剖分层次/数据分辨率的提高而增加,但增加的趋势不尽相同;两种模型在表达地形多尺度特征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球体网格在大区域地形无缝可视化和地形参数提取精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该研究可为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以及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云计算环境下大数据存储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云计算环境下主要的两种典型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即Googk的GFS和Hadoop的HDFS;对其中的数据存储技术进行了专门分析,从可扩展性和延迟性(如何支持海量小文件的存储)、容错性(在数据丢失时进行数据恢复)和海量数据存储的实时性这3个方面对现有技术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系统架构.最后给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人们获取影像数据能力的极大提高,带来了对海量影像数据高效组织管理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技术的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用于实现全球影像数据的组织管理,重点阐述了其中的影像金字塔反向构建、投影和影像整合等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实例说明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可快速响应的虚拟三级存储系统RA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SCST中间驱动层,将磁盘阵列与磁带虚拟为一种有别于虚拟磁带库的新型三级虚拟存储系统,将用户文件分割存放在阵列和磁带库上,在服务用户请求时,首先由阵列快速响应用户请求的前一部分数据,同时磁带库执行机械操作准备剩余数据,以屏蔽磁带库响应等待时间,并利用磁盘阵列数据冗余特性确保数据可靠保存,形成海量、快速、可靠的第三级存储子系统.经对比测试该系统用于备份应用时,其备份恢复操作的初始响应时间显著小于传统磁带库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民族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运用现代测绘与信息技术,即3S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三维数据与信息库,其中对原始数据的采集与信息加工方法、海量空间数据与图形的存储与分析、三维数据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建立的民族建筑基础数据库可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孙琪 《天津科技》2014,(2):32-35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依靠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采用移动数据通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可能。从RSS(简易信息聚合技术)出发,对当前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应用方法和策略,阐述了RSS技术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并利用Lilina实现部分信息聚合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微型发光二极管专利及巨量转移技术专利的发展态势、技术热点、核心专利及科研院所专利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绘制了核心专利技术路线发展图,对巨量转移技术进行了技术功效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专利数量虽然占绝对优势,但核心专利比例较低,苹果公司实际掌握着Micro LED核心专利技术,广东工业大学是关注巨量转移技术的重点院校。本研究建议国内相关企业加大Micro LED专利的研发投入,可重点从巨量转移技术入手,加强企业间合作交流,和院校合作孵化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大数据云存储下海量数据传输的完整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特征匹配和关联规则的海量数据传 输完整度控制方法。构建海量数据的属性特征高维重组模型,得到关键信息的特征分布状况,据此设计海量数 据的关键信息存储分布结构模型,采用关联规则方法进行海量数据的关键信息特征挖掘提取,利用关键信息进 行海量数据的特征分析和数据聚类处理,采用属性特征匹配方法设计海量数据关键信息存储节点后,利用模糊 减法聚类对关键信息存储节点进行聚类处理,在海量数据传输中,以数据关键信息存储节点传输的完整度实现 海量数据的传输完整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海量数据传输完整度控制,能提高云存储下的空 间利用效率,数据传输完整度高。  相似文献   

18.
去蜂窝大规模多天线(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通过部署多个分布式接入点(access points,APs),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为所有用户服务,有效缩短AP与用户的距离,获得空间宏分集增益,大幅降低路径损耗,并利用大量AP带来的有利传播,减少多用户干扰,从而使全区域均匀覆盖并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去蜂窝大规模MIMO技术刚刚提出,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对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本特点、关键技术、核心挑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展望,并分为信息理论分析和信号处理技术2个部分,重点论述了信道硬化、有利传播、空间相关、导频分配、信道估计、信号检测等关键技术。指出了去蜂窝大规模MIMO有望成为后5G(beyond 5G)和6G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focuses on potential development models of futu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South China Sea. A detailed study of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ls worldwide is performed through some examples of industry installed/ongoing projects and major technical issu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se practice. Key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 for the success of field development. Some of the technologies and fiel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can be used for South China Sea project. Several models are studied in field development for different scenarios,including marginal field,large oil field and gas field. With the massive investment activities,continued improved technologies,and rapidly growing pool of professionals,the offshore industry in China will soon encounter a golden period.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信息组织相对滞后的现状,基于ArcSDE+SQLServer2000的数据库构建理论,结合对洞庭湖区各类农业数据源进行标准化的数据整理分析与质量控制,阐述了基于优化构建理论为支撑进行综合农业环境信息数据库设计及实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理论为区域性农业环境信息数据库提供了全套完整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机制,在海量数据组织、复杂格式数据存储和数据互操作等核心技术问题上获得了优化,从而为区域性农业环境数据库建设提供了相对规范化与更加高效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