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有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指数较为单一且无法准确预测路面实际破损发展趋势的问题,为探究路面使用指标、路面性能指标和路面环境指标对路面破损状况的影响,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耦合的沥青路面破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出主要影响因子;然后,通过改进粒子群惯性权重因子,调整粒子全局和局部寻优能力,并利用IPSO算法训练RBF模型中的参数;最后,以主成分分析降维后数据为输入,建立路面破损状况的IPSO-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例研究表明,PCA-IPSO-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841 6.因此,针对复杂非线性路面破损状况预测问题,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沥青路面破损状况,为路面养护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客观准确了解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性能,以便及时进行沥青路面管理与维修养护,依据检测数据对沥青路面进行了使用性能评价研究,即将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并进行了评价案例分析。本研究以荣乌高速保定段2016~2019年的路面定检数据为基础,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性能指标归类和预处理后的检测数据进行主成分提取,建立判断矩阵,再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系数,得到上下行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模型。选用荣乌高速检测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并与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价结果相比较,评价等级高于《标准》的路段样本比例约为0.34%,低于《标准》的比例约为6.83%。本研究的评价结果更能够反映路面的实际衰变特性。  相似文献   

3.
林江涛  樊亮  闫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1):8772-8778
为对高速公路路面科学养护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对半刚性基层、复合基层沥青路面破损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沥青路面平均病害种类、病害覆盖率及贡献率等路面破损衍生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基层、半刚性基层路面不同时期平均病害种类基本一致,病害覆盖率、贡献率最大均是横裂修补、纵裂修补、纵向裂缝(轻)、横向裂缝(轻)等4种病害;半刚性基层早期微裂缝的扩展速度明显高于复合基层路面,两种基层路面的纵向裂缝(重)病害发展最迅速阶段出现于同一阶段;相较于半刚性基层,复合基层将横向裂缝(重)、块状裂缝发展最迅速阶段延后,复合基层路面比半刚性基层路面具有更好的养护弹性。路面养护策略、措施的选择,宏观上应该根据不同基层类型及路面病害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规律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路面状况分析评价中,依据木桶理论以探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损坏模式.根据大量路面状况历史数据,相应于木桶理论,提出了路面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AS软件系统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各指标与路况指数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并给出它们之间的数学函数式,由此得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损坏模式.进一步提出动态木桶理论和病害恶化率概念,揭示各病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路面状况评价的影响,结果有助于路面状况的预测,为未来路面养护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适用于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方法,以此为辽宁省农村公路养护决策的制定及优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实地调研辽宁省各市区内多条以沥青路面为主的农村公路,并选取沈阳董老线、鞍山南三线、抚顺苏边线和盖州榆望线4条典型农村公路为样本数据,以沥青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基层失效状况指数BCI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三角白化权函数TWW计算出的各条路线的综合聚类系数及所属灰类,评价我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情况.结果通过研究得出沈阳董老线、鞍山南三线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为中,抚顺苏边线和盖州榆望线为次,应该优先养护抚顺苏边线、盖州榆望线的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其次为沈阳董老线、鞍山南三线的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结论采用TWW函数方法评价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方法的不足,依据湖南省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路况调查数据,提出了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聚类法的路面车辙深度、路面裂缝率、路面坑槽率和路面修补率4个指标的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评估模型.以湖南省临长高速公路公路养护工程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公路路基养护质量,基于规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国省道运营期路基技术状况评价进行了研究,结合广东省境内3条典型国省道开展了现场路基状况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路基技术状况评价中21项评价因素和5类分项评价对象的权重参数,并计算出15段试验路的各类路基技术状况指数,最后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与规范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而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更客观、更详细地反映公路运营期路基的病害情况和各类技术状况,有利于合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公路路基养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计算路面性能的影响权重,建立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条普通公路数据样本进行计算,并通过G202、G305等计算实例阐明计算过程.结果得到了各评价检测指标对路面性能的影响权重,并对公路数据样本做出定量评价.计算得到各路段样本与路面状况等级之间的关联度,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可评判路面状况等级.结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和人为判断相一致,说明该评价方法可行.建立的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可以对普通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复杂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4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评价,并与<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方法和灰色理论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采用适当的主成分综合分析原始指标的信息,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可以客观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各指标对总体评价结果的影响;经线性加权求和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标能够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性能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结合京秦(北京-秦皇岛)高速公路及河北省部分高速公路连续几年路面调查数据,提出了基于预防性养护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以路面裂缝、车辙、破损、平整度、抗滑性和结构强度作为评价内容,以路面早期性能指数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给出了路面预防性养护单项指标裂缝率指数、车辙深度指数、道路行驶质量指数、路面状况指数(除去裂缝和车辙)、路面抗滑性能指数和路面结构强度指数的预防性养护范围,并确定了各单项指标在综合指标中所占权重.该模型已在京秦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沥青路面的早期性能,当评价指标为75~90分时,应采取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后使用性能衰变的影响因素,论述了沥青路面养护维修使用性能预测指标及预测模型选择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ARIMA模型,对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后使用性能进行预测,并结合连霍高速公路商丘—开封段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路面行驶使用性能指数(RQI)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RIMA模型对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后使用性能衰变预测,预测初期精度可控制在5%左右,并给出了置信宽度为95%时预测值的置信区间;随着预测期不断延长,置信区间不断增大即预测精度不断下降,给出了"逐渐淘汰预测期远端样本,植入预测期近端数据"的方法来应对预测精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对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破损病害进行分析,对道路养护维修的时效性和日常养护工作内容作了阐述,提出了合理的面层病害处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目标综合评价中四种确定权重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多目标综合评价中将指标权重的专家打分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某市10个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单位GDP用水量、单位水面面积COD负荷、单位水面面积TP负荷等12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多目标综合评价中,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其优点是方法操作简便,缺点是精确性比较低;用主成分分析法可避免主观随意性,能显著表现评价指标的差异性,但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且要求基础数据精确;用层次分析法能较客观地对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的权重值分布域也更宽,但层次分析法不易构造判断矩阵;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层次分析法的一种扩展,在算法上更有利于计算,且评价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4.
宁波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形成与该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交通量和重交通集卡荷载密不可分.通过典型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检测数据和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试验应用,对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宁波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具体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公路沥青路面在日常养护中通常会发现很多路面病害,但公路路面病害种类繁多,形成原因多元化,最新的公路技术状况标准将沥青路面病害分为11类21项。现结合公路日常养护中所常见的病害对沥青路面病害的识别方法及形成原因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以及病害的特征表现及形成原因,从多方面分析影响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和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重要因素,还对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早期破损机理、发展过程提供完整的理论解释,并从设计、施工、养护等多方面提出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总结农村公路沥青路面路面和路基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和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小修的各种保养措施,分析乳化沥青特点,应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同时乳化沥青石屑罩面、撒布封层技术也得到应用。重点研究农村公路微表处技术在农村公路的应用问题,并根据微表处的主要特点和工程实例材料的特性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总结出农村公路的适合应用此类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按照现行的规范,沥青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Pavement Condition Index)是根据路面破损情况,将路面质量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来对路面状况进行评价的,是对已经出现破损的路面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法,属事后调查,破损面积均以实际量测数据来计算.而预测城市地铁浅埋暗挖车站施工对沥青路面造成破损的状况属事前预测,因此破损面积需要通过理论计算获得.另外,规范中制订的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标准也可以作为城市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施工造成沥青路面破损的控制标准.本文采用PECK理论模拟计算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导致沥青路面的破损,建立风险事件导致的地表最大沉降值与路面状况指数PCI之间的数值关系,作为沥青路面破损控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空气质量指数(AQI)进行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Alpha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到两个主成分变量,进而对它们和PM2.5浓度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且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PM2.5与这两个主成分变量具有线性回归关系,最终得到一个1-α的置信区间,从而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降低PM2.5浓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吴圣存 《科技资讯》2011,(18):106-107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车辙、裂缝、松散、坑槽、脱皮等破损病害,影响公路的使用安全性能。针对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危害,对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进行了仔细分析,详细地阐述了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提高公路使用寿命,进行公路路面检测及养护已经成为公路养护部门刻不容缓的使命.分析当前公路沥青路面中出现的各种病害特征,着重介绍沥青路面弯沉检测技术、路面平整度检测技术、路面抗滑性检测技术、路面损坏状况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探讨如何进行预防性公路养护的措施,客观而全面的论述如何开展公路路面维修治理工作,从而提高沥青公路的养护质量,方便车辆畅通无阻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