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建立 SPF 级雌、雄远交群长爪沙鼠血液学及生长指标的正常参考值,为长爪沙鼠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数据。方法 对不同日龄及周龄的雌、雄长爪沙鼠体质量、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实验得到长爪 沙鼠在不同日龄的生长曲线,不同周龄不同性别长爪沙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正常参考范围。结论 不同日龄 长爪沙鼠的体质量增长速度不同,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因此,在应用长爪沙鼠进行研究、 实验结果评价时,要充分考虑性别和年龄对实验动物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野生和驯养长爪沙鼠携带细菌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野生长爪沙鼠和驯养长爪沙鼠的细菌携带情况,为制定长爪沙鼠微生物学检测北京市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银川市和呼和浩特周边地区捕获的长爪沙鼠以及驯养在屏障系统中长爪沙鼠实施安死术,解剖后分别分离回盲部和喉部细菌,接种于血平皿上,分离菌株单克隆培养后分类,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种属,并计算检出率。结果银川市和呼和浩特地区的野生长爪沙鼠分别携带了12种和8种细菌,屏障系统中饲养的长爪沙鼠携带了7种细菌。结论两地区野生长爪沙鼠和屏障系统中饲养的长爪沙鼠所携带的细菌数量、种类和感染率有所不同,在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时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LP试验条件下的大鼠不同采血方法及优缺点,保证GLP试验的顺利开展。方法使用2 100只大鼠,分别通过眼眶静脉丛采血法、颈外静脉采血法、腋窝静脉采血法和腹主静脉采血法四种方法进行采血试验。结果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法首次采血成功率95.2%,操作简单快速,但易污染。颈静脉采血法首次采血成功率89.3%。腋窝静脉采血法首次采血成功率82.8%,可作为颈静脉采血法的补充。腹主静脉采血法成功率100%,操作简单,采血量大。结论在GLP试验中,应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选用或组合采血方法,保证完成试验的同时又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肾脏、骨骼肌和脑组织中钠通道β亚基(sodium channel beta subunit 3 gene,Scn3b)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各6只,分别采集动物的肝脏、肾脏、骨骼肌和脑组织,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cn3b在各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血糖动物相比,在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和脑组织中,Scn3b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下降,其中在肝脏具显著性差异。结论 Scn3b在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和脑组织中表达减少,提示在肝脏和脑组织中Scn3b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长爪沙鼠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肾脏、骨骼肌和脑组织中钠通道β亚基(sodium channel beta subunit 3 gene,Scn3b)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各6只,分别采集动物的肝脏、肾脏、骨骼肌和脑组织,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cn3b在各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血糖动物相比,在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和脑组织中,Scn3b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下降,其中在肝脏具显著性差异。结论 Scn3b在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和脑组织中表达减少,提示在肝脏和脑组织中Scn3b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长爪沙鼠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长爪沙鼠高脂血症模型的4种造模方法。方法选取用于复制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4种配方饲料,饲喂长爪沙鼠60 d,分别在0 d、30 d、60 d空腹12 h后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4种高脂配方饲料在30 d、60 d均使长爪沙鼠血清的TC、HDL-C、LDL-C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以TC升高最为明显,并且LDL-C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HDL-C的增加,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结论 4种高脂配方饲料均可复制长爪沙鼠高脂血症模型。  相似文献   

7.
的 比较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3(NADH dehydrogenase 3,ND3)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蛋白的表达定位差异。方法 选取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各6只,分别采集动物的肝脏和肾脏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D3、NF-κB在各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 ND3、NF-κB表达于长爪沙鼠肝脏实质细胞胞质中,与对照动物相比,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中NF-κB表达显著升高;ND3还表达于长爪沙鼠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且与对照动物相比,糖尿病长爪沙鼠肾脏中ND3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在糖尿病长爪沙鼠中,ND3显著高表达于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显著高表达于肝实质细胞,提示肾脏中ND3和肝脏中NF-κB的异常升高可能参与长爪沙鼠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有机氯农药硫丹对长爪沙鼠血细胞免疫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长爪沙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动物所用硫丹灌胃的剂量依次为:0mg/(kg·d)、0.4mg/(kg·d)、0.8mg/(kg·d)、1.6mg/(kg·d)和6.4mg//(kg·d)。灌胃21d后,取血检测血细胞免疫功能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药物处理后,红细胞表面CD59因子和B淋巴细胞表面CD35因子的表达量在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红细胞膜表面CD58因子随硫丹浓度的升高显著下降,0.8mg,/(kg·d)、1.6mg/(kg·d)和6.4/mg/(kg·d)组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硫丹能抑制长爪沙鼠红细胞膜表面CD58因子表达,但对红细胞膜表面CD59和B细胞表面的CD35的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长爪沙鼠6种组织中Nf-κb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期探索长爪沙鼠糖尿病模型中Nf-κb的作用和靶器官。方法 选取糖尿病长爪沙鼠和正常血糖沙鼠各6只,分别采集动物的骨骼肌、肝脏、脂肪、肾脏、心脏和脑组织,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在各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动物相比,在糖尿病长爪沙鼠的肌肉、肾脏和脑组织中,Nf-κb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有升高趋势,脂肪中则显著降低,肝脏和心脏中仅有降低趋势。检测蛋白水平发现除肝脏外,其他组织的结果均与mRNA水平一致。结论 糖尿病长爪沙鼠脂肪组织是Nf-κb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10.
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标准和遗传质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群体遗传学理论,参照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GBl4923—2001),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标准。检测方法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从GeneBank中挑选出的536个小鼠微卫星位点对长爪沙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35个长爪沙鼠微卫星,并优化PCR扩增条件,通过琼脂糖电泳和STR扫描二级筛选,根据位点在染色体分布情况、等位基因数目和多态性等优化出适于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组合,建立检测方法。结果初步建立了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长爪沙鼠是源于我国的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在一些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长爪沙鼠生物学特性培育模型群体将大大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自1987 年首都医科大学捕获野生长爪沙鼠并开始实验动物化以来,开展了人工驯化、生物学特性研究、遗传质量控制、模型资源培育等工作。本文仅对首都医科大学在长爪沙鼠的资源培育历程方面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3 种不同麻醉剂对长爪沙鼠的麻醉效果。方法成年长爪沙鼠分为3 组,分别腹腔注射水合氯醛、乌拉坦和戊巴比妥生理盐水溶液,观察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期、苏醒时间及心率和呼吸变化,并与大、小鼠进行比较。结果长爪沙鼠在注射水合氯醛后麻醉保持时间最长,而乌拉坦最短。水合氯醛对呼吸和心跳的抑制能力较弱于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除了乌拉坦,其余两种药物对长爪沙鼠的麻醉时间均较大,小鼠更长一些。结论3 种麻醉药对长爪沙鼠的麻醉效果明显不同,对其呼吸和心跳频率的影响也有差别,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用这三种麻醉剂。相对于大、小鼠来说,长爪沙鼠对3 种麻醉剂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近交系CMU/1和CMU/2长爪沙鼠的体质量和主要脏器质量进行测定, 探索与建立长爪沙鼠主要脏器的生物学指标体系,为动物实验提供必要参数。方法 选择3~ 4 月龄近交系长爪沙鼠,分别称体质量与脏器质量,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MU/1和CMU/2近交系长爪沙鼠的肺脏器系数差异显著,其它差异不显著;Kendall和谐系数(W)接近1,其主要器官整体发育协调性较好;直线回归方程, CMU/1的胸腺P<0.05,CMU/2的肝、肺P<0.05,两样本间有线性关系。其中CMU/1的肝、脾、肾上腺、卵巢、胰腺和CMU/2的胸腺与体质量呈正相关。结论 CMU/1及CMU/2近交系长爪沙鼠脏器系数中肺脏器系数差异显著,基因型对近交系长爪沙鼠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长爪沙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CST3)cDNA序列同源性,并建立CST3蛋白原核表达体系,为长爪沙鼠CST3抗体制备和后续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对长爪沙鼠Cst3 cDNA序列进行克隆、同源性分析及密码子优化;将优化后序列酶切连接到pET28a载体,完成重组CST3蛋白表达载体构建;将该载体转化到感受态细胞中,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实现CST3蛋白的原核表达,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 长爪沙鼠Cst3基因与人和小鼠Cst3基因的序列同源性较低。密码子优化后的长爪沙鼠Cst3表达序列插入到pET28a质粒中,获得了CST3蛋白表达载体。经1 mmol/L IPTG 37 ℃诱导12 h,可获得大量CST3蛋白。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长爪沙鼠CST3蛋白的体外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易于区分的 1~ 5号长爪沙鼠染色体G显带特性研究 ,逐步建立完整的长爪沙鼠G带染色体细胞遗传学背景资料。方法 取 6只成熟长爪沙鼠 ,雌雄各半 ,采用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 ,获得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标本制片 ,以胰蛋白酶处理 ,选 1周龄标本染色观察。结果 长爪沙鼠染色体指数表明 ,1~ 5号染色体以相对长度、着丝点位置易于排列。 1号染色体与 2号染色体各有八条深染带纹 ,可以着丝点位置加以区分。 3号染色体有六条深染带纹 ,位于着丝点附近和长臂与短臂中部无穷侧端。 4号染色体与 5号染邑体均有四条深染带 ,5号染色体短臂深染带纹位于着丝点一侧可予以区分。结论 长爪沙鼠 1~ 5号染色体有较稳定的基本深染G带型 ,可做为染色体区带划分的重要标界。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建立长爪沙鼠仙台病毒( SeV) 抗体ELISA 检测方法,用于长爪沙鼠体内仙台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孵育鸡胚,接种SeV,制备鸡胚尿囊液正常抗原和SeV 特异抗原,滴定酶结合物和抗原最佳工作浓度,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精密性、稳定性实验。结果正常抗原、特异抗原和酶结合物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0. 1 μg /mL、2 μg /mL 和1∶ 5 000; 正常抗原、特异抗原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9. 6% 和8. 4%,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9. 0% 和5. 9%; 检测灵敏度为1∶ 10 240; 与沙鼠小鼠肝炎病毒( MHV) 、小鼠肺炎( PVM) 、呼肠孤病毒3 型( Reo3) 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试验相对偏差小于25%。结论建立的ELISA 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强,重复性、稳定性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长爪沙鼠体内SeV 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计算语音学角度比对朝鲜语与蒙古语单元音的相似性,提出了基于共振峰参数的对比分析方法。首先在提取朝鲜语与蒙古语的单元音前两个共振峰频率F1和F2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其均值、标准差和离散度; 其次分析了两种语音单元音共振峰频率分布的差异情况; 最后采用t-检验方法对两种语言单元音共振峰参数进行了相似性比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F1和F2参数可以明显区分不同单元音之间声学特征的差异;另外通过对比发现朝鲜语与蒙古语中有5 对单元音存在声学特征的相似性,该结果与这5 对单元音发音过程中舌位和圆唇度分析是一致的。该朝鲜语与蒙古语单元音声学特征相似性对比分析方法,可以为进一步采用计算语音学方法研究朝鲜语与蒙古语的语音相似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