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研究了内蒙古地区3个绒山羊品种的DNA多态性,由此推导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关系。在所使用的12种随机引物中,有8种随机引物扩增出多态谱带,共检测到32个RAPD标记,其中有21个发生变异。用Nei的片段公享度公式计算了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用UPGMA聚类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的3个类群彼此亲缘关系较近,分化不明显;内蒙古白绒山羊与罕山白绒山羊聚为一个大类,辽宁绒山羊和乌珠穆沁白绒山羊聚为一个大类,说明内蒙古白绒山羊与罕山白绒山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乌珠穆沁白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龙金 《榆林科技》2007,(3):56-57
横山是陕北白绒山羊的主产区,无论陕北白绒山羊的饲养量,还是羊子品质,均居全省首位。从1977年开始,横山县的畜牧科技人员率先从辽宁盖洲市引进辽宁白绒山羊杂交改良本地予午岭黑山羊.  相似文献   

3.
闫昱 《榆林科技》2007,(3):32-44
引言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两品种简单育成杂交方式,经25年的培育而形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山羊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薛瑞  龙金 《榆林科技》2007,(3):75-79
一、概述 陕北白绒山羊是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取简单育成杂交方法,历经25年培育而成的、农业部2003年254号公告公布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历经杂交改良(1977~1991年)、横交固定(1992~1995年)和选育提高(1996~2004年)三个阶段,经过各级政府,养羊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群众25年的不懈努力,培育成的种群规模达15万余只的绒山羊新品种。该品种2002年4月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羊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的现场审定,同年12月份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3年2月农业部已予公告。  相似文献   

6.
闫昱 《榆林科技》2004,(4):29-31
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两品种简单育成杂交方式,经25年的培育而形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山羊新品种。2004年符合品种标准的羊只存栏达15万余只,改良型绒山羊达200余万只。该品种2002年4月通过了国家畜禽遣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羊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的现场审定,同年12月份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3年2月农业部批准为新品种,并向社会公告(农业部第254号公告)。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市自绒山羊产业面临两大危机:第一细度危机。由于盲目追求一时的产绒量和经济利益,特别是养殖大户,盲目无限制不时引入辽宁粗绒种羊,胡乱无序杂交,使羊绒变粗,并炒种之风大起。据榆林学院在榆阳区抽测,2003年公母羊羊绒细度分别为14.56和14.18微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高原型藏山羊的保种与利用模式.高原型藏山羊盛产山羊绒,发展山羊绒生产,对我国外贸出口和繁荣藏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尚需对其进行保种和利用研究.根据当代动物保种模式(活体保种、冻精冻胚保存、体细胞保存和分子标记辅助保存),结合高原型藏山羊的现状,以活体保种和利用为宜.在高原型藏山羊主产区,对高原型藏山羊开展本品种选育,建立三级繁育体系,加强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品种的生产性能,向市场推广优秀种羊.在高原型藏山羊非主产区,引入辽宁绒山羊作控制性试验,引入辽宁绒山羊产绒量高的基因,既能保留高原型藏山羊绒纤细和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等优良基因,叉不断提高高原型藏山羊产绒量,达到保种、提高和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郭子记 《榆林科技》2006,(3):25-25,24
我区陕北白绒山羊培育工作从1978年开始,历经20余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的密切合作下,经过养羊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到2001年全面完成了培育工作任务。陕北白绒山羊存栏量达到63.4万只,改良白绒山羊发展到50万只,分别占全区羊总量的23.5%和19.6%。全区羊绒生产能力达到137吨,占全市总量的25.5%。  相似文献   

10.
当前白绒山羊人工授精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采精、输精器具消毒不严,造成精液污染和羊子生殖道感染,发情鉴定不准,不能及进输精,精液稀释保存不当,影响受胎率,严重影响白绒山羊人工授精技术的全面推广。现就技术层面上白绒山羊人工授精技术介绍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宁科技参考》2005,(5):16-17,1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我省县(市)科技进步,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辽宁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依靠科技富民强县,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提出我省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2.
陕北白绒山羊是省总站、榆林、延安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培育而成的一个白绒山羊新品种。它是我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支柱性的品牌产业,是一个可再生的产业.今后必然会为靖边县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重视培育陕北白绒山羊这个产业。陕北白绒山羊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供种,现就“种”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绒山羊产绒量高,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对改良榆林地区本地绒山羊的产绒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很有推广饲养价值,在引种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把握几个原则1.引种季节的选择:夏季高温多雨,相对湿度大,山羊对高温和潮湿极敏感,很容易发生应激反应,在运输途中易发生中暑。冬季气温低,青绿饲草缺乏,山羊抵抗力降低,易生病,成活率降低。春季和秋季是最适宜的引种季节,这两个季节气候温暖,青饲草相对充足,对引种山羊应激的减少和体力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屈雷 《榆林科技》2007,(3):48-50
到2005年末,榆林全市陕北白绒山羊和改良羊发展到320万只,生产山羊绒能力达到768吨,存栏羊只均产绒228.6g,产绒量占全国产量的4.4%。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羊只养殖中的实用高新技术没有在陕北自绒山羊得到充分应用和推广,陕北自绒山羊的深层次研究也不能与其目前的发展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会讯     
《大自然》1989,(4)
东北三省生物教学研讨会暨辽宁省五届生物教研会,于9月5日在辽宁凤城县召开.辽宁教育学院、丹东市教委以及凤城县的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会议就生物教学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交流了各地生物教学的经验.会议共收到论文112篇,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8日,辽宁省县(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大连普兰店市隆重举行。副省长滕卫平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省科技厅厅长赵明鹏在会上做了题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县域经济,为建设和谐辽宁做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晓东传达了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会上,28个县(市)、区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24名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长江学者李光鹏带领研究团队成功克隆国内首例绒山羊。截至目前,克隆绒山羊已经出生44天,体重达到10.8公斤。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绒山羊与藏山羊杂交和进行藏山羊本品种选育试验,结果杂交组合一代毛色遗传白色性状外显性率近100%。杂种羊生长发育快、产绒性能高。同藏山羊比较,绒纤维着生密度高。同藏山羊比较,绒纤维着生密度增加2.84倍;绒生长期提前31天,绒层自然长度公母分别为5.36、5.25cm/只,分别增1.44、1.71cm/只;产绒量周岁公母羊分别为115.17与118.36g/只,2岁公母羊分别为212.14与1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对比实验方法对陕北白绒山羊的专用饲料添加剂进行了研究,试验通过对供试羊子绒长、毛长、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和产绒量以及繁殖等性能的观察测定,并对专用饲料添加剂进行了扩大试验。实验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各性状明显高于对照组,以1.5岁母羊为例,试验组比对照组的体重平均高出5.3kg,产绒量平均高出85g以上。可见,在陕北白绒山羊的饲料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对白绒山羊的绒长、体重、产绒量和繁殖率等性状的表现有很大影响。陕北白绒山羊专用饲料添加剂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提供了全面的营养,解决了白绒山羊全舍饲条件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问题,是增加羊农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二狼山白绒山羊血清LDH同工酶进行了不连续缓冲系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LDH同工酶在该动物血清中以B型酶占相对优势地位,A、B两亚基的表达在动物处于不同生理状态下发生显著变化.依据雌性个体空怀期和妊娠期LDH同工酶表型,讨论了与白绒山羊能量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