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考察我国青少年罪犯的公正世界信念特点,并比较了青少年罪犯与未犯罪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差异。采用一般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量表调查了97名男性青少年罪犯和88名未犯罪青少年。结果发现,犯罪与否与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有着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存在显著负相关;公正世界信念(个人公正和一般公正)与犯罪与否、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存在显著负相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不论青少年犯罪与否,他们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都显著高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且未犯罪青少年的公正世界信念显著高于犯罪青少年。从青少年罪犯与未犯罪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差异入手,探讨了培养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特征及环境特征证明了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格可塑性,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具有极强的观念性,有必要改善刑罚执行中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只有完成对未成年犯罪人价值观的重塑,才有助于真正意义上提升未成年人罪犯的再社会化能力。大庆精神与未成年罪犯价值观重塑高度的契合,应全力构建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未成年罪犯价值观重塑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未成年罪犯再犯罪的日趋严重和惯犯、累犯群体的日益庞大,笔者建议对未成年罪犯设计人格恢复制度,淡化未成年罪犯因其犯罪记录而在重新步入主流社会时遇到的阴影和障碍,消除未成年罪犯与社会之间的隔阂,有效地预防未成年罪犯的再犯罪.  相似文献   

4.
刑事政策为刑罚执行提供指导思想,刑罚执行是刑事政策的重要实践路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对于刑罚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其对我国监狱刑罚执行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细化罪犯的分类,对其分别管理;实行累进处遇制度,推进狱内行刑社会化;保障监狱内罪犯的基本人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徐利科 《科技信息》2011,(24):78-79
目前,狱内艾滋病犯每年呈增长趋势,由于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加之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治愈,使得罪犯在被告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往往表现得极易冲动,对未来充满恐惧,对生活极度绝望。一、艾滋病犯服刑现状艾滋病服刑人员由于身患不治之症,除自身难以忍受的生理病痛外,又由于监狱对其实行隔离关押管理而难以与他犯相处交流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监管改造的难度相当大。江西省女子监狱罪犯李某,  相似文献   

6.
通过随机抽样对63名罪犯的生活成长史进行访谈研究,探索个体成长、家庭环境以及生存环境对个体犯罪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个体走上犯罪道路是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个体自身不断交互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是一个渐变的隐晦的过程;2、贫穷是个体产生犯罪的显性原因,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的缺陷以及个体受教育程度低;3、保障未成年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提升青少年受教育水平、加强和谐家庭建设以及净化社会环境是抵抗犯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血型与犯罪     
本文通过1687名罪犯血型调查分析认为,血型与总的犯罪无关,但与犯罪形式有关。暴力型犯罪率男性中 B 型>A 型>O 型>AB 型,女性中:O 型>A 型>B 型>AB 型。  相似文献   

8.
<正>据悉,欧洲新的网络犯罪中心(EC3)在荷兰海牙已正式启用,目的是保护欧洲民众和企业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欧盟民政事务委员马姆斯特姆在中心成立仪式上指出:"网络犯罪中心将有力地加强欧盟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保护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和安全。网络罪犯往往将新技术迅速用于网络犯罪,EC3将帮助欧盟更智慧更快速地防止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欧洲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9.
个案矫正是以罪犯个体为基础实施评估、分类、管理和教育矫正的矫正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科学的矫正模式。个案矫正强调因人施矫,立足罪犯个体的矫正与发展,注重矫正工作的针对性与系统性。研究个案矫正模式在我国监狱罪犯矫正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文主要从矫正方案和矫正项目两个方面探讨个案矫正模式的推行,提出要大力完善罪犯教育体系,发展团体心理矫正项目,同时要加强我国监狱民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胡运玲 《科技信息》2009,(29):I0076-I0076
随着监狱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监狱与监狱局之间,各监狱之间,以及监狱局与其他司法部门、公安部门之间的联网越来越完善,通过网络利用这些综合的信息对罪犯的数据进行挖掘:对本地数据库中的罪犯信息、该犯在其他监狱的犯罪及改造记录、司法部门的裁决信息、公安部门的罪犯登记信息等进行整合,对罪犯犯罪机理进行分析,对改造效果进行预测,加快罪犯的改造速度,提高改造质量,为监狱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决策支持,实现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文章就Web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分类、挖掘流程及其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应用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视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慧 《科技信息》2010,(3):I0158-I0158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青少年所处心理阶段的特点、自我为中I心以及缺乏心理疏导,是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建立心理咨询网络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对342名罪犯和252名普通人的心理需要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罪犯与普通人群在EEPS的11种心理需要上的差异检验值达到显著性水平,男性罪犯与女性罪犯在9种需要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6个类型的男性罪犯间在6种需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鉴于发现我狱狱政用电一直较高,经研究认为节约狱政用电大有潜力可挖。通过对配电室配电盘设计线路进行调整,更改进线火线接线位置,将半压照明耗电纳入计量范围;将狱内警察值班室日常用电线路进行重新设铺设;对综合楼配电室狱内照明开关控制柜进行改进,采用微电脑时控开关对狱内监室照明进行定时定点,无缝衔接全压半压转换控制,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4.
刘唏平 《科技信息》2009,(7):185-185,201
罪犯触犯了国家刑律入狱服刑,面对陌生漫长的改造生活,会遇到诸多的挫折,对这些挫折的认识和应对方式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掌握罪犯的个性心理特点,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挫折理论分析了挫折对罪犯心理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提出了处置挫折所采取的矫治对策,使罪犯建立积极防卫心理机制,增强对挫折的容忍力,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积极的心理防卫办法。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增加自我心理调解能力,适应监内改造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公安监管场所是羁押和管理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各类罪犯和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的机关,对安全防范等级要求极高。因此,公安监管场所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对公安监管场所的安全防范、辅助公安监管场所管理教育在押人员、开展深挖犯罪、配合预审办案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公安监管场所管理,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在押人员的言行,及时发现和制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安监管场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一、现状 品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一直接受着德育教育。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资料表明:青少年现实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价值观有务实化、功利化的倾向。思想道德认识与行为出现偏差。虽然推崇正义美德,但个人的实践和行动不够。缺乏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自我意识膨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生理想。更严重的是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团伙化、暴力化、低龄化、独生子女犯罪增多等特点。1998年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每年有数千名未成年罪犯收监关押改造。80%的未成年罪犯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占50%至60%。公安部8月11日通报,今年上半年,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走高。其中,14岁至25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部犯罪人数的44.7%,在暴力案件的统计中,青少年犯罪的案件竞占七成以上。有85.1%的16岁至17岁、92%的14岁至15岁和92.5%的小于14岁的未成年罪犯涉及了盗窃、抢劫、抢夺和伤害四项罪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办高校教育学生数量的增多,民办高校女大学生犯罪现象日趋严重。民办高校女大学生犯罪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由贪慕虚荣、情感失衡、自卑偏激心理及异常心理导致犯罪。学校应通过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加强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构建女大学生犯罪心理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加,性质恶劣,危害严重,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家庭的不良因素、学校教育的误区和不良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走上犯罪道路,全社会应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依法打击严重的青少年犯罪,强化家庭教育,改革学校教育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9.
建构犯罪心理痕迹检验学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犯罪心理痕迹检验,即侦查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技术,检验与案件有关的人、事、物中所反映出的罪犯的心理特征,以确定罪犯、查清全案.它是科学的同一认定,有着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和侦查学依据,证据化是其最终目的.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现场罪犯画像、测谎、催眠、心理缉捕术、心理审讯术等.  相似文献   

20.
杨涛 《科技咨询导报》2009,(29):189-189,191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残缺家庭,问题家庭,贫困家庭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陷也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加之近年来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也对青少年起着不可低估的毒化作用。此外,由于青少年自身在生理上,心理上的不成熟,如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板眼易走土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