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范丈夫”、“模范父亲”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一场沸沸扬扬的争论。一些科学家声称已经发现了指向答案的线索。科学家对雄性草原鼠进行研究。将它们作为父亲的行为与它们具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3,(10):76-76
蜘蛛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动物,而有些雌蜘蛛在交配后吃掉“丈夫”,使得雌蜘蛛更显神秘和恐怖。 科学家发现,雄蜘蛛的以死相随似乎是有目的的。雄蜘蛛的死可能是一种策略,是为了让它们的尸骸能够进入雌蜘蛛的生殖器,并且阻断其他雄性竞争者与“她”交配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决定情缘的基因 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H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H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HHC基因不同,则身上发出的气味便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2,(3):5-5
科学家最近创生了一对有六个“父母”的双胞胎嵌合体雄性猕猴。嵌合体指由来自于两个或更多不同基因来源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科学家抽取六个猕猴胚胎的细胞,在实验室中把它们合并成一个胚胎,植人代孕母猴体内,最终得到的这对双胞胎具有每个父母的DNA。此前科学家已经采用同样的方法创生了许多老鼠、兔子及农场动物,但创生猴子还是第一例。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5,(1):5-5
忠诚对生活在草地上的田鼠来说简直是一句空话。它们喜欢在田野上同许多的异性邻居调情、交配,而不会只对其中的哪一个忠心耿耿。结果,精子就在母鼠体内为“老爸”而竞争。科学家最近发现,公鼠可以嗅出母鼠“前夫”的精子.并据此调整自己的交配策略。 .  相似文献   

6.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2,34(1):29-38
近年来动物行为学家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普通田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定向能力,发现雄性田鼠的巢域比雌鼠大,因而比雌鼠有更强的空间定向和导航能力,而且发现多配偶制田鼠雄性个体的脑海马比雌性个体大,而单配偶制田鼠两性个体的脑海马大小没有差异。此外,大脑的颅内皮质和前额皮质对田鼠的空间学习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睡眠是动物行为的一种表现,绿头鸭在睡眠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上是半个脑在睡眠,半个脑保持清醒状态。这种单半球的睡眠方式能使动物在睡眠中对捕食者作出快速反应。对于一些海洋哺乳动物来说,这种睡眠方式则能使动物在睡眠时游到水面进行呼吸换气。动物行为学家已经能够利用脑电图和测脑温技术对动物在睡眠期间的脑动态进行分析,这不仅对动物行为本身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而且也揭示了前所未知的大脑活动。  相似文献   

7.
研究者通过无线电跟踪手段来研究动物,这会在不经意中对被研究的动物造成伤害。最新研究发现,为水田鼠佩戴无线电跟踪项圈,可能严重影响其后代的性别比例,使雄鼠的出生率大大增加。科学家是在研究两个水田鼠群体时偶然取得这项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因时代的到来,科学家渐渐认为人的很多行为皆有基因的因素,并且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与命运,于是就有了“第二命运”的说法。科学家最新发现了几种基因.它们决定了我们的“第二命运”——  相似文献   

9.
2003年,德国科学家利用对老鼠胚胎干细胞进行特定基因操作再植入老鼠体内的方法,使患糖尿病老鼠的健康状况取得明显好转。科学家希望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治疗人类的糖尿病。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加特尔斯雷本市的基因移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他们的科学家在动物试验中首先对老鼠胚胎干细胞中一种名为“PAX4”的“开关基因”进行特定处理,使之可以持续稳定地发挥“开关”作用,承担起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任务。随后,科学家们再将这一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植入糖尿病鼠体内,结果发现其病情有明显好转。科学家介绍说,“PAX4”基因是早先由…  相似文献   

10.
动物世界,无奇不有,雄性蜘蛛的献身就是一例。一些蜘蛛交配后,雌蜘蛛就会把雄蜘蛛吃掉。但过去人们一直不清楚蜘蛛“新郎”是否自愿作出牺牲。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至少有一种蜘蛛,即圆网蜘蛛,是心甘情愿地让雌蜘蛛吃掉的。这种蜘蛛的雌性蜘蛛比雄性蜘蛛大得多,通常需要交配两次,其中第二次交配受精的可能性最大。当它们第一次交配后,“新娘”就想吃掉“新郎”,但很难成功,因为“新郎”尽力地躲避这一厄运。而第二次交配后,当“新娘”再次尝试吃掉“新郎”时,“新郎”并不逃脱,有时还贴在“新娘”身上让其吃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家已经发现控制蜜蜂性别的基因,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蜜蜂的行为和进化,以及它们如何保持蜂群健康。 雌性蜜蜂体内存在着两个不同版本的名为“CSD”的基因,而雄性蜜蜂体内只有一种版本的这种基因,尽管CSD基因至少有12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对于蜜蜂、黄蜂和蚂蚁  相似文献   

12.
文群 《科学之友》2006,(10):57-57
最近,英国科学家开始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濒危动物DNA保存工程,即建立“冷冻方舟”来保存地球上最濒危动物的DNA。英国科学家储存濒危动物的组织样本,旨在希望这些基因信息有朝一日有助于这些动物的长期保护。虽然目前此项工程的目标只是长久保存这些物种的基因,但也有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3.
DNA(脱氧核糖核酸)重组技术在传统上主要用于微生物。但是现在,科学家正在把基因从一个动物转移到另一个动物身上,并且进行高等植物间的基因转移。可以诱使农作物作出它们从未作过的事情,并且最终可以证明人类的遗传疾病能够容易地治疗。  相似文献   

14.
黑猩猩与人类共享98%的基因,所以难怪它们也会使用工具,也有很强的图像记忆力,并且也能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而科学家最近还发现,黑猩猩也喜欢作出“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这就意味着黑猩猩是动物世界中除人类之外已知唯一具有投机行为的成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因时代的到来,科学家渐渐认为人的很我行为皆有基因的因素,并且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与命运,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命运”的说法。科学家最新发现了几种基因,它们决定了我们的“第二命运”——  相似文献   

16.
最近,对植物血型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突破。法国科学家克洛德·彼亚德发现,在玉米、油菜、烟草等植物体中,含有类似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这表明植物也有造血功能,如果加入铁离子,就可以制造出人体需要的血红蛋白。如果这项试验获得成功的话,那将出现一个惊人的奇迹———利用植物制造人体血液。这种新型的植物血液,不仅不会因血型的不同而出现免疫系统的排异问题,也不会将艾滋病、肝炎等疾病传染给接受输血者。这项重要的成果是科学家应用类推思维方法发现的。植物与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既然人类的血液有不同的血型,动物的血液也有不…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发现,在爱情不可言喻的神秘与伟大之下,还隐藏着一些基本的生物法则和基因法则。决定情缘的基因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M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  相似文献   

18.
一项新研究发现.饥不择食的食瘸动物正在逼迫野狼提高社交能力。科学家说。诸如渡鸦这样的“渔翁”有助于解开“为什么狼和狗总爱集体活动,而猫却习惯独采独往”这一谜题。科学家跟踪观察了美国密执安州一个国家公园里588头被野狼杀死的驼鹿的下落.结果发现.不管野狼怎样努力.狼群每天总是会因为渡鸦的盗抢而损失2至37千克食物。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绝大数人用的是右手,只有极少数人是“左撇子”。这一现象是否在动物中存在?动物是否也有“左撇子”? 以前大量的证据表明,黑猩猩、猕猴、凤头鹦鹉、座头鲸甚至蟾蜍喜欢用一侧的上肢、手爪、脚爪或者鳍。最近,科学家还发现一种称之为新喀里多尼亚乌鸦也有这种现象。这种乌鸦分布在澳大利业以东太平洋上的新喀里多尼亚格兰特坦勒岛上。它们非常聪明,会将树枝精心制作成一个带钩的工具,将它从树上切下,然后用它拨拉出藏在树缝中的蜘蛛、昆虫和蟑螂,进行捕食。科学家发现,与人类一样它们也擅长用右侧的肢体…  相似文献   

20.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6,(11):34-35
10年前7月的一个夜晚,一只独特血统的小羊——“多莉”——出生在爱丁堡以南数英里以外的一个狭小窝棚里。从外表看,“多莉”与数千只在夏季出生的其他绵羊并无两样。然而不久,世人就确认“多莉”与众不同。它是从一只成年母羊身上取得的一个乳腺细胞克隆而成的,这一事实推翻了科学家们长期固守的教条,即认为这类事情在生物学上是不可能的。“多莉”羊的诞生在全世界的实验室里掀起了一场重复这一重大突破的竞赛,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人的克隆的恐慌,虽然这还遥遥无期。10年后,科学家才开始了解“多莉”是多么的不同。自这只小羊羔问世后,已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