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氓》和《美狄亚》中的女主人公,对于爱情全心全意地付出,得到的却是冷酷无情的背叛。面对背叛,她们勇敢地进行了抗争,以弱小的力量反抗强大的社会制度,给后人留下了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两位女主人公反抗的方式和力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教育和职业选择角度分析十九世纪女性所受教育对其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展示女主人公的远大抱负以及她们因缺乏正规教育和社会习俗的限制所造成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女性无法彻底投身社会,她们的奋斗也只能以失败告终,最后还是回到了传统的角色中。  相似文献   

3.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在序言中作者指出这是一部"壮志不遂的悲剧"。本书主人公裘德是个无名小人物,却空怀崇高的理想。他努力了一生却又回到原点,最终孤独凄惨地死去。他的悲剧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当时各种社会条件如阶级划分、婚姻制度和教育体制等无一不阻止着裘德对理想的追求。但是根本原因却要归结到裘德的悲剧性性格缺陷,他性格中致命的缺陷就是摇摆不定和耽于幻想。  相似文献   

4.
《赵氏孤儿》是著名的古典悲剧,给人带来悲的世界,但这种悲不是绝望的悲,是一种给人奋发向上的悲。悲剧中既有痛感的体现,也有一种快感在其中。讨论《赵氏孤儿》戏剧的悲剧快感,主要从韩厥两难处境、屠岸贾的过场作用对《赵氏孤儿》加以审美的分析和提炼,从艺术自身的角度看待《赵氏孤儿》方能体会到它长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玻璃动物园》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且充满悲剧色彩的戏剧作品,是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成名作。该剧通过描写一个普通的美国工人家庭的悲剧,揭示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在幻想和现实中逃避的无奈与挣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纲要》课考核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纲要》课的学习中如何发挥好考试的积极作用,促进学风、考风建设,进而提高该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悲剧》与《土生子》同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虽然小说分别描写的是不同种族的人:黑人下层人民的反抗与穷白人的苦难,但是两部小说悲剧情节类似,主人公都是被压迫与被损害的人。美国的白人统治阶层利用种族歧视论离间了被压迫者,使得白人统治阶层可以分别通过阶级和种族对他们分而治之地进行压迫。  相似文献   

8.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它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政治方向、思想路线、根本宗旨以及创业精神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在讲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可以融入延安精神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主人公玛丽放在"他者"的立场,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野草在歌唱》:玛丽是非洲大陆的流放者,殖民地社会的迷失者;玛丽是男性的依附者,父权制社会的屈从者;玛丽是他人眼中的疯癫者,种族隔离制度下社会的牺牲者,进而揭露了造成玛丽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安妮·泰勒的小说《思家饭店的晚餐》中逃离与坚守,渴望与失望,冲突与和解这三组二元对立项的分析,揭示了小说所蕴含的深刻主题:家庭成员之间,成员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在矛盾和冲突中走向圆满和谐。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秉承俄国文学人道主义传统,创造安娜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安娜感人的爱情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困惑和意愿;也蕴涵着作者对社会、人性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秉承俄国文学人道主义传统,创造安娜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安娜感人的爱情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困惑和意愿;也蕴涵着作者对社会、人性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已故上校的女儿》是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一对姐妹在独裁专政的父亲死后所过的彷徨孤独的生活。曼斯菲尔德用作品表达了从二十世纪初到二次世界大战前混乱的西方社会中对个人命运的关切。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姐妹俩悲剧生活的根源,指出小说的悲剧主题及独特的写作技巧使其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保持醉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已故上校的女儿》是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一对姐妹在独裁专政的父亲死后所过的彷徨孤独的生活。曼斯菲尔德用作品表达了从二十世纪初到二次世界大战前混乱的西方社会中对个人命运的关切。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姐妹俩悲剧生活的根源,指出小说的悲剧主题及独特的写作技巧使其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保持醉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窦娥冤》情节安排之偶然率与必然率的分析,揭示其第四折对元代官僚队伍昏庸混乱、司法制度瘫痪崩溃的批判的写作意旨,探明全剧揭示时代与制度的悲剧以及人被彻底毁灭的悲剧内涵。  相似文献   

16.
河南作家阎连科从写作伊始,就执著地将目光凝注在乡土,凝注在乡土这片苦难深重的大地上,他对那些苦难中挣扎的乡民的悲悯姿态和由此渗透出的悲剧意识,都体现了一位优秀的乡土小说家的素养。  相似文献   

17.
Aristotle structured his aesthetic theory in the western cultural history for the first time,that is,his Poetry.He abstracted the spirit of Greek literature from the view of philosophy and created the great works of western aesthetics.Among his Poetry theories,the tragic theory accounts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life of poor Tess based on his tragic theory to see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f Aristotle's theory.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诗词的悲剧心态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诗词的悲剧心态已经成为古代诗词文学传统悲剧性的内定因素,走不出的政治荒漠、生命觉醒的伤痛、现实的无法超越构成了悲剧心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刚刚上映的电影《色·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女主人公王佳芝的形象是对传统的女革命家形象的一种颠覆,在某种层面上讲是对我们传统观念的一次冲击.这也正是我们要直视的问题: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多元的价值观与个人追求正在彰显.  相似文献   

20.
文人词与悲情愁绪本有着不解之缘,李煜和李清照后期词作中传达出的生命感受和生活体验更是带有浓郁的悲剧性,由于个人经历、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不同,即便同为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怀,其词作却呈现着不同的面貌.李煜置身于生命无常的视点,仰观宇宙自然的永恒,表现了生命的现实悲剧性;李清照则置身于日常生活的视点,直面社会自然的变幻不定,传达了一种生活层面的悲剧性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