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江南周庄与云南和顺:古镇旅游的比较视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和云南是我国古镇旅游的两大代表性区域。二者凭借丰富的古镇资源、较早的开发意识和显赫的旅游成效使旗下的周庄、和顺成为当今我国古镇旅游开发的代名词,同时成就的"周庄模式"与"和顺模式"也为进行旅游开发的各地古镇争相借鉴和效仿。但由于二者在区域经济、地域文化、空间组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其旅游开发模式也有较大区别。就古镇旅游区域经济背景、空间模式、产业模式等方面对周庄、和顺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差异,旨在对我国古镇旅游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万州区罗田古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具有巨大的价值。文章提出了开发罗田古镇旅游资源的策略: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完善基本条件及确立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3.
根据笔者在安徽省寿县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对新形势下寿春古镇开发旅游进行了SWOT评估,指出寿春古镇开发旅游存在便利的区位、旅游资源独特性等方面优势;存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管理分散,古镇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劣势;面对外部条件,寿春古镇面临着中部崛起和合肥经济圈发展等机会;同时也存在国内其它古镇和周边淮南地区旅游威胁。对古镇开发旅游提出了整合资源,扬长避短,提高资源禀赋,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旅游服务等策略,尤其对开发四顶山庙会和古镇巷道文化提出了建议,希望对寿春古镇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徽州古镇保护与发展——以万安古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峰 《工程与建设》2011,25(6):753-755
徽州古镇首先以保护着手,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迫切需求,处理好古镇保护与开发、资源旅游、以及居民生活等多对矛盾关系,以历史保护作为徽州古镇保护的基础,商业旅游产业开发为契机,从而逐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并使当地居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更好提高,使曾经繁华鼎盛的徽州古镇重新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七里古镇拥有丰富的古窑文化、古建筑文化、民间宗教文化、客家民俗文化、船工文化、商贸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这些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对其进行适当、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促进古镇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将积极推动赣州的旅游及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方兴未艾的文化旅游大潮当中,文化古镇因其独特的魅力而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由于时光的侵蚀,文化古镇的内涵往往与其表象并不一致.因此,要合理地开发文化古镇的旅游资源,就须先对它的真实内涵进行发掘.本文以庐陵文化的缩影永和镇为例,发掘了它文化内涵,分析了文化古镇旅游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通古镇的历史概况与文化特色、传统建筑的现状、保护发展规划及大通古镇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从维护大通古镇原真性、文化性、差异性、持续性出发,坚持宜游、宜商、宜居的开发原则,对古镇的保护开发应以抢救濒危古建筑、保护整修传统建筑院落为基础,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进行重组,找准定位、打造特色,运用市场运作方式保障大通古镇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多样化发展,传统古镇旅游资源已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需求,模仿式古镇旅游随之出现,如彝人古镇的模仿式古镇旅游随之出现。目前国内外对旅游古镇的研究,内容及视角等都具有多样性,但从文化真实性视角对新出现的模仿式古镇进行利弊分析的研究却知之甚少。彝人古镇是模仿式的,它没有原生文化系统却以彝族文化为依托,不是真实的传统古镇却能给游客真实的旅游体验。所以,遵循文化本质的模仿式古镇开发是值得倡导的,只是要把握好原则,不要使文化因旅游而变迁或遗失。  相似文献   

9.
沿江靠海的区位造就了南通的江海文化现象,在江海文化视野中,南通有着独特的平原长寿现象,有着特有的江海乡村资源,有着可深度开发的文化创意资源,有着发展工业旅游资源的大生纱厂、近代工业基地的唐闸古镇以及开发修学旅游的知名学校,这成为整合拓展南通特种旅游资源的引擎,也是促进南通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文章以分析南通特种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为起点,着重探究南通旅游拓展的方向和趋势,提出促进南通旅游资源整合和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试图通过对凯里市南花村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民族文化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福宝古镇自身的特色旅游资源、现阶段旅游开发的状况及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福宝古镇旅游开发的存在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开发策略,希望能给福宝古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有帮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古村镇保护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保华 《工程与建设》2009,23(5):621-623,677
针对古村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安徽省桐城市孔城古镇规划旅游开发为例,阐述了古村镇旅游开发保护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保护步骤、保护措施,以利于古村镇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以汉中市西乡县堰口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法、定性分析法、系统论方法分析了古镇历史遗产资源及其保护现状,发现了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历史遗产受到破坏、城镇规划不重视等问题,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第三产业结合、历史文脉挖掘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田海宁 《科技信息》2009,(18):201-201
本文在分析青木川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青木川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突出生态旅游的主题,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根据青木川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青藏铁路沿线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青藏两省区依托青藏铁路,打造神秘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挖掘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转变旅游产业增长方式,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苏南水乡古镇都具有“镇外湖泊环抱、镇内小桥流水人家”的特点,拥有较为完整的古镇风貌和原真的历史风光,这一资源一被开发,立即引发一轮古镇文化旅游热潮。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神秘文化旅游品牌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铁路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青藏铁路沿线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青藏两省区依托青藏铁路,打造神秘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挖掘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转变旅游产业增长方式,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合理利用和开发旅游资源是三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位于西陵峡中的古镇石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本文将从石牌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历史和现实作用等方面阐述"石牌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越来越重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载体,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婺源,作为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县,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极富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入开发婺源的文化旅游资源、探究婺源的文化旅游内涵、大力发展婺源的文化旅游产业、对进一步提升婺源的旅游形象,全面提高婺源的旅游发展水平,促进婺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传莹  赵然 《科技促进发展》2010,(1):I0045-I0046
近几年来,古镇旅游越来越得到游客的青睐,而新沂市窑湾古镇是徐州地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镇,以其独特的格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备受关注,所以新沂市市政府制定了开发苏北一山一水一古镇的旅游计划。从旅游行业来说,主要是开发和利用遗产,强调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将根据窑湾古镇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以保护性开发为主的旅游建设规划和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