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专门聚焦巴尔干研究的学术辑刊,旨在为国内外有志于巴尔干研究的学者提供的交流平台,努力打通历史研究与时政研究之间的壁垒,兼容巴尔干研究的历史与现实,使二者相互借鉴融合,从而推进和拓展我国巴尔干学研究的领域,进而为增进中国和巴尔干国家的相互了解、切实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明互鉴贡献一点力量。  相似文献   

2.
历史总会有惊人相似的一幕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说过这样的话:“巴尔干的混账事儿,迟早是要点燃下一次战火的”。在他的生前身后,巴尔干“火药桶”一再被点燃,尤其是1914年7月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从巴尔干开始蔓延的。今天人们对科索沃危机的高度关注,并担心引发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战争,无疑在心理上受了历史经验潜在的暗示:科索沃正是在巴尔干。岁月悠悠,世事沧桑。当年俾斯麦借以断言的基本因素,没想到在冷战结束之后的这个世纪之末,又再次浮出历史的水面: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外来大国的插手……所有这些因素又是如此地盘根错节,太过复杂。其中交织着民族独立的愿望、保家卫国的诉求、宗教信仰的宿怨、大国的谋算与煽风点火。虽然昔日赤裸裸的列强早已改装换颜,且已更换  相似文献   

3.
正《想象巴尔干》是国际著名巴尔干研究专家玛莉亚·托多洛娃的代表作。作者受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启发,在本书中首次提出了"巴尔干主义"的概念,并主要考察、探讨了"巴尔干"这一名称的由来和特殊内涵,分析了巴尔干如何从最初的一个地理名称转变为在历史、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以及当今一般知识分子话语中最具贬义的称谓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欧战爆发之后,以巴尔干主人自居的意大利便很想找着机会在这地方来冒险一下,于是提出了「保护」巴尔干的口号。究竟意大利的真意是什么,苏联 B.Zarorozhtsev 在工会机关报“Trud”撰『意大利「保护」巴尔干』一文,加以正确的分析,现转译于下。  相似文献   

5.
徐凤江 《世界知识》2020,(24):70-70
第七次西巴尔干“柏林进程”峰会11月10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以视频方式举行。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和北马其顿总理扎埃夫共同主持会议,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西巴尔干国家领导人等出席。这是首次由西巴尔干成员参与主持、由欧盟成员国与入盟候选国共同承办的“柏林进程”峰会。  相似文献   

6.
今年四月间,南斯拉夫反动集团的头子铁托奉美国之命,率领了一批军人政客到土耳其去访问.铁托的这一行动,显然是与'巴尔干公约'(即所谓土、希、南'友好与合作条约'的前途有关的.'巴尔干公约'是土耳其、希腊与南斯拉夫三国在美国直接策划下,于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至20世纪期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一个战争最频繁的地区,成为一个“反复爆炸的火药桶”。让我们一起来追寻其战争爆发的历史轨迹。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8月,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爆发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起义,得到巴尔干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9月,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逐步结成巴尔干同盟,企图乘机对土耳其发动战争,瓜分其欧洲地区的领土。10月9日,黑山首先对土采取战争行动。随后,保、塞、希先后对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巴尔干盟军势如破竹,至11月28日,阿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欧洲形势的冲击下,巴尔干国家寻求与欧洲进程同步,提出巴尔干国家利益的结合问题。当然错综复杂的矛盾仍然是障碍。  相似文献   

9.
2019年,欧盟两度推迟同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开启入盟谈判,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进程继续停滞不前,黑山和塞尔维亚入盟进展不大。同时,欧盟表示将于2020年5月欧盟—西巴尔干萨格勒布峰会上作出是否同两国启动入盟谈判的决定,并将启动"改进的扩大方法"提案;美国先后任命西巴尔干事务特使和塞科谈判特使。可见,2020年西巴尔干地区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20年1月8日,有关西巴尔干较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欧洲西巴尔干"刊登"影响西巴尔干2020年走向的人物"一文,列举了九个(组)人物。  相似文献   

10.
巴尔干,这个大战前的欧洲的火药库,至今还没有脱去火药的气息。十月九日法国马赛的事件,指出了巴尔干的危险的所在。向以“巴尔干的首魁”(Boss of the Balkans)著名的南斯拉夫王亚历山大一世被刺殒命,凶手卡理曼乃是南斯拉夫国内克洛脱民族(Croat)的一个流亡者;这显示出巴尔干的少数民族问题的严重。半年来把握着法国同盟外交的关键的法外长巴尔都,也同时被杀,今後法国的政策在小协约国和巴尔干的推进,将遇到多少的障碍,或许意国会利用这个弱点而乘机进取;这显示出法意两个对立的帝国主义势力间的危机。还有,在马赛事件发生后,因为凶手的背景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博览》2013,(4):69-71
巴尔干绿洲战火烧不尽青山,血水染不红湖水,奥赫里德湖这颗巴尔干的璀璨明珠无疑将永存。从地拉那往西至马其顿境内的奥赫里德,从地图上看也就百把公里  相似文献   

12.
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个俗语在学术大家庭中同样存在。从事巴尔干问题研究的学者大抵有这样一个共识:当代中国的巴尔干近现代史研究几乎与已是耄耋之年的马细谱研究员的学术生涯划等号。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巴尔干近现代史》又是其一部"经典之作"。在国人对域外地区的关注中,"巴尔干"不仅不陌生,相反还由于一战导火索、我驻南联盟使馆遭轰炸及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与中国互免签证的欧洲国家等事件而为人们所熟悉。从学术研究来讲,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冲,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0月,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三国签署《建立西巴尔干"迷你申根区"的宣言》,推进区域合作和改善地区经济。有评论指出,这个想法就是建立一个"巴尔干版"的欧盟申根区。  相似文献   

14.
西巴尔干五国如果没有明确的欧洲前景,这些国家的内部改革有可能停滞不前,如果走向欧洲的道路过于漫长和艰辛,巴尔干地区合作将没有支撑物,巴尔干国家固有的“弱性”将死灰复燃,各种民族主义将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5.
波黑战火停息后,美国在积极落实“波黑和平协议”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巴尔干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试图构筑起“泛巴尔干安全新结构”,将其纳入新的“马歇尔欧洲”之内,最终建立起以北约为核心的“全欧安全新体系”,确保美国对欧洲安全的主导权和盟主地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同盟国”(德、奥、意)和“协约国”(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展开激烈的斗争。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一部分遭受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统治。在1912和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巴尔干各国取得了对土耳其的胜利,这大大鼓舞了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运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国家。由于在巴尔干战争中的胜利,塞尔维亚被看作南部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因此,奥匈帝国亟欲摧毁塞尔维亚,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帝国主义势力打着全球化的幌子,欲使其殖民政策卷土重采。为逞其意,不择手段,甚至无视别国主权和边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斯拉夫实际上是美、英、德等帝国主义势力企图控制巴尔干,实现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柏林墙被推倒后,西方著名历史学家罗伯特·卡普兰曾著书指出:“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第三世界,德国统一后将会试图控制巴尔干。”自1990年起,德国秘密机构BND 就已向科索沃分离主义分子提供武器弹药。另有材料披露 BND自1979年起就向克罗地亚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正>西巴尔干地处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冲区,是一个多文明交汇、多宗教信仰、多民族国家、多矛盾纷争、多势力博弈的地区。科索沃战争后,前南地区虽然进入“后冲突时代”,但就整个西巴尔干地区来说,仍然处于“裂变时代”,从安全角度属于世界亚热点地区,“去巴尔干化”远未提上议事日程。正如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在今年3月初结束西巴尔干之行后在布鲁塞尔发表讲话所指出的:那里的形势依然紧张、危  相似文献   

19.
在波黑战火久扑不灭、“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险象丛生之际,一直让人心存不安的希腊和马其顿的关系出现转机。9月13日,希马两国外长在美国纽约签署有效期为7年的雅典一斯科普里谅解与合作协议,10月13日,协议全面生效。两国关系从此走上了正常化的轨道,其意义和影响非同寻常。历史纠葛沉淀泛起希腊与马其顿的矛盾由来已久。马其顿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心腹地,在希腊以北。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时期,那里曾建立过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进入本世纪初,两次巴尔干战争都以争夺马其顿为中心。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马其顿地区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瓜分。希腊所属之地被称为“爱琴马其顿”,拥有整个马其顿地区的一半面积和主要出口海岸;保加利亚获得了不到10%的土地,被  相似文献   

20.
在东南欧洲,由于西欧、中欧外交局势的荡,最近也展开了一片外交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七月卅一日巴尔干协商四国与保加利亚订立互不侵犯协定,承认保加利亚恢复军备的平等权.这协定,由希腊总理梅克萨代表巴尔干协商,与保国总理古寨伐绪夫在苏尼加签订,而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