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建伟 《科技资讯》2007,(26):101-102
重视和加强大学工程训练,是当今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提高大学生现代意义上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建立科学的大学工程训练体系,则是搞好大学工程训练的基础.要建立科学的大学工程训练体系,必须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灌输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分割型向互补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金工实习是机械类及相关工科各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造基本工艺方法、完成工程基本训练、培养工程意识的重要环节。需建立一套完善的金工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实现教学目标。河南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结合实际,对金工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尝试。强化宣传,树立教学质量管理的全员意识;分析工程实践教学质量生成过程和关键质量控制点;系统梳理和筛选工程实践教学评价的各种技术方法,优化调整;研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将新体系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建立符合实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金工实习》是高校工程实践训练的重要环节,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针对《金工实习》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建立了一套《金工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了该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和工作流程,并以南昌航空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完善《金工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必须在作文教学的环境、过程、训练形式和评改方式等方面予以优化。其中,优化教学环境是前提,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优化训练形式是重点,优化评改方式是保障。  相似文献   

5.
特种加工工程训练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晓猛  杨建新 《科技信息》2009,(34):I0075-I0075
本文介绍了江苏大学基础工程训练基地的特种加工工程训练情况,及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吕杰 《科技资讯》2014,(35):164-164
随着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高校在培养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同样更为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素质,令他们在各个层面均能够得到更大的成长。为此,更多的大学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拓展训练,目的在于全面优化体育教学效果,提升质量。该文就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分析了其实践应用策略。对激发拓展训练内在优势价值,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持续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程职业化是国家对部分高等院校教育职业化的重大战略,是改变当前大学普遍追求科研、忽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大转折。该文剖析了大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风气;对以IT通信为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的角色定位和新的挑战,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论述了传统通信专业课程建设的不足之处。紧扣通信行业对本科毕业生的最直接需求,以计算机通信网课程为实践基地,结合以工程教育CDIO模式,提炼为一种基于SPD的课程建设模式,注重精选主题,优化管理过程,精化落实细节,为大学生开展工程职业化训练开启了良好的示范,取得了可赞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影响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研究型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创新思路,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实践表明:递进训练、全程培养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创造的学习”是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始动力.针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缺少渠道,动手能力渐弱,对现代电子产品依赖成瘾等问题,有效利用大学实验室,借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熟经验,建设“面向青少年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培养基地”,是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渠道.本文利用大学科技含量较高的实验室平台及大学生科创成果,构建青少年创客平台,架起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工程实践活动桥梁,以“基于创造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创造途径,激发其主动思考、主动设计、主动制作,在创造过程中提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学科学习中的自信、创造力与兴趣.  相似文献   

10.
铸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占据了非常重的地位,为了更好了培养学生在工程训练中动手实践能力。在铸造工程训练中,探索能够适应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铸造工程训练方法。在探索过程中,着重将计算机技术引用于工程训练当中。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工科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实验教学在这些能力培养方面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了工科学生设计性实验的要求以及它在培养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具体特点,以两个设计性实验的实例说明了实验的实施方法,总结了设计性实验推行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新的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目标、实施流程和教学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该模式实施过程包括基础实践训练、软件开发流程分析、实际项目开发3个部分,通过基础实践训练,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强化培训,掌握课程设计必需的知识模块;教师以实际项目的实现过程讲解软件系统开发流程,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通过实际项目开发,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课教学内容,掌握C程序设计技巧和软件开发流程;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通过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软件工程思维方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唐锐  文广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4):124-125,128
本文通过分析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进入了稳步推进阶段。本文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切入点,分析了该专业的建设现状、专业认证历程以及继续扩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借鉴CDIO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选择等,为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工程认证专业的建设水平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王飞 《科技咨询导报》2014,(35):159-160
该文分析了当前实训教学中存在不能体现机械制造的整体过程、学生技能训练结束后形不成完整的产品生产概念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机械产品为导向的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发思路。实训教学以典型的机械产品贯穿实训教学,实训教学的过程就是生产机械产品的过程,通过实训建立了工程的概念,提高了学习兴趣。文章还详细描述了项目开发和实施的过程,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对机械制造工程的认识、教学过程和教师授课等多方面都有较大改善,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金工实习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一门实践基础课,也是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实现加强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我们打破传统硬性教育下的工程训练模式实施全新的培训方案,新方案使被培训的学生能够具备制订实验解决方案、进行实验实践过程、分析和解释数据等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线切割实训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燕  李燕  彭东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26-127,135
线切割加工作为现代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能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先进的技术、工艺及设备。针对现行线切割实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学时少、设备数量少等问题,从实训平台、实训流程和实训内容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自国家教育部提出卓越计划以来,卓越工程师还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出现,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标准的培养体系,各个高校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通信工程专业学生面临着因缺乏实践操作训练的环境,进入通信企业实习机会少等问题而难以满足就业的技能要求.因此,这里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依托,结合理工类高校特色,针对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引入CDIO理论,开展CDIO模式下的新型卓越应用型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培养目标细化及能力制定相融合的通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方案,其实施效果表明,在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内容及教学体系结构设计符合通信工程专业本科通用标准的同时,通过新型的卓越培养体系能提高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的大工业背景下,模具工业迅速发展并在现代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工程训练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正向着全方位、综合性、创新性方向发展。在行业背景和现代工程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设模具实训教学模块,为全方位综合性现代工程训练搭建先进的技术平台,为培养综合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电子工艺实习是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电子类相关专业工程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对学生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中对当前电子工艺实习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电子实习的内容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放教学过程,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合格工程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