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访美学者宋育东、南岳、于建华三位讲师,已结束为期两年的任务,于1982年9月返院.物理教研室宋育东讲师应邀在美国马里兰州塔森州立大学物理系担任合作研究人员,从事全息干涉计量方法的研究工作,该课题的美方负责人物理学教授Dr.Jacob W.K.Huang曾应邀在天津大学精仪系讲学和访问.宋育东执笔的《应用散斑干涉计量方法测定微转动》一文,已发表在《AJP》1982年7月号上;并在热应力法全息探伤方面的工作,曾由另一名合作者在1981年10月美国光学年会上以《固体表面下缺陷的全息探测》为题提出报告,  相似文献   

2.
我院机械工程系机制教研室讲师张纪信同志最近回国。赴西德汉堡工业大学学习期间,他在导师Drager教授的指导下,两年来对《切削力特性的研究》、《CNC加工程序的编制》、《主轴廻转精度的测试与分析》课题进行了研究和实验,得出了最新的切削力实验曲线並撰写了论文。其研究成果已被西德某大型造  相似文献   

3.
我院访美学者黄大文、李俊海二位讲师,已结束为期二年的任务,于一九八三年九月返院.机械系热处理教研室黄大文讲师应邀在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冶金工程系进修和合作研究,美方合作教授布鲁克斯(Dr·C·R·Brooks)是热处理专家,以电子显微镜和冶金热力学而知名.黄大文在美期间除进修了《金属失效分析》、《冶金热力学》、《金属X射线衍射学》等几门主要课程外,还在导师布鲁克斯教授指导下,研究了一个重要的工业课题—235型工具钢的淬火裂纹.  相似文献   

4.
△ 在1982年11月2日至7日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喷射冶金会议上,我院钢冶系肖泽强副教授宣读了《在钢包中喷粉冶金的速率现象》的论文。 △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通风学术交流会于82年11月6日至11日存北京召开。我院采矿系王英敏副教授、栾昌才讲师在会上宣读了《矿井局部阻力研究》和《矿井通风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日学者合作研究“中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比较”的计划,我校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主任廖正衡教授应日本成蹊大学“亚洲和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柳井道夫教授的邀请,于1987年9月29日至10月18日赴日访问,受到了柳井道夫教授,日方研究组负责人岛原健三教授和三轮诚前教授、菅原国香副教授、山口逹明副教授以及藤井清久先生等全体研究组成员的热诚欢迎。访日期间,廖正衡代表中方研究组首先同岛原健三教授就今后共同合作研究事宜进行了深入商谈,双方在研究重点、合作成员和中日学者互访等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条件。作为日本化学史学会的国外  相似文献   

6.
机械工程一系工程测试教研室研制的钢丝绳断丝检测仪在实用化方面又有新的突破,最近该仪器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赤马山铜矿500m深竖井又一次顺利通过工业现场试验.我校机械工程一系工程测试教研室研究钢丝绳断丝检测仪始于1986年,先后与抚顺煤炭研究所、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合作,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研制出三代产品.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于去年12月要求我校研制适合于该公司所属矿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仪.由于解决了  相似文献   

7.
1987年8月6日至7日,“中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比较研究”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我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日两国的专家、教授、学者和研究生共50多人。其中来自日本的专家学者有,著名的日本科学史家、巾日合作研究项目日方负责人、日本成蹊大学教授岛原健三,日本成蹊大学工学部前教授三轮诚,日本尔洋大学工学部助教授、日本《科学史研究》杂志编委菅原国香,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主任助理、日本《化学史研究》杂志常务编委藤井清久等人;国内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农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长春职业师范学院和  相似文献   

8.
我院访问西德学者田佩俊、王玉海、陶在朴结束为期两年的任务,分别于2月及7月下旬返院。地测系田佩俊讲师应邀在克劳斯达尔工业技术大学矿山测量研究所担任合作研究人员,在西德期间除进修了《工程测量》等几门有关课程外,主要在导师波尔曼教授指导下,进行了《激光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课题里的《矿用陀螺经纬仪精度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已完成,正在国内进行测定,有关论文正在撰写中。  相似文献   

9.
1992年11月12日,来自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国家地震研究所等单位的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十余人,应邀参加我校机械工程一系工程测试教研室“GDJY-Ⅱ型的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仪”的成果鉴定.该检测仪在Ⅰ型检测仪基础上作了重大改进.首次在探伤传感器上采用“聚磁”技术检测漏磁场.专家认为这是在漏磁探伤技术上的突破.该探伤仪具有设计新颖、技术先进、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携带方便的特点,在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去年夏季在我校由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主任廖正衡教授和日本著名化学史家岛原健三教授共同主持召开的“中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此较研究”学术讨论会,最近由日本化学史学会常务理事藤井清久光生和东洋大学副教授营原国香先生分别在日本《科学史研究》(1988年第16期)和《化学史研究》(1987年第4期)撰文评价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应机械工业部邀请,由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委派日本筑波大学农林工学系主任江崎春雄教授,于1982年9月22日至10月26日来我院进行收获机械专题讲学。我国有关农机院校、研究所、工厂等单位的教师和科技人员40多人参加了听课。江崎春雄教授长期从事水稻收获机械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一九八二年我院与西德克劳斯达尔大学采矿系威尔克教授签定的科研合作计划,威尔克教授的助手海得迈尔先生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三十一日来我院帮助采矿系辅导使用克大赠送的两台(256K、64K)微型机,并作了三个半天的讲学,同时带来两院的第二次科研合作计划,递交我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全国控制理论及应用学术交流会五月十五日在峨嵋召开。我院自控系讲师王景才在会上宣读了《两机格斗的有限时间局部捕捉区》论文。 全国轧钢工艺节能会议五月十九日在广州召开。我院加工系讲师高有志在会上宣读了《有关轧钢生产中节能方向的探讨》论文。 全国选矿学术报告会五月二十四日在无锡召开。我院采矿系讲师叶学龙、刘慧纳在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交流了四篇论文。 中国金属学会能源委员会首届采选节能学术会议六月四日在铜陵召开。我院采矿系副教授王金波在会上宣读了《利用地温预热矿内空气节能》论文,还代陈丙臣副教授交流了《选矿节能潜势分析》论文。  相似文献   

14.
我院采矿工程专业是天津大学原矿冶系的一个专业,1958年经院系调整并入我院。设有采矿、岩石力学、通风安全三个教研室和矿山系统工程、露天开采两个研究室以及相关的实验室。现有教学人员28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讲师11名、工程师2名。  相似文献   

15.
全国地震工程会议2月26日至3月2日在上海召开。我院机械二系助教黄显利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关于震级-频度关系的研究》。 中国金属学会重选技术研讨会3月5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我院采矿系副教授孙玉  相似文献   

16.
叶丽娜 《海峡科学》2011,(9):20-20,32
钢丝绳是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和露天采矿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行业中使用的钢丝绳占我国钢丝绳产量的一半左右。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钢丝绳消耗量将日益增加。该文分析了在用钢丝绳失效的原因,提出了钢丝绳维护和保养、检查、报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易切削钢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11月9~13日在山东省益都县召开。我院机械一系副教授田春芳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含硫轴承钢切削加工性的实验研究》。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七届弹性元件交流会1983年11月9~13日在广东肇庆召开。我院自控系讲师施立亭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仪表十字片簧弹性支承的特性分析》和《仪表单片簧的弹性力及转动中心计算》。  相似文献   

18.
1957年《华南工学院学报》创刊,著名电子学家、教育家冯秉铨副院长任主编,主持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创刊号于7月出版,小16开本.载有发刊词,发表余仲奎教授、周泽华讲师、冯秉铨教授、林为干教授、蔡益铣副教授、陆能源教授、陈伯起教授、李敦化教授、邓颂九教授、杨倬教授、余蔚英教授、陈连就讲师、冯训瑜讲师等论文14篇。  相似文献   

19.
练松良 ,男 ,1 95 6年 5月生 ,浙江象山人。 1 982年 2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本科专业 ,同年考取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研究生 ,1 984年 8月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历任上海铁道大学讲师、副教授 ,1 997年晋升为教授 ,现任同济大学铁道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会员 ,《铁道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1 997年 5月至 1 998年 5月在加拿大科学院地面运输技术研究中心进修一年。 1 991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长期从事铁道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是现代运输条件下轨道结构的研究。主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期刊《科学技术与工程》编委、主要创刊人之一许昌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许昌淦先生1935年1月生于湖北武汉.1958年在北京航空学院热加工系研究班毕业.历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在超高强度钢的材料、工艺和应用研究、高强度地钢淬透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航空用结构钢的典型显微组织图谱及铝合金的深腐蚀方法等方面有较高造诣.公开发表《材料工艺中的微型计算机》《钢的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图》《常用结构钢显微组织图谱》《现代工程合金》《合金钢》等专著.在《兵工学报》《金属学报》《航空学报》《编辑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有关金属材料、科技期刊编辑学、腐蚀学、复合材料等专业方面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得航空航天部科技成果技术进步一等奖、机电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航空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