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简要分析茶这一事物及其指称词"茶"出现的时间,从字形、字音、字义诸方面梳理"荼"演化为"茶"的过程。认为"茶"字读今音最早在南朝梁时,而字形在中唐以前出现,但经《茶经》择定之后才得以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2.
"以"字考     
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是一词多义的解释.弄清词的多个义项在特定语体环境中的具体运用,有助于对古代文选的熟悉和对词义的把握.要正确把握词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及其引申、假借而产生的变义.古代汉语中常用虚词"以"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考释"以"字的源流及其演变轨迹.了解怎样掌握词义的方法,对于人们把握或研究古代汉语词义定会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3.
"勾当"词义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当”是汉语常用词之一,最初作动词,表示“主管,料理”义,并用作职衔名;晚唐五代时引申出“事情”义,之后约在元代,“坏事情”一义从中分化出来,并在现代汉语中最终取代“勾当”的其他用法成为常用义。探讨“勾当”的用法变化及其原因,可以为汉语词汇研究以及语文辞书编纂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张静 《枣庄师专学报》2006,23(1):98-100
作为一个表示泛方向的方位词,“旁”的方位义是如何引申发展而来的,从先秦18部文献中出现的用例中我们发现“旁”是由普通名词发展为方位词的,最初指事物的四边,进而引申指事物的边侧,由具体到抽象,体现了词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雙”字的俗变有六条线索,其中记号字“双”是“雙”之会意异体“雙”构件省减的结果,出现于北魏时期。研究该字的俗变可为汉字史、汉语史的研究和辞书编纂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的“思ぅ”与“考ぇる”是两个表示思考的动词,都表示人的有自制能力的精神活动,可译成汉语的“想、认为”等。在日英词典中,两者也都被翻译成“think”。但是,这两个动词也存在着不同点。文章从词汇论的角度,通过对“思ぅ”与“考ぇる”的宾语进行比较,从而对这两个动词的多义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于金文中的“亚”字,历来说法众多,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金文引得》中所有“亚”铭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亚”的准确含义及用法。  相似文献   

8.
行款源流考     
行款就是书写或排印文字的行列款式,包括字序和行序。 文字一般是不单独使用的。字要组成词,词要构成句,句要集结为段篇,才能把意思表达得明白完整。正因为文字大多是要集团行动的,所以自从人类创造了文字,便面临着选择什么样行款的问题。这就好比用兵,如果队列无序,行阵不整,黑压压乱蜂一群,让人理不清头绪,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文字,那可就是一纸真正的“天书”了。  相似文献   

9.
孝感源流考     
孝感、孝昌的得名众说纷纭,本文就孝感演变为孝昌的由来作了系统的考述,就孝感和孝昌二县的沿革和县治的变迁作了详尽的考索,使孝感和孝昌的得名有了完整和清晰的脉络。并在孝感得名的成因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是20世纪的重要思潮,其产生与美国在建国过程中所形成的博采众长的实用文化——较为纯粹的新教伦理、实用主义科学技术观、以程序保证民主的政治制度和作为科学管理先驱的制度化管理等,不无关联。考察其孕育生态,对于中国兼容并蓄地通过科学管理促进科学发展,不无价值。  相似文献   

11.
商周甲骨文献中文字排列的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存的商周甲骨文献来看,我国早期文字记录的排列特征是以右为首,竖行刻写。这样一种传统记录格式是当时人类社会生产、思想观念和文化发展等共同起作用的产物,是中华民族追求务实、追求科学、追求文明的反映,它对后世的汉字记录方式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殷商舌族考     
舌族不见传世文献记载,从甲骨文、金文及近年考古发现可知其是殷商时期的一个重要氏族,与殷商王室有密切的关系,其贵族有在殷商王朝为官者,其地望应为今郑州市西北郊一带,其族长为卫爵。  相似文献   

13.
"文"字从产生到现在,其字形演变轨迹比较清晰,词义用法不断被扩大,并且它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先民们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相似文献   

14.
甲骨金石简帛文献中有大量押韵的诗歌、精美的散文,可以算作上古文学遗珠出世,它不但给人美的享受,还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形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被长期忽视。要想反映上古文学的真实面貌,文学史就应当重写。  相似文献   

15.
略谈方块汉字与文山苗语的相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骨文、先秦文字、楚辞、现代汉语词典中部分字词与文山苗语的本音本意相通这一现象的研究,找出上古以来苗族与汉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融合这一历史主流。今天不仅要探索、发掘这个文化根,还要培育、发展中华民族的这个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尚书·尧典》记载了传说时代古人利用正南方天空出现的星辰确定四季,战国楚帛书描绘了十二位上古时代传说人物的创世历史。《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出现了节气以及四季的天象物候记录;商代的甲骨文中出现了六十干支纪日法和阴阳合历,并有君王与巫祝通过天象观测传达天意,预卜吉凶,颁布天象与历法的远古占星术记录。  相似文献   

17.
古文中有"举"字,其构形像用二手向上举子状,"举"多用作族名.殷卜辞反映出举族与商王室同姓,常受商王之命从事农稼、田猎、征伐活动.武王克商后,周对殷遗民分而治之,举族也被迫迁徒到其他诸侯国.至西周中期,举族与周及其他族融合,遂湮没于历史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8.
殷商时期人们尊崇的鬼神非常多,但对祖先神的崇拜却尤为突出。这种崇拜主要表现为他们频繁而复杂地对其祖先进行祭祀活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表明,殷人对自上甲以来的先公先王先妣进行祭祀的形式大致有四种,即单祭、合祭、特祭和周祭。对祖先进行频繁复杂的祭祀活动又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灵魂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灵魂观念。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合集补编》是学术界为了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而编纂的一部大型甲骨资料汇编。其中收录在第三、四册中的一部分周祭卜辞,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在相重、分期、按语以及释文等方面,尤其是释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多而且琐碎。针对其中所收录的周祭卜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加以纠正,尤其是利用周祭制度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按照周祭卜辞的规律和原则对释文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校正。  相似文献   

20.
从语文课改实践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实践意义。在语文课改实践中,无论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语文教材的编写,还是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理论研究,都存在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倾向,没有把握好二者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人文性是各学科的共同属性;统一的责任主要在语文教师;统一是一种状态,一种程序,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和方法;“统一”要坚持和保有一个底线:诵读积累、整体把握、自主表达,在课文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做到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