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传统与生命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铭贤 《科学》2004,56(1):27-28
2003年7月17日至23日,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尊严与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次主题为"文化多元论与生命伦理学关系"的国际会议.文化与生命伦理的关系,正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生命伦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以生物大分子为主的生命分子有携带、传递与转换信息的功能,此功能对生物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起指导作用。本文旨在从生命化学角度讨论生命分子实现信息携带及转换的机制,信息论视角为深入认识生命分子提供了新洞见。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则与外星生命有关的信息引起国内外很多人的注意:7月10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科学家经过几年讨论,完成了一份名为"行星系统有机生命的限制"的研究报告。报告围绕"生命构成是否有别的样式"这个核心问题,反思了以地球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认为人类以自己习惯的对生命模式的理解、搜寻外星生命的努力迄今尚无进展,这至少提醒人类应该以某种新的眼光来理解"生命",并以此扩大外星生命搜寻范围;而不久前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则报道了科学家对外星生命的新研究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标志     
当探索宇宙的分子时,我们怎么会识别生命的?生命的化学物质一定得有点儿奇妙之处。钢琴家阿图·西纳贝尔说过:"特色只是在五度音程左近才能显示出来"。对于生命来说,同样是如此。估计是活着的某一对象,只有当它足够大时,才能识别出"生命"来。那么,该对象到底需多大呢?我们到底需要多少有关的信息呢? 探索宇宙遥远处的生命时,仅能获得极有限的信息-在一些行星的大气中或星际大分子团中,或许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奇迹     
今年2月11日,于光远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记病中的丹萍”一文,读后感慨万千。舟萍,即张舟萍先生,一位68岁的老知识分子。光远先生专门为他写这样一篇文章,无非证明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舟萍的同情和关爱。8月17日,我与编辑部的小夏去他家看他。老人身患骨癌、已瘦得不成样子,但眼神却仍然坚毅。他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可以大书特书。连医生都说他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期限,可现在已经过了五年,20个“三个月”过去了,舟萍先生还是活在世上。这是生命的奇迹。他告诉我:“我要活到ZI世纪,成为跨世纪的人。”这是一位多么可敬…  相似文献   

6.
生命信息遗传中的若干数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新生  王梓坤 《科学通报》2000,45(2):113-119
自1953年J.Watson和F.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人们对生命信息遗传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相继发现了“遗传密码字典”、“遗传的中心法则”等,使人们对生命是如何一代一代繁衍的,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离真正揭开生命信息遗传之谜还差之甚远,1987年,美国开始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任务有二,第1是“读出”人基因组合部核苷酸的顺序;第2是“读懂”,即找出全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了解它样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象我们所知道的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现在有两位科学家提出了生命起源的新观点,他们是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F.Hoyle)和威克拉马辛(G.Wickramasinghe).他们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在化学上起源于外层空间巨大的气体尘埃云,星际云中的生物分子由彗星和流星带到地球和其他行星上.这两位科学家长期从事光波和射电波的研究,以获得宇宙化学结构的信息.他们发现在外层空间巨大的气体尘埃云中,  相似文献   

8.
生命过程是一个源于生终于死的过程。在生这一方面.成就已彰彰在目。从两个细胞结合开始,生命已可以控制,虽然离随心所欲距离尚远,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冷冻、胎儿手术等在十几年前还是匪夷所思的事,现在已司空见惯了。然而,在生命的另一头,困难却大得多,科学家们甚至连衰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导致自然死亡的,仍一无所知。近年来的研究产生一种观点,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人的生命最长可达120岁。一些科学家预测,假如有足够的科研经费,至下个世纪把人的寿命延长到160岁是有可能的。当然,这种延长应该是有质量的延长,植物人的生命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为延长生命不是为失去活力的生命增加岁月,而是为了延长岁月增添活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生命信息如何传递? 20世纪70年代,“传递生命信息的两个信使”学说建立,即人体的各种细胞活动是在“两个信使”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 细胞间的通信要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完成。20世纪上半叶就已确认,细胞外的小分子信息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等,是由腺细胞等各种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它们由血液和淋巴液等体液运送,靠体液调节和传递生命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怎样开始的?人类自脱离了野蛮开始认识周围世界起就一直在思索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即使在今天它仍然是宇宙间最为神秘的问题之一。20世纪初,科学家找到了一些零碎的证据,证明地球上的生命不是神或上帝创造的,而在以前人们大都认为生命是由上帝创造,其中不乏有像牛顿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今天,为了确定生命的起源,科学家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研究。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我们自己星球的生命,一些科学家在寻找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或卫星的生命或生物化石,还有一些科学家试图探测遥远行星的大气层中的生命因子,或探测其他星球的智慧生命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来探测生命……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最近发现 ,在冰冷的太空生成的小气泡表明 ,生命或生命的种子可能起源于宇宙。科学家在一项模拟太空的恶劣环境———寒冷、无空气、大量辐射的试验中设法培养人造细胞膜。加利福尼亚大学专门从事细胞膜研究的生物学家戴维·迪默 (DavidDeamer)认为 :“这些类似于肥皂沫的细胞膜可充当原始的细胞壁。这种细胞壁为半渗透性 ,因此像水和氧气这样的东西进出非常容易。这就是生命所需要的———一个不与外侧完全隔离的内侧。”发表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 ,来自太空的有机物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 ,这些有…  相似文献   

12.
生命信息科学初探——人体收发离体信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功是研究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将继前各种“外气”实验报告之后,进一步研究人体对“低频涨落调制的红外辐射”信息的接收和发射;探索用健康人的信息治疗人类疾患的“信息疗法”的机制;并拟探求其他生命信息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为此,提出“生命信息科学”这一概念,与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块火星陨石在坠落到地球的过程中内部保持着能够维持生命的温度。这一发现支持了地球上生命有可能来源于太空的说法。令研究人员感到兴奋的是,该陨石虽然在进入地球大气的时候像个火球,但其内部并没有产生可以破坏细菌、种子或真菌的高温。领导这项研究的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本加明·韦斯及其同事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说,火星岩石可以在一年内从火星落到地球,而有些  相似文献   

14.
裘伟廷 《世界科学》2000,(9):36-37,11
虚拟生命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创制出来的“生命形式”。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未来,虚拟生命(包括虚拟人)或许会生活在虚拟世界甚至现实世界中;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创制出真正的虚拟生命。然而,关于虚拟生命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在认知、伦理与道德、社会、法律、科学与哲学等方面的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5.
正最新研究可能揭示了板块构造孕育生命的秘密,也启发人类在宇宙中寻找生命。2012年3月26日,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潜水器,经过2小时36分下潜,到达约11千米深的"挑战者海渊"。这让他成为第一个独自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人。卡梅隆原本打算在海沟底部停留6小时,最后实际只停留了3小时。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包括一种最大的单细胞生物在内的68个新物种,并带回了一些海沟底部的微生  相似文献   

16.
●这些实验室能够提供的信息的价值可能无法估量。自动实验室连续几个月的深海之旅将很快详尽地揭示大海深处不为人知的生命奥秘,此举前所未有。消息来自一些科学家,他们正通过打造一个"罐子里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正自麦克斯韦引入著名的"妖"概念以来,信息与物理学之间的联系就已经不言而喻。如今,信息甚至可能成为连接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关键概念。在物理学家看来,生命就像魔术。生物取得的成就如此耀眼又如此神秘,我们甚至因此忘记了生物也是由寻常原子构成。然而,如果生命的奥秘并不是构成它的那些物质,会是什么呢?是什么赋予了生物体如此不同的生命活力,使它们如此与众不同?这正是埃尔温·  相似文献   

18.
生命是什么 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薛定锷获得诺贝尔奖后,1943年应邀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作了题为“生命是什么?”的系列演讲。讲稿于次年汇成《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出版。他在书中用物理学和化学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是由大分子组成的。生命的信息是由遗传密码传递的,并认为这种密码贮存在“非周期性晶体”染色体纤丝中.这种贮存着密码的晶体,就是生命的物质载体。薛定锷的预言拨动了众多生物学家的神经,他们为此深入研究.终于在1952年发现了生命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引发了生物科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海燕 《科学之友》2006,(11):34-34
2006年9月25日,《科学之友》作为科普媒体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生命伦理研修班。此次研修班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科学与发展网络、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分会和英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参加的媒体除了北京当地的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成  相似文献   

20.
拥有30家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美国史密森学会发布了一份地球上"本不该有生命迹象"的十大生命生存环境奇迹的排行榜单。在这些地方的极端环境条件中,人们都已经发现了微生物和动物。这也许意味着,在火星上发现生命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