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CR扩增纳豆激酶基因的程序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利用PCR从纳豆菌基因组DNA中扩增纳豆激酶基因的最优化条件,得到PCR反应在本研究中的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值为:模板量10ng;Mg^2+浓度1.5mmol/L;退火温度60℃。在这种优化程序下进行PCR反应,获得了特异、高效和忠实的纳豆激酶基因产物。  相似文献   

2.
一种家猪基因组PCR—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猪血样为DNA提取材料 ,建立了用改进方法提取DNA为模板进行PCR-RAP 分析的最佳条件,获得稳定而理想的PCR-RAPD扩增结果。  相似文献   

3.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患者尿液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结果表明,自行设计合成的引物位于HCMV基因组早期蛋白基因区,经PCR仪扩增一段长430bp的特异序列片段,对正常人基因组DNA或其它疱疹病毒DNA无交叉反应.此法可检测出少至10-16g(0.1fg)的病毒DNA.通过对35份尿液标本的检测,比较PCR法和组织培养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单引物PCR扩增DNA指纹图谱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胶原蛋白基因下游一段DNA的互补序列设计引物,对人染色体DNA进行单引物PCR扩增,在低温退火的条件下,这种引物与DNA模板的一处完全配对,并且可以随机地结合在其他一些位置上。由此进行单引物PCR扩增,它们的扩增产物形成了稳定的引物-模板特异的DNA指纹图谱。本文所建立的单引物PCR扩增技术在类似的研究中均可获得稳定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金鱼草Del基因影响烟草花色素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Del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对9株可能的转基因植株(T0代)DNA进行NPTⅡ基因的PCR-Southernblot杂交分析,其中8株显示NPTⅡ基因阳性.对其中5株开花的阳性植株进行DelDNA的PCR-Southernblot杂交分析,全部显示DelDNA阳性.Km抗性T1代转基因植株DNA进行DelDNA的PCR-Southernblot杂交分析,结果显示全部含有DelDNA.在530nm处测量T0代转基因植株中花色素苷含量和分布情况,3株转基因烟草的花萼、花冠和雄蕊部位花色素苷含量增加,而在雌蕊和叶中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Del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证实并补充了Goodrich等关于色素沉积模式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黑麦B染色体显微切割和微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微分离出两条黑麦B染色体,经蛋白酶K处理,Sau3AI酶切后,用LA-PCR(LinkerAdapterPCR)方法进行扩增,得到0.2~2kb的DNA片段.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此扩增产物来源于黑麦B染色体.将部分PCR产物克隆到pUC19载体中,获得了5000个克隆.为构建B染色体DNA文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犬细小病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具有犬细小病毒病典型症状的病犬肠溶物经SDS-酚裂解法提取总DNA,并以此DNA为模板,通过人工合成的两条20mer引物进行PCR扩增,该对引物扩增的片段为犬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中间1/3区段,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用PCR扩增检测犬细小病毒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应用该方法检测的27份病犬肠溶物样品块获得了预计长度的DNA片段(531bp),而健康犬的肠溶物样品PCR结果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制备地主辛标记探针,通过斑中杂交检测鼻咽癌患咽拭子、活检组织及血标本中EB病毒DNA。方法:按献「4」的方法,以B95-8DN为模权进行CPR,用PCR产物进行地主辛标记反应获得探针。将梯度稀释的变性探针制成NC膜,与对照标记的DNA进行比较,以测试探针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标记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1pg,有地对9例患的一(均经PCR检测,证实EB病毒D  相似文献   

9.
HSV1-tk基因的部分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技术从商品质粒pHSV106扩增出HSV1-tk基因(1128bp),PCR产物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以重组质粒pcTK为模板tk基因的5端引物为DNA测序引物进行部分DNA序列分析,部分DNA序列分析证明PCR产物为HSV1-tk基因正确无误,成功筛选到HSV1-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TK,并为利用tk基因在实验动物体内进行自杀性基  相似文献   

10.
实时TaqMan PCR技术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绍定的浓度混合于PCR缓冲液 ,在PCR反应混合物体积稍有不同时 ,作为一个标准的荧光信号。背景荧光是由 96孔塑料板 ,及其检测单位的光学仪器所造成的。3 实时TaqManPCR优于常规定量PCR   1990年 ,首先出现了以竞争PCR为基础的滴度法。尽管此种方法测定DNA非常准确 ,但定量低丰度mRNA时 ,则应该考虑到此技术的几点不足。反转录酶 (RT)效率变化幅度可达 5 0 % ,在RT反应中 ,因加入同一已知内部对照RNA而克服。此技术的任何模式都包括两轮PCR :滴定和定量。利用从开始滴定法得到的结果 ,已知RNA…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比较采用 3 种不同 DNA 提取方法提取豚鼠血液基因组 DNA 之间的差异。方法 分别用新鲜抗凝血 NaI 手提法、血凝块手提法和试剂盒 DNA 提取法提取 20 只豚鼠血液基因组 DNA,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琼脂糖凝胶 电泳、PCR 扩增等方法对提取的 DNA 片段的完整性、浓度、纯度和用于 PCR 扩增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 果 新鲜抗凝血 NaI 手提法提取的 DNA 完整性、浓度和纯度均为最高; 血凝块法提取的 DNA 浓度和抗凝血提取的 DNA 浓度接近但纯度最低,有一定程度的断裂和降解; 试剂盒法提取的 DNA 浓度最低,纯度和完整性处于中间,但 三种方法提取的 DNA 都可用于 PCR 扩增反应。结论 3 种方法都可以提取基因组 DNA 并且所提取的 DNA 均能 满足后续 PCR 扩增实验的要求,但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具体的条件选择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庆义  刘小真 《江西科学》2008,26(3):439-444
PCR技术是一种选择性体外扩增DNA或RNA片段的方法,其反应原理与细胞内的DNA复制相似。由于PCR本身具有的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监测领域,大大提高了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B病毒核酸的PCR检测方法。方法设计引物,用PCR方法扩增B病毒,并验证其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引物P1、P2及P3、P4在以B病毒为模板时有特定大小的目的片段出现,在以其他病毒为模板时无目的片段出现;引物P5、P6以B病毒和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为模板能扩增出382bp的产物,经SacⅡ酶切后,B病毒产生176bp和206bp的两个片段,HSVI无变化。结论通过PCR方法成功的区分开B病毒,并且鉴定区分了B病毒和HSVI。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小鼠鼠痘病毒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鼠源性生物制品的检测。方法根据鼠痘病毒基因组序列中保守的crmD片段设计一对引物,建立鼠痘病毒PCR检测方法;人工感染20只小鼠,对其肝、脾、肾、脚掌及血液采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提取鼠源性生物制品中DNA,采用该方法检测其是否存在鼠痘病毒。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到稀释至10-5感染鼠痘病毒的细胞,在BHK21细胞和牛痘病毒中均未扩增出相应片段;该方法可检测出人工感染小鼠不同组织中病毒DNA;在鼠源性生物制品中未检测出鼠痘病毒DNA。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应用于染病动物组织及鼠源性生物制品中鼠痘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在PCR扩增水平上研究了La^ 3和Ce^ 3对Taq^TMDNA聚合酶的抑制机理,采用动态荧光比色法测定PCR扩增产物浓度,证明了La^ 3和Ce^ 3在10~50μmol/L抑制DNA复制是由于其抑制了Taq^TMDNA聚合酶的活性所致,且该抑制属竞争性的抑制,得到了La^ 3和Ce^ 3对Taq^TMDNA聚合酶的抑制常数分别为12.7μmol/L和14.4μmol/L。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6例受检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并将结果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HBsAg、HBeAg和抗HBcAg同时阳性的受检者中,100%可检测出HBVDNA。在血清标志物全阴性受检者中,也有45%可测出HBVDNA。结合其他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说明用PCR技术检测HBVDNA是敏感的,在临床应用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葡萄DNA提取与纯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巨峰葡萄叶片为试材,在CTAB法,SDS法及高盐低pH法基础上加以改进,应用5种方法对葡萄DNA提取,纯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盐低pH法和区室化提取法是2种适合于葡萄属植物DNA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设计的110bp单链DNA为模板,研究不同分子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5%的PVP K-30、PVP 8000、PVP 58000和PVP 630000均可显著提高PCR效率,并且这4种化合物提高PCR效率的能力,依次为PVP 630000>PVP 58000>PVP K-30和PVP 8000;然而,在相同浓度时,PVP K-40却显著抑制PCR扩增反应;另外,溶解曲线的实验结果显示,0.5%PVP 630000可显著降低PCR产物的Tm值,表明PVP 630000可通过与DNA相互作用,降低DNA结构稳定性,使得模板更易在PCR的变性阶段解链,最终提高PCR效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PVP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不同,与其分子量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