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黎卿 《科技信息》2010,(33):I0295-I0296
本文从传统翻译观对译者的态度及转变出发,概括了译者主体性的凸现及国内近年来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分析说明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阐述了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了小结,为今后的关于译者主体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对江苏省内数家企业的简介翻译进行分析,指出译者应该了解中英文企业简介之间存在的价值观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运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对源文进行主观能动性的改造,提高翻译质量,从而达到对外宣传企业形象、业绩、文化内涵,吸引投资或潜在客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译者主体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译论及语言学翻译理论的规范性特点使翻译的标准问题成为关注的中心,而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却长期得不到承认。但翻译描述的兴起最终使译者主体性问题成为一个重要命题。译者主体性活跃于翻译全过程,并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同时翻译和文化的关联赋予了译者主体性很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文化影响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4.
贾竑 《科技信息》2012,(23):8+45-8,45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挑战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随从原文作者的思想,努力彰显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研究的进步。它通过开辟全新的研究思路,发现传统译论中的不合理因素,旨在译出更加高质量的译文。当然,我们也要防止译者主体性的过度张扬所带来的翻译走向极端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始至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但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正确认识到是哪些因素影响其主体性的发挥,这样才能译出好作品。  相似文献   

6.
阐释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互动活动,词义翻译又是翻译之根本。而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原作的选材、理解、翻译策略的选择都体现了主体性能动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成立  陈达 《科技信息》2011,(8):I0169-I0169,I0172
译者序言作为文本翻译的一部分,既是译者对原文本背景的介绍,又是对翻译理论研究进行集中探讨的场所,在译本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译者身份问题的讨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译者序言探讨译者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对提高译本的理解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解释学、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3个方面说明了后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范式中译者主体问题,并认为受这3种文学思潮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经历了确立,再确立,直至张扬的过程。并由此指出后结构主义范式中译者主体性问题研究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翻译理论家斯坦蚋的阐释翻译理论,从文学阐释学视角提出翻译过程的四步模式,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并借助这四个翻译过程他认为从译本的选择到作品的阐释,再到语言层面上艺术的再创造,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处于社会惯例和文化习俗之复杂网络中心的、原创性的、主体性的活动。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译者主体性是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动态平衡的存在,进而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语境重构就是译者对语际转换后的文本进行词汇、句法以及语篇层面发挥主体性的创造性重构,以便使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并欣赏译文。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外来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大量译介的同时,应当注意译本的质量。从儿童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的传输等三方面看来,有必要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引入译者主体性。从《格林童话》的几个中译本中的语言使用、翻译选材以及文化传输等三方面来考证,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13.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今.奈达(1964)认为,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是中介作用,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实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动态对等.本文认为,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译者首先是被动的读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必须深入理解原文;在表达译文的过程中,译者又是主动的再创作者,拥有表达方式的主动权,处于主动创作的地位.理解和表达的有机统一,是译者的中介作用的体现,力求取得翻译的"动态对等":即文体对等、语言对等和文化对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译文后编辑中的过度修正问题, 提出利用神经网络自动后编辑方法, 训练专门用于提供少量复合编辑修正和单一编辑类型修正的神经网络后编辑模型。在此基础上, 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翻译质量估计的译文筛选算法, 将提出的模型与常规的神经网络自动后编辑模型进行联合。在WMT16自动后编辑任务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与基准系统相比, 所提方法显著提高了机器译文的翻译质量, 实验分析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处理过度修正造成的译文质量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参加第15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CCMT2019)翻译评测任务总体情况以及采用的技术细节.在评测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参加了3个翻译任务,分别是蒙汉日常用语机器翻译、藏汉政府文献机器翻译以及维汉新闻领域机器翻译; 阐述了参评系统采用的模型框架、数据预处理方法以及译码策略; 最后给出了不同设置下评测系统在测试数据集上的表现,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翻译日志的统计机器翻译模型的剪枝方法。该方法利用翻译规则在翻译日志中的命中频数对机器翻译规则进行过滤, 保留当前机器翻译模型所需的最小规则表。实验表明, 该方法能够在仅保留原有模型1%~3%翻译规则的前提下达到原有模型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7.
閮搏鑻ユ槸涓€浣嶅湪涓浗缈昏瘧鏂囧鍙蹭笂鍗犳湁閲嶈鍦颁綅鐨勭炕璇戝.浠栫殑缈昏瘧鐞嗚涓庡疄璺?鐗瑰埆鏄瘲姝岀炕璇戜笌鎴忓墽缈昏瘧鐨勬垚灏?涓嶄絾褰卞搷鐫€鍒涢€犵ぞ,涔熷奖鍝嶇潃涓€涓椂浠g殑璇戝潧鍜屾枃鍧?瀵归儹娌嫢缈昏瘧鎬濇兂鐨勭爺绌?灏嗘湁鍔╀簬瀵?浜斿洓"鏂版枃瀛﹀強"浜斿洓"缈昏瘧鏂囧鐨勭爺绌?涔熸湁鍔╀簬瀵逛腑鍥界幇浠f枃瀛﹀彶鍙婄幇浠g炕璇戞枃瀛﹀彶鐨勬⒊鐞?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快,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翻译课的传统模式以及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翻译记忆等产品也逐步地以各种方式应用到了翻译教学当中。构建一个面向翻译教学的机器翻译系统,整体、系统地将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论郭沫若的翻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是一位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翻译家。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特别是诗歌翻译与戏剧翻译的成就,不但影响着创造社,也影响着一个时代的译坛和文坛。对郭沫若翻译思想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五四“新文学及“五四“翻译文学的研究,也有助于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及现代翻译文学史的梳理。  相似文献   

20.
摘要的特点是以最少的文字尽可能多地表达摘要原文所包含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翻译也应与原文一样简明扼要、完整规范,自然流畅。译者主体的能动性体现在灵活地转换和调整,而尊重原文和读者是译者把握灵活与准确关系的唯一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