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七届八次理事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于10月28-29日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创新与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自然辩证法"。出席本次理事会及参加学术年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计300余人。一、七届八次理事会本次理事会的召开恰逢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之际。会议传达学习了十九大会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2):127-128
<正>2015年12月5日,"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三十周年暨2015年学术年会"在南京林业大学成功召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智丛、江苏省科协副巡视员许钧、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王国聘、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封超年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老领导、老同志、新老理事以及来自江苏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计140多人参加了会议,共同纪念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30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七届六次理事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于10月29-3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本会理事及参加学术年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主题为"新发展理念与自然辩证法"。一、七届六次理事会本次理事会的召开恰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要求全体理事、会员认真学习、贯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11月28日是革命导师和自然辩证法创始人恩格斯(1820.11.28-1895.8.5)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决定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的"恩格斯年",并围绕恩格斯诞辰举行一系列纪念和研讨活动,包括征文、研讨、展览、编辑出版以及相关的纪念活动等,积极扩大和提升自然辩证法、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社会影响力。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1)在适当时间举办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具体形式是将纪念大会与学术年会合并举行,其中学术年会围绕"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主题征文。  相似文献   

5.
<正>7月27日,由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开幕式由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七届理事长张体勤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凡教授,山东省科协副巡视员陈爱国,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七届四次理事会于3月28—29日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本会理事及参加学术年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主题为"自然辩证法与中国梦"。一、七届四次理事会七届四次理事会传达了中国科协八届七次会议精神和2015年工作要点,听取和审议了吴启迪理事长所做的工作报告,按照章程增选了21名理事和14名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7.
记得2002年9月11日,即研究生开学的第一天,导师就向我们介绍本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三大学术期刊.位列第一的是<自然辩证法通讯>,其次是<自然辩证法研究>和<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1月2-3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八届三次理事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及参加学术年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共计400余人出席会议。一、八届三次理事会八届三次理事会上,何鸣鸿理事长作了题为《坚守初心团结奋斗启航新时代新征程》的工作报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智丛传达了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中国科协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刘孝廷副理事长介绍了《关于理事任免和履职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0):120-125
发展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需要专门的师资队伍,自然辩证法教师正好也存在内在的分流需求;自然辩证法教师与科研诚信教育在知识结构方面是契合的;实践中,自然辩证法教师和科研诚信教育也开始在磨合。在我国,自然辩证法教师最适合担当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3-14日,由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山东农业大学承办的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泰安山东农业大学隆重举行。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纪洪波,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孙淑娜,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崔伟奇教授、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嵇景涛出席会议并致辞。省社科联社团部部长徐青、省科协学会部部长夏庆刚也出席了这次会议。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清华学报》主编、长期致力于科学  相似文献   

11.
我与<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的相识有十余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我还是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时,<通讯>是我哲学学习的最好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2.
徐刚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110-111
自然辩证法是理工农医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一门多视角、多层次的高度综合的学科,开展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演讲赛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创新形式.福建省首创的两年一次的研究生自然辩证い法演讲赛,迄今已举办了十届,由福建省各高校轮流承办,近20年来,它对于提高福建省自然辩证法教学理论和研究水平,丰富教学效果,培养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辩证思维能力,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经验证明,这是一条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为此,福建省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演讲赛活动得到了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有关部门的多次好评,被誉为值得向全国推荐的"自然辩证法教育界的一个品牌",也受到了福建省各高校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拟定于2017年10月底在北京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会议主题为"创新与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自然辩证法"。会议分4个小组: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思想史。现向学术界公开征集参会论文。1.会议采用主题报告和专题分组讨论相结合,录用论文将收入会议论文集,其中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可  相似文献   

14.
从1982年起,我们武汉海军工程学院给研究生开设了自然辩证法课,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逐隼提高。研究生们普遍认为这门课程能启迪思想,开拓视野。经过几年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我们有以下体会。一、根据课程特点确定教学指导思想和目的我们认为自然辩证法课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和深”。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有紧密的联系,研究和学习自然辩证法要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  相似文献   

15.
结合研究生专业开展自然辩证法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思维能力与人文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编写"一纲多本"的自然辩证法创新教材是"结合"的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实现"结合"的重要途径,提高自然辩证法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实现"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1):125-128
<正>2019年11月12—13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304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九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在华南理工大学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傅志寰院士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院士、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何鸣鸿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院士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王迎军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国"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物理学前沿与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广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年会于10月22-23日在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隆重召开,会议主题是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物理学前沿与哲学问题。本次会议由广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2007-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预通知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会2006年的工作部署,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将成立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在原二位理事长及现任理事长的亲切关怀下,以及各位秘书长的指导下,休闲哲学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的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研讨会暨讲习会于1987年7月30日至8月6日在安徽九华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党校系统和其它部门共260多个单位,342位专家、学者、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丘亮辉就新形势下自然辩证法界所面临的任务,国家教委政教司代表林小珂就目前高等院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建设问题分别讲了话。这次会议是自1982年烟台会议之后,自然辩证法界关于教学研究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20.
纪念与回忆     
1981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迄今整整30年了。30年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前进,对促进和推动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队伍成长、事业发展,以及我国跨学科研究和一些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参与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