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应美国“民主中心”邀请,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组团于7月29日至8月18日访问美国,观察共和、民主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并访问纽约和华盛顿。访问期间,代表团出席了两党总统候选人智囊团分别举行的外交政策吹风会,同美国政界人士、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新闻界的知名人士以及国务院、国防部、商业部等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进行了会晤,重点了解了美大选形势。今年的选举,是在美国经济增长时间创历史纪录、国际形势相对平稳的形势下进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届美国大选的特点是什么?归纳起来有以下  相似文献   

2.
多尔有了特点更加突出的竞选纲领,他和克林顿的角逐将更加接近和激烈。随着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8月12一15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城市圣迭戈召开,19%年美国大选进入政党全国代表大会阶段,竞选活动出现新热潮,大选年的"夏季"来临了。一时难有作为自3月中旬"多尔对克林顿  相似文献   

3.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在里根总统打破长时间的沉默宣布竞选连任以后,正式揭开了共和、民主两党争夺白宫宝座的战幕。从现在起到今年11月的八、九个月内,两党将分别举行预选,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政纲,推出总统候选人,然后进行一场短兵相接的对垒战。1984年的美国政治舞台,将会眼花缭乱,高潮迭起,最后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究竟谁能问鼎白宫,目前仍难断言。大选的结果,还得取决于国际风云变幻,里根内外政策的得失,两党竞选手段的高低,以及美国选民的意向。各种不变与可变因素的相互作用,并不排除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正8月24~27日,美国共和党史无前例地举行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推举特朗普为2020年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2020年大选是在新冠疫情在美持续蔓延、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后果初现,以及美国种族矛盾加剧致使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召开的,上述因素皆为此次选举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美国舆论看好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能否"躺赢"仍为未知。然而,从共和党全代会上展现的种种"怪相"来看,特朗普似乎正在享受他的"末日狂欢"。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7月,作为总统选举的必经程序,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全国代表大会相继召开。初选阶段一度出现的混乱局面逐渐走向清晰,选民们将在特朗普/彭斯组合与希拉里/卡因组合之间作选择,美国则站到了精英政治与民粹政治对决的舞台上。8月11日,本刊举行第三次圆桌访谈,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谢韬、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刁大明围绕本次美国大选的基本特点为读者作出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9月以来,随着佩罗宣布成立“独立党”准备参加大选角逐,鲍威尔又突然刮起一股“沙漠风暴”,美国大选形势更加扑朔迷离。对于“佩罗—鲍威尔现象”出现的背景及其对明年大选的影响,目前众说纷纭。背景:与历史上“第三党”的崛起大不相同从历史上看,在美国两党制的缝隙中一直存在“第三党”,但它们的偶尔崛起往往如昙花一现,成不了多  相似文献   

7.
正1月2 3日,美国《纽约时报》爆料,前纽约市长、亿万富翁迈克尔·布隆伯格有意以独立竞选人的身份参加2016年总统角逐,而且已着手为此进行了一些准备。报道称,布隆伯格将自掏腰包10亿美元作为竞选费用,日前他的助手已制定了竞选计划并对第三党竞选的历史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他还聘请了政治顾问研究把他名字列入各州选票上的问题。媒体爆料,3月初,布隆伯格将作出最后决定是否参选。这一消息被布隆伯格的助手证实。如果布隆伯格真的以独立人士参选的话,将是2016年美国大选的  相似文献   

8.
孙林 《世界知识》2013,(14):42-43
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已经影响到了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的政党政治生态,2013年4月14日,由部分德国学者和经济界人士组建的“德国的选择”党在柏林举行了成立大会,该党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欧元,有序地解散欧元区。截止6月1日,“德国的选择”党已拥有超过7500名成员,正积极在全德16个州建立、缝全州级组织,并计划参加今年9月22日举行的联邦议会大选。学者与实业人士建党,对政治的影响向来特殊且重大,尤其是在德国大选年上半年这个时段。  相似文献   

9.
经过激烈竞争,社会党和社工党失败,社会党转变为在野的反对党。民主论坛上台执政,安道尔将出任总理。 3月25日和4月8日,匈牙利分两轮举行实行多党制以后的第一次全国“自由大选”,选举新的国会。国际舆论称匈牙利这次大选是“改换社会制度”的选举。16个国家的代表前往观察、监督,其中有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为首的60人代表团、赫尔辛基联  相似文献   

10.
黄放 《世界知识》2008,(2):46-47
2008年1月3日和8日。美国大选最早的两场关键性预选分别在艾奥瓦州和新罕布什尔州上演。奥巴马在艾奥瓦州民主党预选中击败希拉里,赢得美国大选的首场预选。历史也表明,谁拿下了预选前三站的头魁。成为党内候选人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  相似文献   

11.
1980年11月初美国大选之后,我借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在华盛顿、纽约等地盘桓了一段时间,同美国政界、财界、新闻界和学术界一些人士有过接触,彼此就总统选举后的政治趋向、里根内阁的组成以及新政府可能采取的对外政策交换过意见。通过这些接触并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获得了一些印象。首先,我感到美国的政治趋向保守主义比较明显。这反映了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对民主党政府多年奉行的自由派政策丧失信心,要求变革。在任总统卡特之所以在这次大选中失败得如此之惨,而两次竞选总统未成的里根却能在今日获得压倒优势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经济问题。卡特政府执政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大选将在十一月间进行。目前,竞选的序幕已经揭开。在民主党内,已宣布要参加竞选的有:现任总统卡特、马萨诸塞州参议员肯尼迪、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共和党的候选人迄今已有九人,其中包括前州长里根、前州长康纳利、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布什、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贝克等人。美国总统竞选历来是旷日持久的。从各方面情况看,今年的选举将有一番剧烈的争斗。选举的程序是,年初,民主党和共和党先在州的范围内进行预选,选出参加两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年中,两党分别举行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正式确定其总统候选人,接着由总统候选人提出副总统候选人,成为该党参加竞选的名单。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2日,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向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提交了有关"通俄门"的最终调查报告。历时675天,发出2800多张传票、500多份搜查令,传唤500多名证人的美国"通俄门"调查终于落幕。3月24日,巴尔将该报告总结成4页的信函并递交美国国会,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特朗普竞选团队和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情况。信函指出,穆勒没有发现特朗普竞选团队或任何与之相关人士,密谋或"协作"  相似文献   

14.
8月31日,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布什总统夫人劳拉耀眼登场,再次为丈夫助选。在美国选举中,“夫人秀”向来是总统候选人乐此不疲的“秘密武器”,必要时可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年,熟谙政治、精明独立的希拉里就曾为克林顿两次入主白宫立下汗马功劳。而随着此次大选日期的临近,共和、民主两党的选战也渐趋白热化,除了在竞选纲领、执政思路、个人魅力上进行比拼之外,两套人马更积极打造“夫人品牌”,希望在大选的最后冲刺阶段给各自的竞选注入一剂强心剂,以赢得选票。第一夫人劳拉被称为“希拉里的反面”,行事向来低调、很少涉足政治,…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美国大选,有一些不同于往年的特点.民主党内几派势力的混战,从预选之初打到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才算告终.共和党的在任总统始终保持垄断地位,无人竞争.民主党在旧金山推出被称为历来“最自由化”的男女搭档竞选班子,共和党在达拉斯通过了十多年来“最保守的纲领”.民权与女权问题较前更为突出,对整个竞选格局产生越来越大影响.民意测验的起伏多变,和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增长,使大选结果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不易预料.  相似文献   

16.
正7月30日一大早,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了条推特,称"全民邮寄投票"会使2020年大选成为"有史以来最不精确和最具欺诈性的选举",因而他想"推迟选举,直到人们可以正确、安心、安全地投票为止"。句子最后,他意味深长地加了三个问号。特朗普公开抛出"推迟大选"话题的这一天,距离定于11月3日举行的美国大选投票不到100天。而就在这条推特发布的十几分钟前,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美国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下滑32.9%,创上  相似文献   

17.
无论谁入主白宫,两党的谋臣策士将极大地影响今后四年美国经济的走向。在歧见最大的平衡预算问题上,双方都拿出了各自的“治疴良方”。美国1988年大选预选阶段己经结束,两党问鼎白宫的对手均已决出,加之近来国内经济见好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回忆不起来了。不过,我只能这样告诉你,我没法证明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时台下有谁走过来对我说了什么……"当被问及在去年大选期间是否仍存在其他故意隐瞒的与俄罗斯官员互动行为时,美国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兜起了圈子。这是6月1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就所谓"通俄门"再度举行听证会时发生的一幕。统计显示,塞申斯全程使用了26次"我忘记了"或"想不起来了",来敷衍问询。在这种"模糊战术"的背后,却  相似文献   

19.
二月二十七日日本举行了大选。这次大选中最引人注意的结果之一,是自由党遭到惨败。这个结果所以具有特殊意义,是因为自由党曾经长期在美国支持下执政,并且忠实地执行了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因此,自由党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日本的选举虽然是在极不民主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仍然多少反映了日本人民要求挣脱美国半占领状态的情绪。自由党的不得人心,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战后以来的历次大选已经表现了这种趋向。自由党在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20.
大选惨败,更换衡人;重整旗鼓,力图振兴——英国工党流年不利,自1979年在大选中败于保守党后,一直与白金汉宫(首相官邸)无缘。在以后的两次大选中(1983、1987)工党屡战屡败。今年4月9日大选之前,工党行情普遍看好,直到大选前一周的民意测验,工党尚领先保守党好几个百分点,谁知到头来入主自金汉宫的心愿还是成了“南柯一梦”。英国国内舆论指出:工党如果想获胜,就必须改革,抛弃不吸引人的老政策,提出新思想。在经过3个多月的磋商协调后,工党于7月18日召开了党的特别会议,选举出约翰·史密斯为新领袖,决心“改错、变革,”以图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