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应用配位场理论、微扰理论以及叠加模型,建立了零场分裂(Zero-Field Splitting)参量D与Al2O3:Ni^2 晶体局域结构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计算零场分裂参量D值,发现掺Ni^2 离子的Al2O3晶体上、下三棱锥分别产生了沿C3轴的压缩畸变和伸长畸变,零场分裂参量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2.
SS和SOO作用对4A2(3d3)态离子零场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考虑了SS(Spin-Spin)作用和SOO(Spin-Other-Orbit)作用,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通过对Al2O3∶Cr3 和ZnAl2O4∶Cr3 晶体零场分裂(ZFS)参量D的计算,研究了SS和SOO作用对4A2(3d3)态离子零场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4A2(3d3)态离子零场分裂时,SS和SOO作用不可忽略;同时,对不同晶体SS和SOO作用对D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贡献大小由旋轨耦合参量大小决定.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角晶场中d3(d7)电子组态的强场能量矩阵元 ,采用精确计算零场分裂D值和 g因子的方法 ,计算了具有D3d对称的CsMgC3:Co2 和CdCl2 :Co2 的EPR谱 ,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由零场分裂随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和晶体结构确定了状态方程 ,并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 ,研究了NiSiF6 ·6H2 O的零场分裂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行为 .理论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  相似文献   

5.
用双自旋 轨道耦合参数模型研究了四面体四角晶位中络离子CoX2 -4 (X =Cl,Br)的零场分裂D .研究表明 ,配体Br对Co2 离子零场分裂D的影响较大 .  相似文献   

6.
用双自旋-轨道耦合参数模型研究了四面体四角晶位中络离子CoX2-4(X=Cl,Br)的零场分裂D.研究表明,配体Br对Co2+离子零场分裂D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用光谱和零场分裂确定晶体K2ZnF4:Ni2+的局部结构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偶极子模型,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由K2ZnF4:Ni2 的d-d跃迁光谱和零场分裂D,确定了晶体K2ZnF4:Ni2 在常温(290 K)和低温(4.2 K)下的局部结构参数,并预测了顺磁g因子的大小.建立了局部结构参数与光谱、零场分裂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统一解释了K2ZnF4:Ni2 晶体的光谱和零场分裂的实验值,所得理论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Fe(SPh)4-2是一种局域近三角对称的八面体,Fe2 为中心离子.利用不可约张量理论,建立了3d4/3d6离子三角对称(C3*v)的完全能量矩阵.利用EPR理论获得零场分裂的理论公式,通过对角化完全能量矩阵的方法,计算了基态能级分裂与零场分裂参量(D,F-α),理论结果与实验一致.同时,该物质的光谱结构存在Jahn-Teller效应.  相似文献   

9.
根据Sugano-Tanabe强场方案,建立了3d~2/3d~8离子在C_(3v)对称下的完全哈密顿矩阵(45×45阶)和只包括自旋三重态的哈密顿矩阵(30×30阶).以α-Al_2O_3:V~(3+)、LiNbO_3:Ni~(2+)和CsNiCl_3为例,研究了自旋单态对3d~2/3d~8离子在三角场中的基态零场分裂、顺磁g因子及光谱精细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自旋单态对光谱精细结构和顺磁g因子影响较小,而对零场分裂的影响则是不可忽略的.这种影响的实质是多重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意味着多重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零场分裂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对角化完全能量矩阵的方法,借助于文献[5]提出的新模型,计算了Na_2Z_nCI_4·3H_2O:Mn~2+晶体零场分裂(zero-field splitting,简称ZFS)参量及其单轴压力行为,计算值与实验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点电荷晶场理论模型,通过对Ce1-xYxPt2Si2(x=0.2,0.55,0.9)磁化率倒数—温度曲线的模拟,得到了其晶场分裂能和相应波函数,计算表明:晶场分裂能随x的增大而减小,晶场作用使得Ce3+六重简并基态分裂得到混合的双基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算α LiIO3∶Ni2 晶体零场分裂D和 g因子 ,研究了掺杂Ni2 的α LiIO3晶体中Ni2 VLi三角中心的局域结构 ,估算出Ni2 离子应向Li 空位 (VLi)位移ΔZ≈ 0 .2 5 ,以及VLi附近的氧离子应位移ΔX≈ 0 .14 9 .  相似文献   

13.
Fe(SPh)4^-2是一种局域近三角对称的八面体,Fe^2+为中心离子。利用不可约张量理论,建立了3d^4/3d^6离子三角对称(C3v^*)的完全能量矩阵。利用EPR理论获得零场分裂的理论公式,通过对角化完全能量矩阵的方法,计算了基态能级分裂与零场分裂参量(D,F-a),理论结果与实验一致。同时,该物质的光谱结构存在Jahn-Teller效应。  相似文献   

14.
Ni(mpz)4I2型化合物的光谱及EPR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d^8(D4^*)全组态混合EPR理论,对Ni(mpz)4I2型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基态零场分裂参量D以及顺磁g因子进行了统一的理论计算,理论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分析表明,Ni(mpz)4I2中Ni^2 离子的环境配位构型明显偏离D4点群对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Bis(L-asparaginato)Zinc(II):Mn2+晶体中Mn2+电子顺磁共振的g因子和零场分裂参量D、E,采用半自洽场3d轨道模型、点电荷模型和平均共价因子模型计算.理论计算数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完全对角化方法和Zhao的半自洽场d轨道理论,从Cs3ZnCl5:Co2+的杂质局部结构对其光谱精细结构作了解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电子顺磁共振(EPR)g因子、零场分裂(ZFS)D值和顺磁磁化率,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  相似文献   

17.
用双自旋 轨道耦合模型和半经验的分子轨道法研究了Cr3 在Cs2 CdX4 (X =F ,Cl)四角晶位中的EPR零场分裂和 g 因子 .结果表明 ,不应忽略配体Cl对Cr3 的零场分裂和 g因子的贡献 .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晶体场理论的基础上.用晶场自旋——轨道耦合矩阵对钇铁榴石(YIG)中Fe3+(3d5组态)离子的吸收光谱,基态分裂常数,零场分裂参量D进行了统一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说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是导致基态分裂的主要原因,解释了被认为是一个理论疑惑的Fe3+离子零场分裂参量D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 D_h 点群表象,建立了 d~8-C_(30) ~*的强场矩阵,进而从理论上计算出 CsMgCl_3:Ni~(2+)的吸收谱,零场分裂参量 D,g 因子,Zeeman 能量修正及顺磁共振条件等.计算结果和观测结果一致,从而解释了吸收谱及顺磁性质的起源.并讨论了激发态对基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推导了3d4/3d6离子在D4h对称下5D、3L(L=P,D,F,G,H)和1L(L=S,D,F,G,H)态的哈密顿矩阵元,其中包括晶场、自旋-轨道、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及Trees’修正.基于这个矩阵,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研究了K2FeF4中Fe2+离子的EPR零场分裂参量D,a,F,所得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将本文结某与以前研究比较证明晶体中Fe2+的低自旋态(3L和1L)对零场分裂的贡献是重要的,尤其对四阶零场分裂参量a和F.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