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使用善行日记、感恩拜访、心情日记3种感恩方案对贵州省45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实施不同感恩方案的大学生在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因子(P0.05)及总体得分(P0.01)存在显著差异;实施感恩方案1的大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因子、忧郁或愉快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总体幸福感得分也有显著提高(P0.01);实施感恩方案2的大学生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因子及总体主观幸福感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实施感恩方案3的大学生仅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因子得分显著提高(P0.05)。在感恩教育中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氛围,促进正向情绪的产生是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感恩、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大学本科生208名。采用GRAT、GQ-6感恩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感恩水平,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测查主观幸福感。结果:1、感恩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的感恩要高于男生,但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感恩与总体幸福感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精力、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及松弛和紧张5个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3、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两个幸福感因子是影响感恩水平的主要因素。主观幸福感对感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感恩是增强个人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基于随机抽样调查所得数据统计出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并从年纪差异、性别差异、学科专业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分析了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然后,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阐述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客观影响因素。最后,从人格性格、人生观价值观、情绪智力、经济条件、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系统等多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系统观视角出发,探讨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自助策略与外界支持策略。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整体认识,并对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蕾 《科技信息》2009,(18):55-56,58
本文采用文献综合法,从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内容、研究方法、理论观点等各方面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空巢家庭成为一种趋势,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医疗等各方面上面临诸多的困难,因此,要想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必须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心理研究人员等各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自立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感恩在自立人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SSPS-AS)、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感恩量表(GQ-6)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6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灵活、人际开放、个人独立、个人主动、个人责任和个人开放与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和感恩相关显著;②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灵活、个人责任、人际开放、个人主动和个人开放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人际灵活、个人责任、人际开放、个人主动和个人开放通过感恩的中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主观幸福感匮乏或缺失现象。在分析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提出了提升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对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影响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原因,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城市大学生在总体和各分量表上的平均分都高于农村大学生。另外,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松弛与紧张(RT)两个因子上,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还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方明霞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99-200,202
运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88名高校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并不高,尤其是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隐藏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从提高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待遇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望能引起管理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激情和效率,从而更好的发挥独立学院辅导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苗族成年人在不同变量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各影响因素。方法:用人脸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324名苗族成年人进行测查。结果:苗族成年人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较高(26.10±8.349),男性在各变量上的得分高于女性,但只有家庭内支持存在显著差异(t=-1.996,p=0.047)。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及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r=0.635**,0.625**,0.312**,0.349**,0.366**),婚姻自评和个人收入能预测主观幸福感。结论:苗族成人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但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依然存在,提高主观幸福感,要注意社会支持、婚姻状况和个人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学校气氛问卷(初中生版)和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2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友谊满意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在友谊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师生关系、学业压力和发展多样性的得分上存在年级差异;学校气氛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气氛对其生活满意度存在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836名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为问卷调查对象,考察了流动儿童的自尊和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结果发现:城市儿童的自尊和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流动儿童,不同学校类型的流动儿童的自尊和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流动儿童,自尊在年级与不同学校类型上的交互作用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自尊可以显著预测其幸福感;年级在流动儿童自尊和幸福感的关系上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应激源对62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以探讨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族、城乡、年级上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存在显著差异;城乡、留守和非留守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2)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且同学朋友压力因子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广西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在城乡和年级上主效应均显著,主观幸福感在民族上主效应显著。为民族地区初中生幸福教育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度量表对贵阳市不同阶层的 12 0位老人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 1)生活满意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 2 )贵阳市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大多处于中等程度 ;( 3 )男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普遍低于女性老年人 ;( 4)生活满意度与正性情感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与负性情感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学习落后生是指在同龄儿童或同一集体中,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不能达到最低学习标准,学习成绩长期落后的学生.小学学习落后生学习过程中存在认知过程有心理障碍、非认知因素发展水平较低、学习能力缺乏的特点,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动态规划在投资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介绍在投资证券(如股票)时,投资者如何利用动态规划这一数学方法合理的分配投资资金,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