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8世纪末,伴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人类开始步入工业革命时代,逐渐以机器取代人力,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手工业作坊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历史学家也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而在过去的10年当中,大量由人类管理的任务和控制系统逐渐被自动化设备所替代,甚至在多数情况下,人工智能机器所做出的决定已优于人类。所以,此时人类和软件驱动的机器日益形成替代关系,而不再是互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系统的问题是一个既困难又引人入胜的问题。笔者相信,在未来,控制论将对帮助解决这方面问题起一些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宏观上探讨社会控制的某种可能性,而这一点已经由于对模糊集合理论提供的模式的研究原则上建立起来了。一、引言从表面上看来,最早由维纳(V.Wiener)提出的作为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的那个控制论的古典定义,与社会系统只有很少的一点联系。但在后来,关于控制论是否比仅仅提出动物和机器之间的类似性具有更大的意义,曾有过争论。大家都知道,今天控制论非常关心在把各种情形归纳为一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逻辑、它的结构、动态以及同其他社会组织、同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圈的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即科学的认识论的研究主题。科学发展的某些方面早已是哲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研究对象,尤其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考察科学,这种需要随着二十世纪初的科学和技术革命而产生了。科学的认识论的课题在三十年代已形成。在四十年代,很多先进国家开始发起  相似文献   

4.
一、飞跃的两种形式飞跃是事物性质变化的决定性环节。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不是一条不间断的量的渐进线,量的渐进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中断,即引起质变、飞跃。事物通过渐进过程的中断,才能实现由旧质到新质,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转化。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客观世界中的飞跃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飞跃其状态在跃变过程中是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飞行的子弹碰到钢铁的墙壁,速度产生一个跳跃式的急剧变化,掉头反向弹回。跃变过程中子弹速度是随着遇到的弹力,随着钢铁的形变而变化的。钢铁的形变从零达到最大,子弹速度的改变也从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正>从情感上说,人们不愿意相信自己和一部数控机床有姻亲关系。然而,环顾四周,我们却时常发现,机器早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它们为我们制造面包、净化空气、传递信息,有些机器甚至登堂入室,成为人类宣泄情感和表达心绪的亲密对象。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看,人类对待机器的态度,在很多时候其实同对待亲友并无太大差异:手机一天不在身边,我们如坐针毡,甚至失魂落魄。人类与机器的界限从来都是模糊的。早在18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就曾经旗帜鲜明地宣  相似文献   

6.
毒理学是关系人类健康的一门学科,人类与毒物斗争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中重要的篇章.生物学研究的每一次进展都使得毒理学产生新飞跃,从五四运动至今的90多年内,我国现代毒理学发展经历了起步、取得阶段性成果和开拓创新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正>人与机器的关系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人类制造机器,机器代替人类完成一些不可能的任务。机器时代完美展示了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成为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显著标志。自从迈入智能化时代之后,面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发与生产,人类便开始有了不小的"纠结"。原本不会说话、不会思考的冷冰冰的机器一下子变了样,不仅成为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帮手,而且逐渐演化成长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了。人工智能开始向  相似文献   

8.
冈子 《科学之友》2007,(8A):24-25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7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 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将是电子时代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科学价值的体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曾有过许多划时代的革命,如火的发明,金属工具的使用,蒸汽机的应用,电磁学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等等。这些无疑都为人类文明带来极大飞跃。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今天,知识已成为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国家兴衰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潜在的巨大生产力。为了获取知识,无数人一生呕心沥血,苦苦攻读,如爱迪生花去了“百分之九十八的血汗”。许多国家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如费米实验室,尤里卡计划,曼哈顿计划,生物圈二号工程,地球外生命探索等等,以期获得新的科研成果,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类文  相似文献   

10.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7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将是电子时代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科学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化与社会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与信息网络化从 2 0世纪 4 0年代计算机进入人类社会以来 ,社会信息化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4 0年代 :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社会信息数字化 ;70年代 :计算机从大型机向个人电脑扩展———数字信息个人化 ;90年代 :计算机网络化———个人信息社会化 ,或称“信息网络化”。2 0 0 0年 7月 2 2日 ,八国首脑在日本冲绳发布了《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冲绳宪章》的核心有两点 :即数字机遇和数字鸿沟。在今天几乎所有媒体都在讨论数字化生存的时候 ,对数字机遇的提法应当比较好理解。机遇是一种可能 ,可能与现实之间还受多种其…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史、概念及在航天中的作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各个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互相熔汇和交叉,不断地形成新的边缘科学。在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高技术性质的航天技术更是如此,航天技术或称为空间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更显示出了当代高技术的生命力,有人把人类进入太空这一创举称为人类发展史的一个飞跃,因为地球  相似文献   

13.
专家系统和机器人学是 LZ 智能研究中发展最快的两个分支,前者是用来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后者是用来替代人类的肢体行为,它们都是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计算机首先被用于数值计算,从本世纪30年代提出符号计算和符号处理的理论概念,到50年代发展起来的控制论,把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信息理论、逻辑推理与计算机联系起来,开始用计算机来表示和实现人的智能活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下棋对弈和定理证明。60年代以来,LZ 智能研究的重点已从探索普遍的思维规律转向知识为中心,进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重要领域,且已逐步实用化。专家系统的本质是以某一领域知识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专家的推理活动,以得到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人的大脑都有860亿个神经元以独特而复杂的方式运作。如果科学能够将其完整描绘,人类永生或许就不再遥远。随着我们对大脑和意识的认知发展,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开始有能力借助生命支持系统对活体的心肺进行机器操作,呼吸和心跳与生命本身之间的基本联系也开始发生变化。今天的我们通过脑活动的存在与否定义生与死,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与其他器官不同,  相似文献   

15.
混沌动力学非线性分析方法在生物反馈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庭槐  耿艺介 《自然杂志》2004,26(4):223-226
混沌理论的出现弥合了确定性和随机性两个对立的物理特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开阔了我们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视野.生物反馈是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防治心身疾病的手段.混沌动力学非线性分析方法在生物反馈研究中的应用将促进心身疾病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气候研究大规模兴起,持续带动了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理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迅猛进步,更是催生了气候系统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发展以及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诞生;另一方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相应的化石能源消耗的持续上升、气候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焦  相似文献   

17.
历史翻开了1998年新的一页,我们仿佛已经听到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的脚步声。21世纪将是怎样的情景?我们充满着美丽多彩的幻想,我们瞻望着美好明天的到来。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能从自己的身边看到一条通向未来的清晰的路径:新的科学革命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新的科技革命导致新的产业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又促使了生产方式的革命,并最终推动了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我们应怎样迎接以科技为主导的21世  相似文献   

18.
人机工程学(HEF),是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形成的控制理论中一门新兴技术科学,是专门研究人与机械相互关系的边缘性科学,又可简称为人机学。进入90年代,该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劳动技能是任何生物都无法比拟的,尤其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开拓发展中更是任何生物都望尖莫及的。在香烟的大机械化生产中,用现代化的科技知识和高科技生产技术武器起来的人才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机工程学原理在烟草机械中的普遍应用就是为了使人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机械设备潜在能力;提高驾驭机器的本领;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19.
<正>远古时代,从人类社会开始形成的时候起,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字打交道。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狩猎、采集野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伴随着生存斗争,人类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多与少"、"有与无"等最早的数学萌芽,  相似文献   

20.
近四十多年来旧大陆各地人类化石的发现,特别是二十五年前开始的中国猿人化石的发现,使我们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了解了怎样由人类远古的祖先演变到我们今天人类这样体质的情形,虽然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还不过是整个人类发展史的一个轮廓,共间还存在着许多空白点,还要等待我们今后的发现来加以补充。根据现有的人类化石的证据,可以把人类的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就是猿人阶段、古人阶段和新人阶段,在文化上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初期、中期和晚期。而在中国每一阶段都已发现有人类化石作为代表。共中特别是第一阶段,人类体质的许多知识主要来自周口店发掘所得的中国猿人化石。第一阶段的人类已具有人的基本特点,就是能够制造工具和直立行走,但又带有许多原始的性质。属于这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