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千百年自然力侵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人为破坏,大量古代人类活动遗存遗迹正以不可逆方式快速消亡。简要介绍了大范围空间遥感科技考古研究现状和发展进程;从激光雷达遥感机理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基于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植被滤波获取近地标微地形,从而发现古代人类活动遗迹遗存的方法和技术;以中国不同区域、不同遗迹类型的考古发现为例,阐明了激光雷达遥感科技考古方法在发现、研究、保护和展示中华文明科学价值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人类从诞生以来就深深地为天上那轮美丽的皓月所吸引.明镜般的月亮高挂在黝黑的天空上,在闪烁的群星中显得分外妩媚动人,人们多么想上去亲眼看一看啊!但万千年来,月球都只是可望而不可即,人类为她编织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等.但那不过是神话而已.可是,情况有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3.
崔之久 《科学通报》1995,40(7):624-624
1 遗迹发现点(图1)及其古环境青藏公路原59道班海拔4040m,位于公路西侧,在路边有厚达9m的坡积黄土剖面(图2).剖面底部是典型的冰缘成层坡积,黄土中有数层碎屑,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该剖面黄土以坡积为主,大型槽探发现两层碳屑和两层灰烬层,两层碳屑距顶面分别为2和2.7m((3475  相似文献   

4.
根据重庆市丰都县玉溪遗址的考古发现,采用传统考古学方法,从地层堆积特点、包含物、砾石产状、陶石器等多角度分析了该遗址文化层与疑似洪水层的差异,确认了疑似洪水层即古代长江洪水的遗留,并进而探讨了洪水的周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遥感考古的涵义遥感技术遥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探测技术。它借助于专门的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仪器,把遥远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接收下来,经加工处理,变成肉眼可以直接识别的图像。遥感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出现的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着五十年代以后空间技术、电子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遥感的技术系统包括遥感平台、遥感仪器、图像接收处理和图像判读四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中美研究人员在2017年3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对在河南许昌发现的头骨化石的分析显示,距今12.5万~10.5万年前,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其头骨特征表明,他们有可能是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的祖先。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开展。研究负责人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秀杰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东郊五里碑附近有一处土丘,相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此处有两座面积相当、顶部呈圆状的土冢,传说是长沙王刘发安葬母亲唐氏(生母)和程氏二姬之处,故称“双女冢”。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8,(5):10-11
假脚趾2005年,考古学家在底比斯出土的一具木乃伊的脚趾上发现了一个假脚趾,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工假体。  相似文献   

9.
最近,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发现3000年前米斯特克印第安人的火葬遗迹。这是已知最早的米斯特克火葬年代,但是后来火葬被米斯特克及阿兹特克(另一印第安人群落)的王公贵族独享.当时,逝者被火化,随后被葬在家族住地附近。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4,(8):75-75
最近.考古学家在英国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挖出了两具成年人的遗骨。法医检定,两名死者是被置于泥炭沼泽中变成木乃伊的。由于这些木乃伊是在一个已有3000年历史的定居点遗址被发现的,所以首次为史前欧洲就有人把尸体制成木乃伊的说法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1.
推定建金字塔的地理条件遥感技术用于考古领域还是第一次,但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20世纪末日本东海大学坂田教授把人造卫星观测地球的手法用于遗迹或古代环境的调查,被称之为宇宙考古学。从宇宙来看地球,夹着赤道的南、北纬10~45°地区是南北两半球的中纬度带,我们知道这是云少的干燥带。在太阳照射最强的赤道附近,水蒸发构成的云在上升途中遇冷变水形成热带降雨。再者,升到高空的变为水蒸气,受地球自转的影响移动到高纬度带。到达高纬度带的水蒸气因温度下降再次变为云。在那空间因中纬度带雨少也变为干燥带,使沙漠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奇云 《世界科学》2004,(12):18-20
长期以来科学界一直相信 ,16万年前从直立人进化而来的现代人或智人是人科灵长目动物唯一现存的种类。但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一个与世隔绝的热带岛屿上的发现是否推翻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考古生物指标记录的中国西北地区5000 a BP水稻遗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山坪遗址花粉、种子、植硅体等考古生物指标记录和加速器14C测年, 显示甘肃天水5070 cal a BP已开始种植水稻并在5070 ~ 4300 cal a BP时段持续存在, 是目前已知中国西北最老、最西北端的稻作遗存. 这一发现将史前稻作农业记录向西拓展了至少2个经度, 有助于准确判定5000 a BP这一重要时点东亚稻作农业的分布区域, 探讨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传播的时间、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青海昆仑山山口发现的细石器考古新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考古学家在通往青藏高原腹地, 亦即藏北高原的昆仑山山口地区的野牛沟新发现了一处(海拔3800 m)早期人类活动细石器地点. 该地点尚有两处保存完好的火塘遗存, 对火塘灰烬进行AMS 14C测年, 其时代为7500 a BP左右, 这不仅意味着该地区细石器年代的确认, 同时也为普遍见诸青藏高原而又缺乏地层与断代的细石器地点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参照. 在火塘周边还发现一定数量的细石器, 包括细石核、石叶、刮削器以及用于加工石器的残石块. 石器的质料、组合以及类型等都反映出一定的权宜性, 结合火塘的临时性, 初步分析认为这是一处全新世早中期游动至此的、主要以采集狩猎为目的的随机性食物搜寻者的遗存.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对燃煤的使用不超过2500年。然而,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发现,3600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在使用燃煤了。这一发现将人类用煤历史推前了1000多年。该考古发现因此入围"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面,我们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阮秋荣研究员给我们讲讲这次考古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6.
蓟县长城系中发现最古老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建华 《科学通报》1993,38(20):1891-1891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 Changchengia(长城迹)、Dahongyuichnus(大红峪迹) 和Planolites(漫游迹),均为平行岩层面的潜穴,个体较大,形态较复杂,表面光滑,造迹生物无凝是一种类似蠕虫的后生动物.伴生的沉积构造为交错层理、泥裂和浪成波痕.化石层位低于胡建民等报道的豫西云梦山组.蓟县长城系遗迹化石的发现,对我国上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及探讨地球上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射箭,最初是远古祖先赖以谋生的手段,在距今28000多年前的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磨制石箭头,就证明了这一点. 由石制箭矢到金属箭矢的变化是在商周时代,由于青铜箭簇的大量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当时的射箭水平.周朝时,射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很高,<周礼>中记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将射箭列入其中.当时进行射礼比赛时还要有饮酒、奏乐等一系列繁杂的礼仪,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射箭比赛了.  相似文献   

18.
正唐驸马都尉薛绍墓二〇一九年重现人间,把我们带回太平公主与薛郎的爱情故事当中。2019年11月,长埋于咸阳一千三百一十四年的唐驸马都尉薛绍墓重现人间。这是继2013年上官婉儿墓之后,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现的第二座与太平公主有关的唐代名人墓葬。薛绍墓虽破坏严重,但墓葬结构完整、形制特殊、  相似文献   

19.
生物钟人类活动的提示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利 《科学之友》2004,(4):28-29
每种生物,包括人类在内,其行为和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节律性。这种类似“钟”的特点,被称为“生物钟”。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们向火星发射各类探测器和火星车开始,科学家已经了解了许多关于这个红色邻居的情况.从宇宙角度上说,与地球之间平均距离为2.25亿千米的火星简直就算是在我们的后院里了.如果发射时机合适,火箭只需要1年不到的时间就能抵达火星.自1965年以来,为了勘测火星尘土飞扬的地貌,人类已经成功执行了20多次火星任务.各式各样的火星探测器轮番登场,其中包括飞掠器、轨道器、着陆器、火星车.于是,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这位宇宙邻居的信息,比如火星地表之下的情况和气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