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学数据的作用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开放与共享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我国在科学数据共享领域已经有了近10年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一批领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然而,对这些平台数据资源的组织、规模、类型、开放程度等客观情况的分析比较少。鉴于掌握数据资源的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这一医药卫生领域的国家级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其网站上获取公开的已共享数据资源信息,以第三方的视角对平台数据资源现状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研究。对整体把握我国特定领域的科学数据资源情况提供思路,指导平台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我国首次出台《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意在大力推进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此举一出,得到科技界广泛好评。之所以要在国家层面来推进"开放共享",是因为长期以来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和相关部门等掌握的科学数据大多实行封闭管理、不对外开放,导致很多有价值的数据资源难以让科技界同行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科研资源,不利于科技创新的较快推进。科学数据资源的"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3.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以整合共享分散科学数据为重点的项目。作为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前批9个试点之一,该项目于2003年启动,2005年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进入建设阶段,2009年通过国家科技单位评估和验收,开始进入运行服务阶段。通过6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以下简称“共享网”)为我国科技创新、国家宏观战略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服务,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的科学数据共享,提升了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科学数据共享技术平台构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科学数据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显著,特别是科技创新直接源于科学数据的积累与应用。然而,科学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战略资源和财富,只有被更多的人所共享,才能显示出其宝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世界数据中心(WDC)中国学科中心数据共享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数据中心(WDC)隶属于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科学数据的采集、归档管理和共享服务。中国有9个学科中心于1988年正式加入WDC组织。近年来,随着国内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稳步推进,中国的9个WDC学科中心全部加入了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并通过扎实的数据管理与共享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支撑。借WDC成立50周年之际,本文整体介绍了WDC中国学科中心在数据共享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研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许多新兴学科不断出现,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一些重大、原始性的科技创新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所依托的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文献数据等科技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科技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一些世界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规范,推动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学数据共享的理论基础与共享机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本文从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共享的逻辑起点、法理基础和共享管理系统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了科学数据共享的理论基础;并从可共享数据资源的整合及其分类分级、共享政策与法规体系、共享技术、协调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共享机制的建立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淡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的战略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自2002年启动以来,先后对多个部门和行业进行了试点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国家目标,从12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战略取向,以期为“十一五”的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2):3-4
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数据既是项目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开展科技计划项目数据汇交管理与共享,对促进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提升国家科技投入的效益,提高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各类科技信息共享工程的逐步推动,共享信息的信息质量问题也日渐凸现,已成为影响我国科技信息共享工作的一个突出制约因素,如何对共享信息的信息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科学的描述、度量和评价是深化共享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必要性、目前信息质量评价现状以及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下信息质量评价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采用质量元数据进行信息质量评价的方法,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提高和改进共享数据资源的信息质量评价体系,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标志,高技术带动是当下各国谋求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的主要方式。大科学工程是高技术群的集中点,通过国际合作发展服务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大科学工程来实现高技术群带动作用是一条有效途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作为我国首例国际合作建设的大科学工程,其高技术带动作用已经显现。本文以此为案例分析和探讨了大科学工程的高技术带动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2.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吴彤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33-36,89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对于传统科学哲学和新的科学实践哲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皮克林思想的实践转向、强调语境的机会主义和实践冲撞观的初步探讨。说明其科学实践的基本观点,以及科学实践观对传统哲学问题的新解释。同时对这种新的分析框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顿首倡的科学人文主义,在西方各个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在中国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快速演进,其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继承弘扬了萨顿的核心思想,既克服了科学主义的缺点,又超越了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狭隘性。具有开放性、人本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等显著的中国特色,从而是“中国科学人文主义”,它对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实践,对促进科技、社会和人的全面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术语翻译在全球贸易、科技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还存在不准确、不规范和不一致等现象,例如在线词典、机器翻译引擎、在线百科等提供的新冠肺炎和新冠病毒的译法。梳理了科技术语翻译标准和多模态大数据语境理论框架。基于科技术语与翻译方面权威的规范文献的国际国内标准和术语翻译标准的相关研究等可归纳为准确、简明、一致、规范的术语翻译标准;多模态大数据语境则指术语可通过文本、图片、网页等多模态语境传播,整个网络具有多模态语境互文性。文章以新冠肺炎和新冠病毒术语翻译标准化为例,基于网络、数据库检索、图文等互文性语境,以及现有相关研究,分析在科普和学术论文场合的翻译惯例,根据术语翻译标准,更全面归纳了标准化汉英翻译,包括优选术语、全称、曾称和简称等,示范了英语科技论文中全称和简称的写作方式等,可为在线词典、机器翻译中术语优化和科技名词规范等术语翻译标准化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Numerous studies in the fiel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have repeatedly stressed that scientific practices are collective practices that crucially depend on the presence of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Postphenomenology is one of the movements that aims to draw philosophical conclusions from these observation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uman–technology interactions in scientific practice. Two other attempts that try to integrate these insights into philosophy of science are Ronald Giere’s Scientific Perspectivism (2006) and Davis Baird’s Thing Knowledge (2004). In this paper, these two approaches will be critically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phenomenology. We will argue that Giere and Baird problematically assume that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 have a determined function, and (b) that all human members of a scientific collective have immediate access to this function. However, these assumptions also allow them to offer a clear answer to the question how scientists can collectively relate to scientific phenomena. Such an answer is not yet (explicitly) formulated within the post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By adding a postphenomenological touch to the semiotic approach in Actor-Network Theory, we offer an account of how different individual human–technology relations are integrated into larger scientific collectives. We do so by showing that scientific instruments not only help constitute scientific phenomena, but also the intersubjectivity within such collective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中国科学术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数据,对2007—2009年度天津市国际、国内科技论文的总数、学科分布、来源分布、引证情况以及合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反映天津市科技论文的现状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功耀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6):103-105,F004
由教育部社政司下发各高等院校参照执行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是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其中有许多表述值得商榷:(1)真理和谬误的划界不等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2)把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截然分开的理论依据不充分.(3)作为科学哲学核心内容的科学知识论教学内容显得薄弱.(4)不宜用科学社会学的部分内容替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学内容.(5)科学技术的创新理论的逻辑阐述不完整.科学技术的创新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为基础,新的教学要求应该补充完整这个内容.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的“科学革命”,实际上指的是“基础科学革命”;应用科学对于科学、应用科学革命对于科学革命像是个婢女,处于从属的、被掩盖的和被漠视的地位;这实际上为近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脱节,以及为基础科学的大部分成果很难或几乎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埋下了隐患。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就排列表明,历次应用科学革命之后实际上都发生过应用科学的革命性发展,因而导致历次技术革命的发端,只是由于“婢女”被漠视,才使人感到科学与技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之间的关系好像断了线。文章根据搜集到的大量历史事实,加以排列,认为不论从历史事实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逻辑关系考虑,都应该将这个空缺补上。为此,提出了应用科学革命与基础科学革命的区别、应用科学革命的必要性、应用科学革命的范式结构和历史分期。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看到:过去所谓的“科学革命”实际上是基础科学的发展和变革的产物;世界科学中心在国家间的转移经常是由应用科学的发展和变革引起的;所谓“大国崛起”不过是产业革命发展的阶段性变革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and critique of Roger Penrose’s epistemological, methodological, and ontological positions. The analysis is relevant not only because Penrose is an influential scientist,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 traits of his thought. These traits are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his background and approach to science: (1) ont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realism, (2) mathematical Platonism, (3) emphasis on the continuities of science, (4) epistemological inclusiveness and essential openness of science, (5) the role of common sense, (6) emphasi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cience, ethics, and philosophy. The paper articulates Penrose’s position and criticizes some of its possible shortcomings. It contributes to the perception of science as an open activity, as illustrated in Penrose’s particular approach, and provides an interesting case-study that can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how epistemological and ontological positions are connected with particular scientific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