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文化基因是研究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根和精髓,也是少数民族传统空间微气候研究区分其他聚落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历史变革等的文化属性,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微气候舒适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策略和未来研究方向.以微气候视角为切入点,挖掘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生态智慧,为中华民族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策略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少数民族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开展田野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的现状及其在传承中遇到制度障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为发挥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妇女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有的作用,必须做到①建立制度保障,确保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地位;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减少少数民族妇女的流动性;③关心关怀少数民族妇女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的文化;④扶持民间体育组织,为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参与和管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几何纹样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各少数民族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提炼和归纳,用抽象的几何元素所创造的服饰纹样充分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数学智慧和应用数学的创造力.文章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实物纹样图片为背景,对纹样的构成形式、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思维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研究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所共同接受并遵多的价值观,集中地代表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价值体系。本文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本族认同的价值观,社会行为规范-外在化的价值观,民族传承物-价值观的物质载体,以及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合体系等四方面论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是中华民族吉祥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有许多共有的吉祥物。汉族一些吉祥图案,受到许多少数民族喜爱,一些少数民族吉祥图案,也被汉族吸收。汉族和民族吉祥物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吉祥物。是本民族象征文化的集中体现,展现出呼民族文化的特质。少数民族吉祥物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在银川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上,以少数民族科技史与西部大开发为主题,讨论了少数民族包括西夏在内的科技史的研究成就.此次会议还就科技文化研究和科技史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顾健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5):119-120
研究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的社会经济价值,进一步阐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价值的组成部分,价值在于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社会稳定和国家政治统一;有利于提高中国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与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方复兴;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等.东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描述分析已知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部分星图基本内容,可知北魏、唐代和辽国的少数民族星图和中原汉民族的星图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吸收了西方的黄道12宫的内容,特别是在辽墓的星图上的黄道12宫图象已趋于中国化.说明中国的少数民族在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国际交往中,除保留中国传统星图特色外,还善于吸收外来天文学和文化.也说明少数民族在中国星图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久远,积淀深厚,绚丽多姿,以其独有的特色丰富了中华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对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全面分析少数民族文献的类型、特点、价值及开发意义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献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文化理念,既是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准则,也是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民族地区是我国文化多样性资源最丰厚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在和谐文化发展中具有独特价值。正确理解一元主导和多元共生、核心价值和多样文化的关系,对不断增强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旅游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具体分析了九寨沟景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现状,提出九寨沟少数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的思路和建议,为我国旅游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内容、功能、过程三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创新与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确立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模式的转型,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科技事业。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发挥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认同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融合功能。提高少数民族成员在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扩大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监督主体和监督方式,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一种“巨伞型”的复合结构,具有56条伞骨,撑开来荫蔽八万里,拢起来一柱擎天。它的动力系统具有中原动力和边缘活力互动的特征,没有中原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多元文化板块的碰撞就可能元气耗散;没有边缘活力,中原的凝聚和辐射就会在单线运动中自我停滞、僵化。为什么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曾中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相互推移和交融。因为有了长江的阻隔,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时汉族一些大家族迁移到长江流域,使得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游牧民族滞留在中原逐渐地被汉化,这就形成了南北的“太极推移”,你推过来,我推过去,汉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愈来愈深地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南北太极”推移的过程中,巴蜀是一个重要的“太极眼”。西南中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后花园,是太极推移冲击波的接纳体,有储存文化活化石的功能。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在主体民族扩张和南北太极推移冲击波的作用下,携带着自身的文化行李和沿途拿来的文化成品,迁徙到大西南区域。古老的文化成品沉积下来,与百越百濮的土著风俗相调适、相融合,形成了渊源极古、形态极异的文化遗存。如彝族、白族作为村社保护神的土主崇拜依然盛行,叙述神话与民族迁徙的《苗族古歌》广泛传唱,等等。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有“三维推进”之功,值得我们以极大的责任感加以深度的认识和发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己任,不但掀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波涛,而且不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高举着先进文化的旗帜,引领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善于以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紧紧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准确把握,也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华亮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421-1423
中国家庭伦理剧电影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主流电影类型。本文认为,中国的家庭伦理剧电影是中国文化作用下的特定产物,它以中国的文化精神为其内在精神,以中国的文化规范为其内在规范,因此从中国的家庭伦理剧电影本身能够找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印记。其中鲜明民族特色的叙事特征和叙事手段不仅造就了中国家庭伦理剧电影丰富多彩的外在形态,同时也使它拥有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同类型电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建筑设计对地域性的考虑是体现建筑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的关键.当前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树立自己的建筑创作观尤为重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地域性建筑面Il缶的问题和困境,阐释了程泰宁先生自然建筑观中“三个合一”和“三个立足”的内涵与要义,并总结了它对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保护日显重要。瑶族文化的维系与发展依托诸多传承机制。本文从语言文字入手,探讨其在瑶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民族理论内涵丰富,涵盖了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宗教信仰、民族工作方式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又是对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准确把脉。邓小平民族理论对于今天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