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快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者在收集整理有关专家培训资料、有关论著及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中的优质小麦生产环境、优质品种基因和优质栽培技术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快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者在收集整理有关专家培训资料、有关论著及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中的优质小麦生产环境、优质品种基因和优质栽培技术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快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者在收集整理有关专家培训资料、有关论著及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中的优质小麦生产环境、优质品种基因和优质栽培技术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科技促进发展》2012,(1):77-77
小麦、玉米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巨大,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团结。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小麦和玉米生产受干旱、低温冷害等的制约更加明显,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量的稳定增长。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农作物生长状况监测,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使农业监测业务步入田间管理指导阶段,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属于技术驱动型。  相似文献   

5.
1 5月份气候概况 汉中市今年5月以来,晴好天气较多,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明显偏多。总体上利于抗震救灾和夏粮作物的成熟及丰产。但这期间有4次主要降水过程,雨量分布不均,大都以雷阵雨天气出现,局地出现了雷阵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另外部分县区降水又异常偏少,使这些县区旱象开始抬头。以上这两类天气、气候均给本市抗震救灾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新疆农业生产的现状,认为该区目前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与干旱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征不相符合,不利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该区农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减少灌溉种植业的面积,大力发展人工灌溉草场.从而使该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经济效益增加、更重要的是,大面积植被良好的人工草场能够使危害该区、乃至华北风沙天气的强度和频率大大降低,有利于新疆和华北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春粮面积增加,稻麦三熟制扩大,农业生产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新三熟制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和茬口季节紧张。小麦灌浆期常遇梅雨季节赤霉病重,小麦种植面积受到限制的新问题。因此,根据我区当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进行小麦品种试验,尽快地鉴定出早熟、抗病、耐湿、高产的小麦新良种,供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近30年的漳州市市区霾天气特征发现,漳州市区霾的发生频率呈现增多趋势,并且是以每10年增多44天的线性趋势显著增多。霾日主要集中在春冬两季,正是设施农业的生产关键期,霾天气的高发对农业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霾天气中日照时长和日照质量明显不足,霾天气中的颗粒物抑制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同时霾的发生一般伴随着高湿的天气,不利于农业生产,进一步导致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产量的下降对农产品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8年1月上旬河南省出现了两次大范围降雪、寒潮天气过程,对设施农业生产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选取1月上旬河南省的两次降雪、寒潮天气过程气象资料,以及设施农业气象灾害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做出了此次灾害过程对河南省设施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根据分析,暴雪致全省90%以上市(县)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等级达到中度以上,50%以上市(县)达特重级别;大风对日光温室影响不大,对部分塑料大棚有轻度灾害;低温致全省日光温室蔬菜均达到不同程度气象灾害等级。同时对主要致灾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暴雪、寒潮天气设施农业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干热风是农业上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在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陕西、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等部分地区都常有发生。在国外中东和非洲临近沙漠各国及苏联的部分地区也常有严重的干热风危害。这种灾害性天气的特点是高温、低湿和伴有一定的风速,常于夏秋季之间发生,主要对小麦和棉花危害较大。苏联把这种灾害性天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对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自身固有的特点使得农业保险成本居高不下,在许多国家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办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量补贴。近年来出现的天气指数保险代表了农业保险的新进展,它减少了农业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介绍了农业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成果,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西藏,油菜是传统且主要的经济作物,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若想发展好西藏的农业,大面积生产小油菜非常的重要。但目前西藏的农民对小麦、青稞栽培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小油菜的栽培,从而使小油菜的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滴灌小麦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增产效应,在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农业效益。结合八师石河子市滴灌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从滴灌小麦播前管理、小麦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管理等的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充分发挥滴灌小麦节水增产的重要功效,为新疆乃至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小麦的种植面积也在迅速的发展,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要科学种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为小麦高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徐州市具有最大优势的粮食作物。本文分析了徐州市小麦生产中的若干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并据徐州的农业气候特征,提出防御这些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麦在新疆粮食作物中占有主导地位,增加粮食生产,首先要确保小麦产量稳定的增加。近年来,由于新疆植棉业迅速发展,使其作物结构、商品粮基地建设、小麦栽培管理等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今后,小麦生产如何发展,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详细分析了菏泽地区1997—1998年度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重点探讨了影响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不利气象因素,评价了气象灾害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蚀病是我县山区、半山区小麦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据1974~1975年两年普查,全县发病面积较大。对春粮生产威胁很大。近几年来,由于领导重视,加强农业防治,以及其它的一些措施,使病害减轻,发生期也有些推迟。几年来的试验证明:采取轮作改种、土壤深翻、选用早熟品种等措施,对全蚀病防治是有效果的。在药剂防治上,多菌灵、托布津药剂等有一定的防效。去冬今春我们搞了入侵时间和农业、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取三次典型霜冻天气和金昌市1991年至2014年早霜冻和晚霜冻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对金昌农业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造成霜冻的天气特点,提出了一些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农业霜冻灾害防御的对策和建议,为本地区霜冻的预报,预防和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借鉴和参考,减轻霜冻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气温不断增高,近50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了1.1℃,明显高于全球;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年代际波动较大,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计中国北方增温幅度高于南方,青藏高原增温最明显,年降水量增加显著区域为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沿岸及其以南地区有小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使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有利于棉花生产,能提高北方棉花产量和品质;三熟区面积将扩大约22.4%,一熟区面积约缩小23.1%,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品种的布局将发生变化;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呈加重趋势;对温带和寒带的家畜生长是有利的,对热带和亚热带家畜和牧草生长不利;中国四大海区主要经济鱼种的产量和渔获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气候变暖将使中国各类自然植被发生明显北移,土地荒漠化危害范围加大,土壤肥力下降,并增加农业灌溉的需水量,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应减缓和适应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