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鼓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铜鼓客家的民俗民风及文化变迁。其艺术特征非常鲜明:其歌词在章法结构上以四句和五句为主,句法上多七言句式;修辞手法多运用比兴手法。其音乐形态特征也很突出:五声音阶调式,多为徵调式,曲式结构多为二句体或四句体。 相似文献
2.
山歌是腾北汉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反映了腾北汉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及情感,是腾北汉族人民生活和劳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旋律及结构形式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4.
阿昌族的制铁技术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10(2):28-33
对云南省德宏傣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的传统制铁技术进行了调查.主要有芒东寨的农具制作、新寨的景颇刀制作、海南寨的铁犁铸造、里蛮呆村的刀具装饰制作,并访谈了解到阿昌族的各种钢铁材质的处理技术.其中有些是前人较少注意的,如错铜技术、淬火技术、渗碳技术及装饰工艺.最后还对阿昌刀的传统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相互作用,现代艺术中的感官互动无论作为心理学或语言学,都是一种感觉引起、诱发其它感官进行的系统反应,是一种“感觉挪移”。注重感官成为现代艺术与生活中重要的形式法则,它是一种设计思维、一项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相互作用,现代艺术中的感官互动无论作为心理学或语言学,都是一种感觉引起、诱发其它感官进行的系统反应,是一种“感觉挪移”.注重感官成为现代艺术与生活中重要的形式法则,它是一种设计思维、一项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7.
8.
李晓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10(2):28-33
对云南省德宏傣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的传统制铁技术进行了调查.主要有芒东寨的农具制作、新寨的景颇刀制作、海南寨的铁犁铸造、里蛮呆村的刀具装饰制作,并访谈了解到阿昌族的各种钢铁材质的处理技术.其中有些是前人较少注意的,如错铜技术、淬火技术、渗碳技术及装饰工艺.最后还对阿昌刀的传统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
《洪堡的礼物》是索尔.贝娄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在其中作者运用了独特的艺术和表现手法,具有明显的“贝娄式”艺术创作风格,这表现在别具一格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以及情节安排等方面。而这些创作手法更好地体现了作者所要揭示的主旨和表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曲义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阿昌族是跨国民族,我国境内的阿昌族人民世代聚居于云南省境内。针对阿昌族服饰,按照服饰构成,将阿昌族服饰划分为头饰、服装、银饰和其它配饰,着重分析了包头、男士短衫、女士短衫、女裙、女裤、耳饰、颈饰、腕饰、绑腿、腿套、筒帕、腰饰和佩刀共13类服饰品的造型艺术特点,其中贯穿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的服饰造型差异研究,旨在丰富阿昌族服饰艺术的研究成果,为阿昌族传统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鲁迅杂文讽刺语言"笑"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的杂文中,他以“笑”作为手段同旧传统、旧文化英勇作战,不论是轻松的讪笑,善意的嘲讽,还是愤激的喜笑怒骂,抑或是文白相间不大协调的语言风格,均能恰切巧妙地刺痛敌人的心脏,表现了作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憎恨感情及高超的讽刺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云南阿昌族AB0血型系统基因频率分布状况,为促进云南血型参比工作的发展及填补资料。方法:对德宏州,梁河县,九保乡,芒科寨的阿昌族自然村应用随机抽样调查。血型检测采用玻片法,结果:阿昌族AB0血型系统表现型为A〉B〉O〉AB;基因频率r〉p〉q。结论:通过与其它民族的比较。阿昌旋ABO血型表现型分布与云南汉族,白族,瓦族,怒族相同。 相似文献
13.
14.
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隐逸诗人孟浩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诗歌创作风格基础上,在其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抑或风格意境方面都较前代有了斯的超越,开辟了唐代山水诗的清新之风,本文将从创作手法等方面阐述孟浩然山水隐逸诗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梁河县囊宋乡阿昌族血脂三项水平及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方法:通过抽样采血,测定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同文献报道值作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t检验,并分析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结果:本次调查资料显示,囊宋乡阿昌族甘油三脂(TG)水平比文献报道的要低,总胆固醇(CHOL)与文献报道差异不大,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比文献报道的要高.高脂血症发病率为8.18%,其中单纯性总胆固醇(CHOL)升高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也升高. 相似文献
18.
《山歌》对研究中国民歌的发展以及明代社会生活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江南地区的山歌自古至今保留了曲调旋律的延续性。从《山歌》中可以看出明代南北民歌既分流又融合,既保持独立又互相渗透的发展轨迹和过程,突破了历代民歌的地域限制,形成民歌小调风行全国的局面。《山歌》把文学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王娟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1,(5):36-39
舒伯特的音乐创作体裁广泛,涉及交响乐、歌剧、管弦乐、室内乐、钢琴音乐和艺术歌曲,其中艺术歌曲数量众多,旋律优美,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尤其是这些歌曲创作在旋律风格、曲式结构以及歌词取材上的丰富多样、钢琴伴奏手法上的新颖而独特,以及音乐形式上呈现出的强烈浪漫色彩而展现出古典时期前所未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为舒伯特奠定了浪漫派创作大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汪青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5-39
将贵州屯堡山歌与布依族山歌进行比较,对屯堡山歌的发生、题材内容及特征、演唱方式及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探析,认识屯堡山歌的独特风貌,促进对贵州屯堡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