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霍光 《科技信息》2013,(10):429-430
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和形成机理,分析了影响车辙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就车辙病害形成的严重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云东 《科技资讯》2011,(27):114-114
总结了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路面车辙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甘肃s309线寒湿地段车辙病害治理过程,分析了车辙病害的形成原因并用实践说明了寒湿地区车辙治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车辙形成动力和阻抗两方面探讨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根据应力变形力学分析可,形成车辙的横向剪切变形和密实体积变形的形成都依赖于剪应力强度和平均法向应力。提出了反映沥青混合料自身应力变形力学特性的综合流动动力学参数-K积分。文末给出了应用简例。  相似文献   

5.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落锤式弯沉仪(FWD)弯沉盆反算路面不同层位的模量.采用Kenlayer程序计算各层表面的弯沉和应力,以及各层的永久变形参数,得到了不同荷载作用次数下的预测车辙,并利用足尺加速加载试验来分析该模型和车辙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加载过程中车辙的形成和车辙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甘肃s309线寒湿地段车辙病害治理过程,分析了车辙病害的形成原因并用实践说明了寒湿地区车辙治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侧向位移法的沥青层流动性车辙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分析高速公路严重车辙路段流动性车辙形成的原因,建立了沥青路面3维有限元模型,提出以沥青层的侧向(横向)位移发展趋势分析法代替传统的竖向位移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沥青层横向位移发展趋势的车辙变形评价方法能够简单清楚地解释沥青路面流动性车辙形成的方式和原因,指出当沥青上中面层结构组合不协调时,沥青上面层极易出现侧向流动失稳变形.  相似文献   

8.
赵立 《甘肃科技》2012,28(17):133-135
分析了车辙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车辙的处理方案,高黏薄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以及高黏薄层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和施工要点。同时,简要叙述了高黏薄层沥青混合料XAC-10在古永高速公路车辙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芳平 《广东科技》2014,(22):119-120
车辙一直困扰着公路工程建设者和研究者。从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来看,其黏弹塑性性质决定了沥青混凝土中不可恢复的黏塑性变形只能通过车辙这一方式反映出来,形成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即车辙必然产生这一客观事实。结合AC-20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次动稳定度主要影响因素,就AC-20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性能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车辙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损坏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车辙的形成机理和车辙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半经验一半理论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大量的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厚度的车辙试验、抗剪试验以及车辙试验剪应力的计算,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预估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预估模型参数,对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有效防止车辙损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温生 《科技资讯》2006,(19):48-49
本文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和产生车辙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供工程实践选用。  相似文献   

12.
刘洪波  马明  郭静静 《科技资讯》2011,(20):132-132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是我国公路常见的路面损害,其形成的原因较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是因为沥青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因此要应对车辙对公路运行的影响就应从结构设计做起,防止车辙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研究集料运动规律是理解车辙细观机理的有效途径。采用X-ray CT获取沥青混合料在车辙试验前后的位移变化情况。在改造的车辙试验中采用黄铜矿(CuFeS2)作为集料替代物,应用该方法成功地从集料细观运动角度描述了车辙历程。研究结果还表明:车辙发展过程中,试验轮正下方的混合料保持较完好的骨架结构,而车辙区域两侧边缘的粗集料多数向上运动,无法形成有效的骨架结构;并通过构建有限元模型,验证以矿石替代集料、结合CT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集料追踪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06,(12):23-23
在高温条件或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会产生变形,其中不能恢复的部分形成车辙病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恰当的维修,路面车辙病害将加剧路况的恶化,直接威胁行车安全,也会大大缩短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由于沥青混合料的粘弹特性、车辙形成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以及高速公路对安全运营与维修的高要求,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分析与处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如何防治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也已成为公路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炎热气候条件与繁重的交通条件,高温车辙也一直是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最主要破坏形式,某些路段通车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车辙,给有关单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与极坏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接缝少、行车舒适、耐磨、低噪声、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机理和车辙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AC-16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量车辙试验结果,分析了沥青用量、碾压次数、抗车辙剂掺量及级配对AC-16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并将AC-16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未掺抗车辙剂)的高温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车辙试验最佳沥青用量比马歇尔试验少0.2%~0.3%;压实功过大或过小均可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降低,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碾压遍数;AC-16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抗车辙剂掺量为0.4%~0.5%;适当增加AC-16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含量,形成骨架密实型结构能够有效改善其高温稳定性;AC-16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有很大提高,平均提高幅度为32.9%.  相似文献   

17.
李钺 《科技资讯》2013,(29):58-59
天津市通过民心工程、迎奥运火炬路线工程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一系列市政工程,在城市环境和道路综合整治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在城市道路整修过程中,坚持走创精品道路精神路线,采用科学手段,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在城市道路整修上,摸索出了一些新经验、新方法。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车流量较大的路口和大型公交车站的沥青路面出现的车辙现象,一直没有好的方法解决,造成车辙反复频率高的现象。本文将从车辙形成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新材料抗车辙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力求找到彻底解决车辙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车辙系数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车辙系数(WRI)指标这一概念,综合考虑了行车速率、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对压实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时间车辙发生的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稳定度指标缺乏对全过程的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的考虑,在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车辙系数指标能较好体现工程实际中车辙的形成规律,有效避免高温性能差别明显而动稳定度基本一致的不合理情况,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的区分率.  相似文献   

19.
浅谈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与处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军 《科技资讯》2010,(25):115-116
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裂缝、车辙、水损害等病害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晓青  许萍 《科技信息》2010,(22):I0285-I0285
本文结合车辙王抗车辙剂在津围公路中的实际应用,对车辙王抗车辙剂的特点、工作原理、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混合料的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以说明车辙王抗车辙剂在提高公路抗变形能力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