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找出与杏北西斜坡区扶杨油层控油关系密切的断裂,在分析断裂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及形成演化过程,并依据断裂的变形期次、变形性质划分了断裂系统,通过界定扶杨油层断裂系统的构成厘定了控油断裂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杏北西斜坡区断裂以平直断层为主,倾角陡、规模小,断层走向总体为北西向。断裂演化主要经历3期不同性质的变形:即青山口组沉积时期(Ⅰ期)的拉张变形、嫩一二段沉积时期(Ⅱ期)持续拉张变形和嫩三段~第四系时期(Ⅲ期)的反转变形。其中青山口组沉积过程中断裂活动最为强烈,致使断裂集中发育在T2y1和T2 2个界面,并形成了高密度的T2反射层(扶杨油层的顶面)断裂密集带。按照断裂不同时期的不同性质变形特征可将杏北西斜坡区划分出5套断裂系统,T2反射层主要发育Ⅰ型断裂系统、Ⅰ-Ⅱ型断裂系统和Ⅰ-Ⅱ-Ⅲ型断裂系统,其中沟通青山口组源岩和扶杨油层且未断穿青山口组泥岩盖层的I型断裂系统的断裂密集带边部具有较好的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区地处著名的莲花山断裂带西南段(即深圳断裂)之上,本文对深圳地铁9号线沿线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层与岩性特征、断裂带活动与地震活动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场区内主要的活动断层的活动性进行分析判断,并对所在工程场地的稳定性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潜山成因机制及成藏特征,研究断裂与潜山的配置关系,并通过对断裂系统的解剖,总结断裂系统对潜山成藏的控制作用.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潜山按成因机制共分为3个大类8个亚类,其构造形态主要受Ⅰ型(早期伸展断裂系统)、Ⅰ-Ⅱ型(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断裂系统)和Ⅰ-Ⅱ-Ⅲ型(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晚期反转断裂系统)共3种断裂系统控制,其中Ⅰ型断裂系统为早期形成的断裂,促进潜山裂缝储层的发育,并作为遮挡边界有利于油气聚集,同时使潜山与烃源岩对接形成单、双向2种供烃模式,因此,Ⅰ型断裂系统控制的潜山是勘探的有利目标;Ⅰ-Ⅱ型和Ⅰ-Ⅱ-Ⅲ型断裂系统属于多期活动的断裂,控制潜山的形成及演化,更易形成裂缝密集带,但由于断裂多期的活动易导致油气散失,且不利于“供烃窗口”的形成,断裂控储与控藏具有不一致性,故对潜山油藏以破坏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
在烃源岩生烃史模拟、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精细剖析和对比的基础上,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油气成藏关键时刻主力烃源岩生烃演化及油气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东营末期(距今24.6Ma),位于洼陷中心的滩海地区沙三段底部烃源岩处于大量生油阶段。在明化镇末期(距今2Ma),位于洼陷中心的滩海地区沙三段底部烃源岩处于生凝析气-干气阶段,沙一段底部烃源岩处于大量生油-生凝析油阶段,滩海地区东三段和拾场洼陷沙三段底部烃源岩处于大量生油阶段。原油划分为5类,其中高柳构造带沙河街组原油(Ⅰ类)来自拾场洼陷沙三段烃源岩;高柳构造带浅层、庙北背斜构造带原油(Ⅱ类)来自滩海地区沙一段和东三段烃源岩;庙南斜坡构造带、南堡2号和5号构造带浅层原油(Ⅲ类)来自滩海地区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烃源岩;南堡1号构造带浅层原油(Ⅳ类)来自滩海地区沙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滩海地区奥陶系和沙河街组原油(Ⅴ类)主要来自滩海地区沙三段烃源岩,油气来源与油源断层切割烃源岩层系有关。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7,(11):1858-1866
针对南堡3号构造区中深层东营组二段(Ed2)-沙河街组三段(Es3)沉积类型认识的不统一,在研究区8口取心井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及岩矿等资料,对南堡3号构造区中深层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深水滑塌浊积扇和滨浅湖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物源来自西南方向沙垒田凸起,SQ1层序和SQ2层序时期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SQ3-SQ7层序发育多期叠加的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浊积沉积体系,分布范围受湖盆缓坡带构造背景控制.在此基础上,综合南堡3号构造区构造活动特征、湖盆边界形态、水体深度等因素,从典型地震剖面出发,建立了南堡3号构造区中深层坡折带控制的层序沉积充填模式,旨在对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基于井震结合,精细刻画低级序断层特征,分区带分析油藏类型及分布,研究中生界油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西向东依次发育西缘冲断带、过渡带及天环拗陷带3个区带。西缘冲断带大断层发育,构造起伏大,主要发育断块油藏,油层分布层位分散,油藏规模较小,孤立分布。过渡带低幅度构造、低级序断层发育,低级序断层主要为早白垩世末之前形成的逆断层(Ⅰ期),少数为古新世(Ⅱ期)形成; Ⅰ期断层早于中生界油藏的主成藏期,断层的封闭与否关乎油藏的形成及流体分布,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局部形成连片。天环拗陷带油藏以岩性油藏为主,大面积连片分布。过渡带、天环拗陷带油藏主要分布在延长组中下组及侏罗系。研究认为,该区构造控藏作用明显,具备Ⅰ期低级序断层沟通油源是基础,发育低幅度构造及相对高渗储集区是核心,油藏是否遭受Ⅱ期断层作用调整改造是关键。早白垩世末期,原油在异常压力驱动下,沿Ⅰ期开启断层及叠置砂体输导运移,受围岩遮挡或Ⅰ期封闭断层封堵,在西缘冲断带的构造圈闭、过渡带及天环拗陷的低幅度构造、相对高渗储集区聚集成藏,形成断块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及岩性油藏;受Ⅱ期断层影响,部分油藏遭受调整破坏。  相似文献   

7.
银川盆地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为评价该区域地壳的稳定性,用重力资料解译3条北西断裂,并结合已有的构造认识,讨论深部构造样式和浅部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及活动性,以及地震活动特征、大地形变特征及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将银川盆地按照77个待评区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银川盆地总体处于稳定与不稳定之间;贺兰山断裂、黄河断裂附近以及盆地的中部贺兰等地区,由于断裂活动性强、构造复杂,深部构造交汇等特征,稳定性相对较差,而盆地的北部和南部稳定性则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盒子法系统研究了重庆地域4个地震构造区的地震时间结构,对各构造区1993-2015年地震目录进行了广义维数Dq和多重分形谱f(α)的计算,并与单一Dq—t时程动态曲线进行了对比.综合分析表明:(1)重庆地区中强地震发生前后,地震时间结构的Dq—q曲线和f(α)—α曲线大都出现异常形态;(2)重庆地域地震构造发育和形成与基底断裂活动性有关,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越复杂,地震活动越强烈的地区,Dq值越大,对应的震级也越大;(3)各构造区单一分形Dq时程动态曲线的异常不一,在描述地震时间分形特征上有局限,但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甜点"由好到差分成Ⅰ、Ⅱ、Ⅲ和Ⅳ类。通过分析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中侏罗系西山窑组一段沉积、构造、储层等控带因素认为: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道和河道叠置体微相;有利构造相带主要为南部斜坡带、中部凹陷局部微隆起及断裂发育储层改造区和北部长轴状大型背斜构造带;有利储集相带主要为孔隙度3.2%、渗透率0.1×10-3μm2的储层分布区。通过多相带匹配分析,预测研究区Ⅰ类"甜点"主要位于南部斜坡吉深1井西侧、吉1井附近、中部凹陷带的西侧狭长条带、北部构造带的吉3背斜中部、东深2井背斜西翼及之间的局部小构造。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录井及测井解释成果,符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对于指导该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孟加拉湾若开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钻井等基础资料建立主干剖面,结合平面构造展布及剖面构造特征研究孟加拉湾若开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演化。若开盆地是一个主动大陆边缘海沟背景下的增生楔盆地,经历了晚白垩世-古新世早期发育期、始新世-渐新世缓慢碰撞期和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定型期3个区域演化阶段。平面上划分为东部的若开褶皱带和西部的海底平原带。若开褶皱带具有南北分段特征,根据构造特征差异分为2段:(1)北段挤压褶皱带,主要发育NNW走向、带状分布褶皱。北段挤压褶皱带可分为高陡褶皱带和低缓褶皱带2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变形强度从东往西逐渐减弱。(2)南段走滑褶皱带,褶皱表现为宽度较窄,并发育明显走滑构造。主干剖面构造演化史分析认为:研究区构造变形开始于晚中新世末,上新世末-第四纪变形强烈;构造变形从东向西传播,东部变形时间早,变形强烈,而西部变形时间晚,变形较弱;在中新统沉积后,区域构造发生翘板式逆时针旋转,沉积中心从东部迁移到西部。若开盆地的构造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斜向B型俯冲碰撞控制,由于俯冲碰撞接触带在若开盆地呈弧状,南北两段应力场不同,导致南北两段构造变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红层滑坡滑带土结构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东红层是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研究滑带土结构强度特征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力、不同时间固结试样的强度试验,分析了结构强度随含水率、压力、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认为:1水对结构强度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结构强度随含水率变化曲线呈"山峰"状;2含水率较小时,试样的结构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3滑带土中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黏土矿物的软化、膨胀、定向排列降低了试样的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12.
系统的性能的系境的好坏与其稳定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由时滞微分方程(?)所决定的系统的稳定度公式,以及稳定度的的某些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13.
合成并表征了一个铜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Cu5(OH)4(H2O)2(A-a-SiW9 O33)2]10-(化合物1),并首次将其用于电催化水氧化体系中进行催化产氧.化合物1不仅在pH值为4.2的酸性环境下具有产氧活性,而且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循环伏安、恒电压电解、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等考察了化合物1在电...  相似文献   

14.
The complex [closo-3,3-(PPh_3)_2-3-H-3,1,2-RhC_2B_9H_(11)]has a rich derivative chemistrythat is currently under active investigation.The resultant compound shows an increasing stabilitytha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metallocarboranes.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novel and the produc-tion area of carborane complexes of transition metals.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some reactions can easily proceed and the resulting compound hassome new properties and uses.K[18-crown-6][closo-3-Ph_3P-3-CH_2Ph-3-Br-3,1,2-RhC_2B_9H_(11)]can b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K[18-crown-6][(Ph_3P)_2RhC_2B_9H_(11)]withbromo-toluen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ry benzene.IR and ~1H,~(11)B,~(31)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elemental analysis comfirm the structure for this species with one carborane groupbonded to the central metal.  相似文献   

15.
根据240口勘探开发井的统计结果对AS油田杏河、侯市、王窑三井区长6特低渗透非均匀沉积砂体规模连片关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长61121、长61122、长61123、长612、长622和长63六个小层的砂层、渗砂层、油层(含水油层)和纯油层的井数、厚度、平均厚度和视连片率的统计结果.指出主力油层长61122具有很好的连片性,其砂层和油层的视连片率分别达到88.3%和63.3%.还给出了6个小层的油水层和油层的钻遇率.其中长61122小层的油层井数、油层层数和油层厚度的钻遇率都达到60%~70%.本文的结果可以为该区的开发决策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本征函数法计算D16h结果晶体第一布里渊区上的主要对称点之间的CG系数,同时证明本征函数法求解磁空间群CG系数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三缺位Keggin多钨氧酸盐前驱体Na_8[α-HAs~VW_9O_(34)]·11H_2O与NiCl_2·6H_2O、乙二胺反应,合成了一种包含二核镍簇和四核镍簇的有机-无机复合的新型砷钨酸盐(enH_2)_3[Ni_2(H_2O)_(10)][Ni_4(H_2O)_2(α-As~VW_9O_(34))_2]·en·8H_2O,并经IR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α=1.204 23(19),b=1.258 5(2),c=1.593 8(4) nm,α=97.472(3),β=108.229(3),γ=114.779(2)°,V=1.985 2(7) nm~3,Z=1,D_c=4.589g/cm3,GOOF=1.023,R_1=0.044 3,wR_2=0.113 8.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分子由3个质子化乙二胺阳离子[enH_2]~(2+)、1个二核镍簇阳离子[Ni_2(H_2O)_(10)]~(4+)、1个四核镍簇取代的夹心型多阴离子[Ni_4(H_2O)_2(α -As~VW_9O_(34))_2]~(10-)、1个游离的乙二胺分子和8个结晶水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代替传统的掺杂CoO工艺,在Ni(OH)2的表面使用化学方法包覆CoOOH,并加入固化步骤,采用该工艺在球形石墨表面进行CoOOH的包覆,对所得到的CoOOH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CoOOH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样品的振实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用该工艺包覆的球型Ni(OH)2作正极活性物质进行的测试表明,此种工艺在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减少电池化成步骤等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1.引言正如文献[1]中指出:锁相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近几年来在无线电通讯、雷达、空间技术等各方面都已得到广泛地应用,很多实际和理论工作者都是从事于二阶锁相环路的设计和理论分析。文献[2]对具有正切鉴相特性和调频输入锁相环路方程及其推广的Lienard方程作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利用类似于文献[2][3]所采用的传统的定性方法考虑了实践  相似文献   

20.
对NH4+-Mg2+-PO43--H+-H2O体系中固相MgNH4PO4,Mg3(PO4)2,MgHPO4及Mg(OH)2与液相间的热力学平衡关系进行计算,绘制溶液总镁与总磷摩尔比为1-1时该体系的lgcMg-pH图、lgcN-lgcMg图和lgcN-pH图,确定体系中各种固相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结果表明,溶液中的氨氮浓度和pH值是影响固相稳定存在的重要因素,MgNH4PO4的稳定区随氨氮浓度的降低而变小并最终消失,当pH=8.5且MgNH4PO4与Mg3(PO4)2共存时,溶液中的氨氮平衡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