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十分独特的作品,本文尝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来分析《简.爱》,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揭示小说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李伦 《奇闻怪事》2007,(2):44-46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是描写一个孤儿出身,身材瘦小,但内心优美,思想深沉,性格坚强不屈的妇女的艺术形象。她追求平等和自由,但是又不惜一切代价保持自己的人格与尊严。重读《简·爱》,我们更能深刻地体会这部长篇小说展示女性意识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阿黛尔是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小说《简·爱》中塑造的一个儿童形象。作者塑造人物的着力点显然不在这一形象身上 ,但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观照 ,它在《简·爱》中却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作品内部结构的组织和外在形式的安排诸因素的重要手段 ,是主要人物关系构成的主要纽带 ,因而它在《简·爱》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体现了独特的有关女性价值的恩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的差异,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点,会发现女主人公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她们命运不同,性格同中有异;《简·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呼啸山庄》中,艾米丽自由驰骋的想象力使她挣脱了现实人生的羁绊。  相似文献   

5.
对简·爱获得巨额遗产而同经济破产、身体残废的罗切斯特结合的结局,评论界意见纷纭。本文联系作者夏绿蒂的生平、观点和《简·爱》写作的背景,具体讨论了简·爱这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先驱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6.
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简.爱》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但由于作者在小说中设计了很多巧合和不可能的情节,造成某些地方不符合情节发展和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无形中影响了简.爱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简@爱>这部作品中,夏洛蒂@勃朗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勾画出一个生动活泼,血肉丰满的经典人物形象--简@爱.女主人公简@爱在作品中表现出独特的性格魅力,深入人心,经久不衰.本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剖析了简@爱的性格,从而,有力证明作者成功塑造这一人物是有其心理学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8.
小说《简·爱》以其塑造的鲜明的人物性格著称。在简.爱的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她表现了独特的人物个性,体现了一个勇敢、坚强、理性、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中的经典代表作品。作者通过莉丽对女性自身从遗弃到反省再到超然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在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中女性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的困惑艰辛,从而道出只有拥有双性理念才能彻底解放的女性主义核心。而同样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的《守望灯塔》,是简妮特.温特森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小说记录了银儿从学会讲述故事到发现爱,并成长为双性同体艺术家的历程,文章同样时刻贯穿女性主义核心。其小说非线性叙述和互文性的角度凸显了温特森多维交织的叙述特质。  相似文献   

10.
王燕 《科技信息》2007,(28):118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描写了一位中产阶级女性为了自由与理想而背叛传统,最终被大海淹没的故事。长期以来,人们多从女性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解析它。本文则从象征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中男性人物的象征手法及其对小说主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姗姗 《科技信息》2007,(32):256-256,271
张洁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先导,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向我们描绘了那些在事业、生活和爱情上倍受磨难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内心的创伤与痛苦,从而鲜明地传达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虽然走上了另一种性别歧视和性别反抗,但是她一路富有勇气的探索表明女性文学中关于女性人物对外部世界激愤抗争的命题,最终会转向对女性自身的审视,所以张洁的探索具有先驱意义和启蒙精神,为女性小说中自审意识的确立铺平了道路,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劼 《世界博览》2011,(23):77-79
勃朗特三姐妹无疑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三朵奇葩,时至今日在英国的图书市场上,《呼啸山庄》、《简‘爱》等勃朗特姐妹留下的作品仍然是年轻一代手中的流行读物。不过勃朗特姐妹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那些涓涓文字,存她们生活过的19世纪英国家乡,有关这三位文学才女的种种传奇故事在不断有访客踏至之后,也是越传越广。  相似文献   

13.
王会凡 《科技信息》2010,(10):148-148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巨作,众多学者对此作出了评析,但简.爱对家庭的向往这一主题却很少有人涉及。本文从简·爱曾生活过的五个地方——盖茨黑德、罗沃德学校、桑菲尔德、沼泽居、芬丁庄园的经历对这一主题进行剖析,揭示出了简.爱不论在何时何地对家庭都有一种向往和渴望。  相似文献   

14.
武雅男 《科技信息》2009,(21):187-187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富盛誉的黑人女作家,她以独特的视角再现黑人妇女所处的社会地位,她主张黑人妇女应该挑战传统观念,使自己从中摆脱出来。在《秀拉》这部小说中,莫里森塑造了黑人女性秀拉的形象,并赋予她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从而展示了秀拉这个黑人女性追求自我的成功与失败。本文你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秀拉》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夏洛蒂-勃朗特的著名小说<简·爱>中,意象的运用相当成功,它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及表达主题思想.本文试对<简-爱>中的典型意象进行分析,论述其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对美籍华裔作家汤婷婷的女权主义小说《女勇士》进行解读,探索了小说中描绘的父权制和种族主义双重压力下女性的生存处境。通过剖析主要女性人物的"内在性"和"超越性",指出小说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运用女性精神分析法,从精神与实际上的奥德赛之旅、独立自主性、两个黑暗角色的对比三方面对当代英国作家玛格丽特&#183;德拉布尔小说《黄金国度》与夏洛蒂&#183;勃朗特的《简&#183;爱》进行对比,认为无论身处什么时代,知识女性都应当在求索之路上回归到一种身心放松、和谐、完美的理想状态,从而达到与另一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初哥特小说在美国大行其道,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福克纳深受其影响,创作了不少此类文学作品。《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从哥特小说的特点出发,结合女性主义,分析了女主角爱米丽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9.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在我国国内有多个译本,其中胡建华先生的译本于1997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对胡建华先生的译本从细节的错译、误译、句子的翻译及语言风格几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小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马艳 《科技信息》2007,(18):185-186
美国哥特式小说大师雪莉.杰克逊在《抽彩》中虚构了一个以荒诞、血腥的乡间传统仪式为中心事件的故事。在故事结尾,毫无社会、经济地位的妇女自然而然成了野蛮仪式的牺牲品。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以传统女性性别角色和男权体制下妇女的反抗为切入点,挖掘作者通过本文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