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逻辑和逻辑现代化的几个问题——评唯演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五次逻辑论争表明逻辑学科本身还有不够规范和完善之处,其局限性和实效性之薄弱又难以适应当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需求。逻辑学要改进、变革和发展。若仍以唯演绎主义看待逻辑和逻辑现代化则是不合时宜的。  相似文献   

2.
交流理性与逆向归纳法悖论的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向归纳法是求解动态博弈的具有演绎性质的方法,然而在蜈蚣博弈(罗森塔尔于1981年提出)之中由它得到的纳什均衡解因不合理,违反直觉而被认为是一个悖论。本文通过引进新的合作性的均衡解概念,使该悖论得到消解。合作性均衡是博弈参与人通过讨价还价这样的“言语行为”在“交流”中得以实现的,而由逆向归纳法得到的完美纳什均衡是在“沉默”中实现的。合作性的均衡所实现的是交流合理性,它能够使所有博弈参与人的支付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科学理论如何能够被我们判定其真或伪,成真的概率有多大,是科学哲学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当代英国哲学家理查德·斯温伯恩对科学理论的成真概率进行了逻辑演绎。他提出,科学理论的成真概率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经验成真概率;其二是先验成真概率。前者依靠科学理论的"解释力";后者则依靠科学理论预设条件的"简单性"。两者一并构成了我们判定科学理论成真概率的原理。斯温伯恩关于科学理论成真概率的原理不仅适用于非生命事件的解释领域,而且也适用于有生命的人格性事件的解释领域。  相似文献   

4.
全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博弈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文献,一般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解决全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认为,只有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人与人的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全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讲,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人与人的协调发展这两者当中,人与人的协调发展是更为根本的。正是从这个根本入手,本文引入重复囚犯困境博弈,深入分析了实现人与人的协调发展,以及最终解决全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数据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前沿应用,算法推荐实现了信息与人之间的精准高效匹配,满足了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与此同时,推荐过程中造就的"茧房效应"、"马太效应"、"过滤气泡"和"全景监狱",也使得受众的喜好固化、视野窄化、价值观极化,导致作为"普遍适用参照点"的主流意识形态被算法遮蔽。新时代摆脱算法推荐场域中的意识形态危局,要进行技术的内部矫正,借助人文的外部弥合,加强法治的全程约束,完善媒介素养的教育,通过多种举措的协同联动,实现技术逻辑和价值逻辑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6.
科研作伪行为及其辨识与防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科研作伪行为及其辨识与防范樊洪业自人类把科学成果当作一种社会财富以来,求真与作伪,诚实与欺骗,就并存于科学活动之中。科学界在对各类欺骗事件表示愤慨之后,尚须退而反省,进而研究。一、科研作伪行为:定义与分类我们面对的是科学活动中出现的异常行为。表述这些...  相似文献   

7.
关于间接言语行为使用条件的博弈论解释一直存在均衡选择的问题。范·罗伊和赛文斯特的超规约信号博弈模型的简单期望收益推理所依据的"同情指数"概念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可能对间接言语行为使用条件进行明确的限定。IBR推理的假设符合直觉,可以适用于一般情况下间接言语行为的博弈解释。通过在IBR框架中引入"高阶信念"的概念,可以建立一个关于话语表达信号博弈的强IBR推理模型,这能够把对话双方的同情指数量化,并明确限定间接言语的使用条件。与弗兰克的基本IBR推理模型相比,强IBR推理放弃了等先验信念假设,通过引入概率变量考察交际双方的相互信念对其期望效用的影响,因而对实际交际情况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以2021年1月联合工作机制通报曹雪涛院士等“图片误用”处理情况为标志,惩治问题研究行为已经成为中国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的重大挑战,亟待学理和政策的共同突破。第一,中国须明确“零容忍”问题研究行为的立场。应借鉴近年欧盟不可接受研究行为、美国有害的研究行为的性质判断,反对问题研究行为误导为“诚实的错误”;第二,借鉴2018年《管理和调查潜在违反澳大利亚负责任研究行为指南》,建立科研行为四构成要素新框架——科研规范行为、轻微问题研究行为、严重问题研究行为和科研不端行为,建立判断严重问题研究行为的“负面影响重要性”和“重复犯有”标准;第三,落实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惩治“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的战略性部署,惩治时区别对待轻微和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惩戒严重问题研究行为时遵循零容忍但谨慎一票否决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亨普尔的律则解释模式——演绎-律则模式和归纳-统计模式适用于社会科学的假设下,通过对相关性问题以及高概要求的讨论,考察了I—S模式对社会科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管理大学联合主办的2007年社会工程与管理国际会议暨第二届全国社会工程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于1月13日—14日在哈尔滨召开,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的40余位学者与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高技术与社会:多行为系统的社会工程问题,现将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1关于社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会学者认为,社会工程是20世纪末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社会工程具有跨学科性、开放性、交叉性、应用性、综合性、边缘性等学科特征,它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的形势,具…  相似文献   

11.
论推理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理或推理形式的有效性是逻辑学的核心概念.由于现代逻辑的形式系统化,推理形式的不同类型构成了不同的逻辑系统,有效性概念相对于不同的系统而言,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同时,系统内的有效性又分为语形有效性与语义有效性,它们分别可由形式证明的方法和语义解释的方法加以判定.  相似文献   

12.
"实质蕴涵怪论"问题是困扰经典逻辑的语义问题,在解决它的过程中产生了严格蕴涵和相干蕴涵,出现了模态逻辑和相干逻辑。模态逻辑中仍然有"严格蕴涵怪论"。相干逻辑避免了"蕴涵怪论",但把一些有效的推理形式排除在外,还具有不可判定性。"蕴涵怪论"是由于对推理关系进行形式化(数学化)引起的,因此,我们可以抛开形式系统来寻找一种方法避免"怪论"。本文将给出一个消除"蕴涵怪论"的可行方法———欧拉图解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符合论的观点看逻辑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真理符合论的观点看,逻辑真理与一般的事实真理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认为,逻辑真理不应看作是真理,而只是一类逻辑有效式,它们与逻辑推理的普遍有效式是一致的.逻辑学的任务就是探寻逻辑真理.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数”和“形”,与“数”的研究领域所对应的方法主要是运算方法,与“形”的研究领域所对应的方法主要是逻辑证明的方法,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确定无疑的。微积分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是“算”和“证”的结合,是通过无穷趋近而确定某一结果。古代数学中就发现了这一方法,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微积分实际上是将这一方法程序化和运算化,这导致了对分析方法的误解,从运算方法的原则去指责分析方法的程序过程,这就是第二次数学危机的实质。戴德金使分析算术化,通过对实数的分划奠定分析方法的基础,指明了通过无穷趋近确定某一常数的确切性和惟一性,开始为分析注入严密性。  相似文献   

15.
实践哲学突破了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狭隘理解,提出理性思维有"认知型"和"筹划型"两种思维方式.人的"筹划型"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实践理性在技术哲学领域恰恰是技术理性.技术哲学必须以理性思维的"筹划型"思维方式为切入点,才能找到技术理性研究正确的哲学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哲学研究真正地从"边缘"走向"内核".  相似文献   

16.
"罗斯悖论"是道义逻辑中的第一个"悖论",对此中外学者有过诸多研究,见解纷呈.在评述以往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语境原则的讨论和"悖论度"概念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澄清罗斯悖论的实质及其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宗教、科学理性和世俗化趋势之间具有动态的、多样性的联系.世俗化的出现并非单纯地"击溃"了宗教,而是招致了宗教在多样性文化情境内以各种方式复活.宗教对于人的本性和人类社会是更为基本的活动,它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和适度灵活性.实用主义探究理论既塑造作为探究样式的科学,又架构作为探究类型的宗教理论之翼.在允许宽泛地适用于具体探究的各种方法分歧的同时,它也以相同的方式建构科学和神学的理性.  相似文献   

18.
休谟首先对归纳法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并给以否定性的结论。在康德看来,休谟问题的产生是传统哲学自身的缺陷所致,即让人的理智符合经验。康德则把这个次序颠倒过来,让经验符合理智,是理智把因果必然性加到前后相继的两类经验事件之中。这样的因果性属于康德的先验范畴。康德自认为他的先验哲学已经对休谟问题给以完满的解决,然而,许多学者认为,情况并非如此。本文进而把随机性和统计性作为先验范畴,同因果性构成一组。同时提出两条范导原则即普遍因果性原则和普遍随机性原则,并为之进行辩护,以此作为关于休谟问题的康德方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科技政治空间存在着三种根本的张力:价值张力(取向的离合)、权力张力(干涉与自由)和契约张力(委托与代理)。它们分别作用于思想、规范及运作三个层面。正是这三种张力的有机结合,推进着科技与政治之间互动关系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