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俊 《科技信息》2009,(22):I0120-I0120
口译的内在过程从源语信息的解码到译语语言的输出,是一个大脑高速运转处理和加工信息的复杂过程。其中对源语的理解和记忆显然是整个口译活动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口译中理解和记忆的内在联系,以及两者各自的内在过程,揭示出必须打破源语语言结构,抓住逻辑和意义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训练策略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2.
孙大军 《科技信息》2009,(18):125-125
在口译过程中,恰当、准确地体现译语的语用价值,对于口译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语用价值在英语口译中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文化的可接受性、文体的可接受性与文字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3.
口译是双方进行成功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译的语言选择涉及语音、词、句、短语、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语码、语体、例题内容、语用意义、语篇等各个方面。顺应理论提出了口译在各个层次的译语选择,为分析口译中的语言选择提供便利。所以,口译要顺应语言选择的各个层次,尽可能再现原语的信息,并使译语得体、流畅,能表达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实现双方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交流中口译语体的语用分析与顺应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体是意义的表征,在国际交流的口译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我们分析国际交流环境下口译语体的类型、特征及其语用价值,运用语用学综观——顺应选择论深入透视动态口译过程中的语体识别与语体隐合的语用价值,强调发挥译者的主体能动性,不断优化译语,选择最佳的语言使用,使译语语体与原语语体的语用价值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5.
夏雪 《科技信息》2013,(16):201-202
<正>同声传译与其他的口译形式不同,是集听和分析、短时记忆及译语表达于一体的口译过程。从译入语到译出语的转换过程中,译者必须一心多用才能完成信息处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必须将听、分析、记忆和表达协调起来才能保证同传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难免会因为脑力超负荷而遇到各种问题。因此,译者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减轻脑力负担,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同声传译有很多技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说明关联理论对于口译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关联理论的阐释,分析了口译中意义的提取与传达过程,在语境假设的框架下,探讨了关联理论下的口译预测与意义传达,旨在说明语境预测与推理有利于选择最佳原语意义,优化口译者译语,保证口译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7.
武术话语具有技术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武术口译应以话语成构的七条标准为原则构思译案,以求译文的准确度、整体性和动态美。译语文本构建的具体过程采取如下策略:"势名"采用意象法,异域概念与文化认知图式采用弥补手段,身势语等非语言形式信息采用同步解说法,会话交流采用话语层转换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韩礼德的主位结构理论对连续口译中的信息处理作了初步探讨,文中用实例说明了主位结构与话语语篇的信息分布紧密相关,并对口译中的信息重组以及逻辑结构的把握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主位结构理论还对口译教学中笔记的分析与评估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动态地研究了语境与口译的关系。口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与一定的语境有密切关系。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对口译中信息的关联阐释如命题形式、信息意图和交流意图帮助译者获得一定的语境效果、建立预测机制,从而更好地把握口译活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已有口译研究的分析和归纳发现口译记忆模式的研究是当前口译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口译摘要模式的比较研究设想,从而铺设了本研究的实验步骤、方法和数据的处理,最终确定口译过程中最佳的信息提取和记忆模式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口译记忆是译员以源语为操作对象,在主动加工的基础上对其信息进行识别、保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认知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忆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其工作机制与功能各不相同。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根据口译记忆的特殊性以及不同类型记忆的认知特点,采用相应的训练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尽快掌握口译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2.
口语体是口译语言的基本形式,而口语体信息中词汇的灵活运用、句子的松散冗长、篇章逻辑的混乱和含义的回环性经常给译员的理解和表达构成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口译中口语体信息的特征和成因,从而探索有效处理口语体信息的翻译方法,使学生通过课堂上相应的训练,在实战中提高对口语体信息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谭荔 《科技信息》2013,(10):357-358
口译笔记符号是集各种简易符号于一体的符号系统,是作为辅助记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刺激与再现原文重要信息具有提示作用。口译符号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篇章理解中的运用能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关注听力文本中的具体关键信息,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大量听力实践中掌握运用口译笔记符号这种技巧,从而充分展示口译笔记符号在提高学生听力理解与英语综合素质上的长处。  相似文献   

14.
口译并不是对源语信息完全复制的过程,它也是译者再创造的过程。译者的创造取决于特定的口译任务和目的。影响口译的因素包括:文化与思维模式、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及其它因素。译者需要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口译忠实性的并采取相应的策略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口译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当桥梁作用。它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顺利进行交流。一直以来,口译都被看做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而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角度——跨文化意识角度来理解口译。我们应该看到,口译不仅是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16.
“口译”被钟孔述定义为:“将一种所讲的语言当场口头再现为另一种口头语言。”黄为忻认为:“口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即席活动”。而胡庚中则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提出:“口译可以看作是将口头表达的信息等价地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根本目的在于使交际双方或各方能即席地相互理解。”尽管以上三种有关口译的意义的说法不尽相同,都指出了口译的性质和作用。口语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在不同语言的交际双方起着媒介作用,以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口译的特征。口译的特点是:一是…  相似文献   

17.
戚宇光 《科技信息》2008,(35):283-284
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八级口语口译考试的评分标准的考察,指出八级口语口译考试评分中两个突出的特点,即突出口语考试和口译考试评分“信息单元化”,从而影响口译质量评估的有效性。适当改变评分比例和口译评分标准的改进将有助于改善测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丽荣 《科技信息》2012,(9):254-254,245
根据关联理论的翻译观,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译者作为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协调人,既要推断出源语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意图,又要正确判断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及阅读期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使译语读者的期盼和原作意图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口译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交换和传递过程,此过程将语言承载的文化以12头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口译的转化过程不仅是语言的交换,还是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的传递。如果译者不能正确地选择语言,或是缺少跨文化意识,则容易导致语用失误。本文以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采取综观的分析角度,从语言语境、语码和语体、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几方面对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比分析Lucas的公众演讲交际模式和Gile的口译交际模式,可以发现演讲和口译的产出过程在语言技能、思维模式、演讲能力、信息组织、表达能力和抗外界因素干扰能力等方面存在相似性。35名参加口译短期培训的成员在演讲课程前后分别回答了一份关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五点量表问卷。结果表明,口译受训者的演讲技能、信息重组能力、减少依赖笔记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演讲课程结束后均有相对明显的加强,公众演讲能力和口译能力的提升呈正相关。这表明演讲的介入对口译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大学英语演讲和口译的教学和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