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执行难"的界定为基础,进而引出"执行难"出现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分析后,对症下药,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最后,从长远角度对"执行难"问题的解决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执行难是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长期为社会及学界所关注,也一直是我国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执行难的问题长期困扰法院而又无法有效解决,已产生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文章对民事执行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对"执行难"的理论与实务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法院的执行工作中“执行难”表现在很多方面;透过现象可知,形成“执行难”的因素也很多,有法院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执法环境的因素,还有执行立法滞后的原因;解决“执行难”问题,应先明确指导思想,进行体制改革,同时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法定的执行程序内采用法律手段,千方百计克服执行难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道德依靠人的良知和自觉,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法律发生作用,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来实现的,法院的判决得不到执行,在某种程度上就昭示着正义没有被彰显,当前法院执行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剖析执行难原因,寻求解决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限塑令"的推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加大节能减排的步伐,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绿色环保意识。但是,近期以来笔者发现免费塑料袋重新泛滥,"限塑令"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论述在分析"限塑令"执行难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包装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现阶段,肇致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是多元性的,既有来源于相关国家机关方面的原因,也有源于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方面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提高法院执行主体的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条文、建立与公安机关密切协作的联动机制、增强保险公司理赔的效力、提高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法律及道德素养、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人司法救助基金。  相似文献   

7.
王娟 《科技信息》2010,(16):110-111
在我国,"啃老族"的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正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现象存在普遍而且影响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啃老族"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执行难问题是长期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大顽疾,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关注度一直以来从未减弱,对执行工作的要求度亦与日俱增,当然对执行工作的微词亦不绝于耳,这其中固然有外界对法院执行工作客观规律的不理解,但也不容回避法院自身管理不科学,执行权力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因此,我们极有必要对当前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进行再反省、再思考、再定位.探索新的执行模式,执行分权是我国执行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值得肯定的是执行分权有利于加强执行监督、提高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民事经济案件依法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民事经济案件依法执行难的原因,从队伍建设、产权制度建设入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图书采访模式下,"时间差"问题是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当前主要的采访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时间差"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时间差"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民事执行难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我国的执行工作举步维艰,不仅是法院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当一部分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实现,既妨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和满足,又使得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受到挑战和损害.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究其原因,有很多。为了更好的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树立司法权威,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石景山法院:共享执行人基本信息,缓解执行难 传统上,由于申请人提供执行线索的能力受限、案件审理和执行中存在被告隐瞒真实自然情况等原因,大部分案件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难以获取被执行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财产信息,导致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人难寻"和"财产难寻"问题日益突出,案件执行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3.
县级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县级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的高度融合与资源共享,"农家书屋"才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东部几家纺织企业的实证调查发现,"用工难"是当前困扰我国许多纺织企业的普遍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指出纺织企业应从人事调整、招聘录用、员工培训、薪酬福利、员工发展、工作环境等六个方面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通过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引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宏观经济环境、农民自身、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户籍制度、"留守老人"五个方面着手,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资本论》的相关知识,数据和折线图对这些问题加以说明,再以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必须联合多方面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个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军燕  秦怀平 《科技资讯》2010,(28):141-142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成功运行不仅使其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成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法宝,开展小额贷款取得了一些成效,满足较大部分农民合理贷款需求密切了社群、社政关系。但是,在小额贷款发展中也存在种种问题,自身也存在局限性。在农村开办小额贷款业务,确实为解决"三农"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某些地方的少部分农民把小额贷款当成了"扶贫款"造成信用社收回本息难的局面。本文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小额贷款意见和建议,并为下一步推进小额贷款业务创新对策建议,建立科学的小额贷款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相信通过完善制度、不断创新,小额贷款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取得的一项重要财产,是生活稳定的基本保障。目前,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空心村"现象,"一户多宅",违法用地等问题。本文论述了目前农村宅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并就解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民事执行和解是民事执行程序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执行难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法院执行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但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执行和解的效力.这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议和实践中操作不一的问题。在分析执行和解概念及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国外相关规定,进而分析我国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完善民事执行和解的效力之建议,对民事执行和解效力的完善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民事执行中,执行主体追加是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是,我国现有法律对执行主体追加的种类的滞后性和操作程序缺失,导致执行混乱和"执行难"。本文为解决现实的紧迫性,将被执行主体追加适用的种类予以增加,并对追加程序予以规范,赋予被追加人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迈进,推动了物业管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物业管理发展的同时也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等原因,不断凸显收费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收费难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