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李铭  陈炜 《科技信息》2008,(32):14-14
目前广西高校旅游教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滞后于泛北部湾经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泛北部湾发展战略下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是对实践教学模式一种创新性探索,对于推动广西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发展及其区域内乃至与相邻区域的旅游协作,将能快速提升北部湾经济区的对外开放形象,率先启动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开发.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构成体现了广西旅游资源四大特色的主要方面,其旅游发展及区域协作应以厚实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强化营销联盟,树立广西北部湾旅游圈鲜明的旅游形象;在“4+2”旅游城市联盟的平台上构建三大旅游功能区;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五大特色旅游产品;在区域内进行客源、企业、人才、信息的对接,并在机构与政策等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国家及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的合作开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背景下的城市群面临发展的机遇和制约的因素。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背景下的城市群应抓住机遇.从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资源、促进区域金融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发展,广西高校与东盟各国高校的教育合作也日益蓬勃发展。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广西高校与东盟各国高校的教育合作中还存在发展的障碍,需寻找适当的合作途径,实现互利双赢。广西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市场优势,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引入泰尔指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旅游产业地位指数等计算方法,分析了2006—2013年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地带内差异泰尔指数与市际差异泰尔指数走势相一致,总体上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地带间差异泰尔指数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广西整体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地带内差异造成;广西旅游经济地带间的差异主要是北部湾经济区地带间差异影响的结果;广西旅游经济地带内的差异主要由北部湾经济区与西江经济区地带内差异共同主导形成;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地位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加强对东盟等重点区域开放合作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出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重点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思路的背景下,广西应升华发展理念,努力创造开放合作新优势,扩大文化教育交流,积极推进政府改革,优化合作发展环境,从而主动融入多区域合作,促进广西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慧  汤燕瑜  朱波 《科技信息》2010,(24):15-15
随着中国-东盟经济交往的日益深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使得该地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故本文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分析入手,探讨高校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6城市2010-2018年旅游总收入为基础数据,采用标准差、首位度、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分析旅游经济规模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经济规模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总体下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数量少,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因素是旅游经济不均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缩小差距、提高区域发展水平,应从整体合理布局与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联手打造旅游品牌,以核心城市为支撑、促进协同发展,并提供要素保障.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南宁)、北(北海)、钦(钦州)、防(防城港)同城化已步入快车道,推进四市的旅游合作是南北钦防同城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四市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禀赋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具有同城化旅游合作的良好基础。当前,四市同城化旅游合作缺乏"共同"旅游品牌意识,尚未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区域市场。在四市同城化旅游合作的不同发展阶段,可选择"单核"辐射模式、"双核"驱动模式或高速铁路1.5小时经济圈模式,通过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建立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协调机制,加快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完善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实现广西北部湾四市同城化旅游合作的优化调控。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一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急需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保障。广西高校通过改革创新大力培养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经济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有力助推经济区发展;北部湾经济区通过提供良好环境、搭建良好平台,支持帮助和有效促进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区域内高校人才培养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双赢互动。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部湾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其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与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而找准区域政府间的合作方向是达成合作发展的关键。以各方合作方向为策略性指导,争取区域各政府所拥有资源的支持,达成政府间的合作与服务,才能实现北部湾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12.
胡莉  李熙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4-5,25
随着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的一个新的国际区域面临着重大的契机。但是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人才吸引力不足,各类人才匮乏等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了目前北部湾人才发展的现状,并就此提出广西北部湾人才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泛北部湾"国家经济合作区的大形势下,结合广西特色,对广西民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进行了定位;并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内容的精选和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产学研结合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进行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模式不同,适应的学校和专业也不同。地处广西北部湾沿海的北海职业学院,为在泛北部湾经济的浪潮中得到发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正在探讨适合我院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产学研结合体系。  相似文献   

15.
北部湾经济区与广西高职教育密不可分。该文对广西高职教育与北部湾经济区的现状及联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三市产业布局现状的统计分析,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产业结构相关系数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北部湾经济区临海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产业区域内分工与协作,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临海产业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滨海体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广西北部湾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北部湾滨海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优势、劣势及其存在的威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RMP分析理论,对广西北部湾滨海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北部湾滨海体育旅游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远景规划;加大促销宣传力度;积极培育旅行社、体育俱乐部成为体育旅游的市场主体;培养体育旅游人才,尽快完善体育旅游智力支撑"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丽萍 《科技信息》2010,(1):20-21,23
针对在广西实施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战略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社会环境,本研究收集、分析了本地区南博会参展单位对广西本科毕业生英语交际能力需求的新特征。试图通过对非英语专业人才英语交际能力的需求分析以及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的深入调查与分析,得到一些在新形势下各专业人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有益的启示,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教学以及评估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联系是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合作能力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测算经济区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对外经济联系度,探索经济区内经济发展状况和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经济区内部互动存在差异,呈现区域北部经济联系密切、互动频繁,经济发展较好的态势;区域南部地区联系疏远,经济发展不够活跃;从对外经济联系总量来看,南宁市处于核心地位,在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主体中发挥主导作用。总体来说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极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在近24年中有飞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对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就必须随之变化。基于广西高校与东盟各国联合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有利条件,提出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广西位居泛北部湾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与东盟各国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减轻学生的学费负担,扩大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