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在于如何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中国的发展离开了社会主义便失去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离开了中国的发展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保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就是要找寻中国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最佳结合点,使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这也是社会和谐在中国现实条件下的深层含义。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实现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国际社会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建国后我国的发展观也在曲折的发展实践中不断演进。建国初期,中国抓革命促生产,掀起了发展热潮,但关起门来搞建设使我们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改革开放以后,第二代领导集体实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认识突破,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航程,使中国发展置于国际发展的全新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提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发展新思路,促进中国发展与国际发展接轨;进入21世纪以后,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又好又快的和平发展,从而把中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是全球化时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总结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于赓虞是一位被忽视的诗人和诗论家。他短短十年创作诗集达七部之多,并形成了自己完整、系统的诗学理论。生命诗学,艺术诗学,诗与灵感及修改,诗与科学,诗的静境,诗的读者鉴赏以及理论自身的遮蔽性七大内容构成了其诗学理论的主体。它经历了萌芽、自觉化、系统化与科学化以及修正与完善四大阶段,最终发展形成为理论体系。于赓虞的诗学理论对当时中国诗学观进行了有力的补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展开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国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实现了中国化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给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和可靠的理论支撑。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当代的发展,也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从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反思出“不开放不行”,使对外开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通过对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做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从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得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正确判断。同时,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组织和领导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东方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本文欲通过对CI理论的探讨,中国国情的分析,CI在中国遭遇的困境,CI的时代发展需要等来阐述CI在中国的国情下理论与实践的理想结合,寻找出中国发展CI的土壤与成果展望。  相似文献   

7.
威权政治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色之一,这种政治模式素来为学界所重视,章太炎在其革命实践过程中也意识到了威权政治相较于西式民主而言,更加符合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必须,所以他提出了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威权政治概念,此论之发生,得益于其人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现状和对于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发展理论中,梁漱溟先生将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三家文化纵向排列,从时间上构成了一个一元的世界文化单线发展模式。与孔子不同的是,梁氏文化发展理论所遵循的是人生的尺度,它的现实落脚点在于谋求中国文化的出路,解决中国文化问题乃至世界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并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思想。在其农业发展思想中,梁漱溟对中国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分析了中国近代农业衰败甚至根本崩溃的原因,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向、路径、依托作出了设计、选择与安排。他的农业发展思想可能存在诸多的不足或失误,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有一定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表达了对于“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人类学理论新格局的向往;简述60年代以来世界人类学的新发展与学者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反思;进而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起源与大半个世纪来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历史观察;并分析了某些相关学科与视点。最后着重提出了争鸣、证明和正名,指出这三者是学科的生命,是中国人类学走向世界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历史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其主要包括阶级斗争史观、人民群众史观、社会矛盾理论等。他所确立的史学研究方法、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晚年的思想偏差对中国历史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回顾国外人类学发展历程及传入中国的过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论说了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本土化的必要性,其意义,要实现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改革。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的农村发展状况究竟如何?不同发展区位和发展条件下的中国农村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模式?备受国人关注的农民、农业、农村在三十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邹平县三种不同发展类型的部分农村的实地调查,真实地展示了中国部分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撮要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所取得的实际经验与成就。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包含着丰富的民生内容。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崇高的民生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解放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富裕民生的建设实践和奋斗目标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其领导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演进和实践探索史。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转变教育地位、教育体制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到给人民更好的教育为核心的演进历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理论不但推动了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现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理论是与其自身所处时代相契合并与未来的可能性相衔接的,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样,在本体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都有创新的价值蕴含。实践证明,中国教育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依附理论是探索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理论,与拉美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伴随着国际社会的变迁,依附论本身也经历了一个起伏较大的发展过程,如今,依附发展论成为了比较主流的观点。它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不仅概括了中国旅游经济在实践中的发展理论,还能作为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理论的指导依据。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构建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加速了中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高校体育更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全国普通高校掀起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热潮,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学习与研究,探讨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新时期独立学院体育课程建设及发展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文章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课程建设实践为基础,阐述独立学院体育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体育课程理论体系、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体育教学项目设置的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大地构造学理论在中国发展不足100年,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们看到了中国地质学界的"百家争鸣",看到了中国大地构造理论的日益丰富和繁荣.本文将结合世界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大体背景,重点介绍中国近百年问地质界产生的几种主要观点或代表性的学说,并就当前中国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现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以德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历史悠久、前后相沿、百家言德等特点;以德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有重民爱民、发展经济、倡导清廉、重视教化等;中国历史上的德治思想在国家与人民、效率与公平、道德与法律、法治与人治等关系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