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总结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IRES)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MRI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及目前治疗进展。方法分析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FIRES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头颅MRI特征,复习文献资料,总结其临床、脑电图、头颅MRI特征及诊治进展。结果患儿为学龄期男性儿童,急骤起病,表现为发热、意识障碍及药物难治性的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显示背景为弥漫性慢波活动,监测到左侧额极、前颞区起始的部分性发作。头颅MRI信号未见异常。经生酮饮食(KD)治疗3天后,发作较前明显减少并转入普通病房,出院后继续予KD及抗癫痫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诊,患儿偶有惊厥发作,意识较前好转,智能较发病前明显减退。文献显示该病主要发生在既往健康的学龄期儿童,常由发热诱导,继而出现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或丛集样癫痫发作。FIRES预后不良,幸存者多遗留药物难治性癫痫和严重的认知障碍,普遍认为KD对FIRES患者疗效显著。结论FIRES的病因不明,可能由免疫介导所致。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常由发热诱导,癫痫发作呈暴发性、药物难治性,KD对控制急性期癫痫发作及改善预后有效。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以反复癫痫性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癫痫性发作的自动检测是通过机器学习及数据挖掘等方法对癫痫发作脑电自动识别的一种技术。如何设计合适的脑电特征提取方法是有效完成癫痫性发作自动检测的关键所在。文中系统总结了用于癫痫性发作自动检测的脑电特征提取方法,分别从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分析、非线性动力学、图论、癫痫计算模型6个方面将已有的癫痫脑电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归类,并对每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蔡立山 《甘肃科技》2016,(9):106-108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为特发性部分性癫痫,常规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作相对容易控制,以往认为其预后良好,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智力、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及学习能力的下降等。导致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癫痫的发作、病程、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发病年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以及神经网络的异常等。现就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儿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西药联用在癫痫治疗中的方案选择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1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观察组2采用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对比各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1总有效率91.67%,观察组2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1、观察组2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小于0.05,观察组1、观察组2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1与观察组2总有效率及癫痫发作次数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比相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治疗风险,是更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癫痫引起精神障碍的特点、治疗效果。方法对1993—2003年在郴州市精神病院住院的癫痫所致精神障碍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障碍患者中,原发性癫痫占67%,且多在癫痫发作10余年后出现精神障碍,出现精神障碍前多数有性格的改变。文化低者发病率高,大发作为主。在治疗以抗癫痫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癫痫病人如反复长期发作可致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继发性癫痫217例,梗死灶主要位于脑叶,提示痫性活动与皮层梗死密切相关,早发性痫性发作(发生于脑梗死2周内)为短暂性痫性发作,可能为脑代谢异常所致,一般仅临时用安定,预后好,晚发性痫性发作(发生于脑梗死2周后)可能为癫痫灶所致,半数病例需服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对588例脑血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5.6%,年龄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67%),早发型多于晚发型;皮质病变的癫痫发生率多于皮质下。继发性癫痫的类型以全面性发作为多,脑电图改变以病灶侧局限性δ波或θ波和弥漫性慢波多见,而典型的癫痫性波少见。结论: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原因与脑血管病类型、病变部位和病程有关,抗癫痫药物治疗视病情和发作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儿童癫痫占痫性发作患者中60%,做到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能使80%痫性发作的患儿得到满意的控制,脑电图检测最敏感反映脑细胞功能状态的指标,对儿童癫痫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预后判定都有十分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国产PRD-2000A型数字化脑电图定量分析仪,对126例临床痫性发作间歇期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126例患儿正常23.8%,异常76.2%,其中痫性放电54%,慢波异常44例.结论: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群反复异常放电所致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而脑电图检查能较准确反应大脑功能状态,特别是发作性痫性放电的特征性改变,仍是临床对癫痫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探讨老年人癫痫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发病机理。方法:回顾分析了62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CT、MRI、EEG、EKG和血生化方面检查。结果: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癫痫常见的病因,其次为脑肿瘤、脑萎缩、心血管及糖尿病。36例脑中风患者中,12例在中风后2周内有癫痫发作,24例在中风后2周后出现癫痫发作,5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在起病24小时内出现癫痫发作。脑皮质梗塞和脑叶出血比皮层下和脑深部病变更易出现癫痫发作。对不同梗塞部位的观察发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塞后癫痫的发生率高于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塞。结论:对老年的癫痫病人应尽早做CT、MRI、EKG和血生化方面检查,明确病因和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癫痫对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发作部位、类型、治疗时间及效果等分析,并按病情轻、中、重三组进行功能康复评分.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5.1%(50/980),其中早发癫痫72%(36/50),迟发癫痫28%(14/50);皮层病灶继发癫痫72%(36/50).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28%(14/50).早发癫痫中全身发作27例,部分性发作9例;迟发癫痫中全身发作4例,部分性发作10例.癫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皮层病灶多见,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脑卒中合并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差于对照组,抗癫痫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伍国锋  肖维  周漓 《贵州科学》2001,19(2):66-70
利用ZN80 0 0型Video EEG监测系统对 10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脑电和行为监测 ,旨在探讨额叶癫痫发作时的行为表现及脑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额叶癫痫发作以运动症状为主 ,常于夜间发作 ,发作频繁而短暂。发作期EEG为额区癫痫样放电亦可为高幅慢波 ,与临床发作同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母婴预后情况.结果:18例胎盘早剥患者产前诊断10例,疑诊4例,误诊4例.15例以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经阴道分娩,子宫切除0例,无1例产妇死亡,新生儿存活15例(包括双胎1例),死亡4例(包括胎死宫内2例),围生儿死亡率11.76%.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婴生命,一旦确诊应尽快采取措施终止妊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综合症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评价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综合症的患者50例(100只眼),以视疲劳的10项自觉症状为观察指标,评估患者用药前后的症状、体征以及屈光情况,同时观察记录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用药一个疗程后,显效41例(82%),有效7例(14%),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有效地缓解视频终端综合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治疗视疲劳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双诱导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对3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双诱导,达完全缓解后。序贯应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化疗,观察缓解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6例中2例早期因脑出血而死亡,其余均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达94.4%,达完全缓解的时间为21~70d.结论:本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能够获得很高的完全缓解率,降低了复发率,缩短了诱导时间,可望长期生存,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物性急性肾衰竭(ARF)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等临床特点,提高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治水平,加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10年来我院收治的36例各种药物导致的ARF患者,从用药种类、年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36例药物性ARF中,〉60岁的患者13例占36.11%。男性23例,女性13例。首位为抗菌素15例占41.67%,其次为中草药7例占19.44%。少尿型ARF25例,非少尿型11例。36例患者中没有1例死亡。结论药物性ARF临床上既可表现为少尿型也可表现为非少尿型ARF。临床用药应避免几种肾毒药同时使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肾脏功能。在出现药物性ARF时,应尽早停药,并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迫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一组症状各异的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盟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但义无法摆脱而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的一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多呈慢性或反复被动病程,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甚至严重者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目前,据国内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为0.3‰.现就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予以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强迫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Sturge-web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2例Sturge-weber综合征,复习相关文献并探讨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2例患者均表现为头痛和肢体抽搐,头路CT见颅内钙化,MR I等见软脑膜血管畸形等表现。结论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主要影响头部静脉,以颜面血管畸形、肢体抽搐和青光眼为主要表现。增强MR I是首选诊断方法,可显示病变结构和SW S病变范围。但患者的临床过程、治疗和预后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l临床资料,智能测定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4例患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3例。4例患者血清梅毒抗体检查均为阳性,2例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均≤21分。经青霉素和抗精神药物治疗后,一般精神症状控制,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智能下降。结论麻痹性痴呆极易误诊,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