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浙江先贤蒋尊簋(1878-1927),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与海宁蒋百里并称“浙江二蒋”。1912年1月,浙江首任都督场寿潜出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总长,他被公举为浙江都督。蒋氏出任浙江都督后,致力于浙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奉行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理想,在《革命方略》中,孙中山据此原则对未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了规划,并规定革命成功后的省级政权称“军政府”,其首领谓“都督”,在完成军法治理任…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其政治现代化开始起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自由民权运动”则是继明治维新之后的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其目的是要促使明治政府继续完成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立宪君主制,加快政治现代化的步伐,以适应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其政治现代化开始起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自由民权运动”则是继明治维新之后的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其目的是要促使明治政府继续完成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立宪君主制,加快政治现代化的步伐,以适应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政治制度和学说,萌芽于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洛克、孟德斯鸠,集大成于汉密尔顿。它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开,严格界定,相互制约和平衡。“三权分立”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政治上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阶级之间斗争需要产生的,不是任何制度下的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普遍适用的原则和制度。“三权分立”在中国行不通,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国家性质、特殊国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客观规律,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化,资产阶级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体系,但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不完整的,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则是“世界历史”的完成者。  相似文献   

6.
“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准则,是具有特定涵义的政治观念。它符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长远战略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政治斗争的策略手段,列宁曾经谈到:“谁以为只要一提和平,资产阶级就会用盘子把和平给我们端过来,谁就是一个十分天真的人。”说到底,和平共处也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王矗  于浩 《科技资讯》2006,(29):174-174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童叟周知。这篇小说揭露了美国“民主政治”的虚伪,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的所谓“自由竞选”、“民主政治”不过是资产阶级政互向争权夺利、残酷倾扎的工具。小说也暴露了资本主义“言论自由”的虚伪。本文主要从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了国家主义思潮,1923年底,出现了国家主义的派别。 国家主义思潮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的西欧。当时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针对“君权神授”的封建特权,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至上的思想与主张。它对战胜封建主义,促进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国家从来都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所宣扬的“爱国”、“国家”、“民族利益至上”,成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意识,这时候的国家主义思想就是反动的思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的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态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后,如何正确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是共产党人探索的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先后提出了“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六亿人口的中国绝种”、“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主张,使得私人资本主义的命运一波三折,最终还是被消灭,给我们留下一段值得深思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60年前,罗斯福总统发起了旨在“救济、复兴、改革”的“新政”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使美国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解救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把美国从法西斯专制主义的悬崖边上拉了回来,捍卫和发展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本文拟就“新政”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一、生存还是死亡——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高校应着力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健康活动;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向互动、效果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及注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6.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群经音辨》为宋代贾昌朝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此书收录的字均见于《广韵》,一般认为,此书与《广韵》属于一个语音系统。但是,将此书的注音与《广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属同一语音系统,《音辨》却对《广韵》的反切仍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一、将类隔切改为音和切;二、按照当时的实际语音进行改变,表现出实际语音的音系情况。因此,《群经音辨》不仅反映了实际语音风貌,同时为《广韵》反切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