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抑制海浪     
正巨浪来袭时,是灰色的混凝土护堤还是绿色的植被缓冲带更能保护后面的家园?2011年,当飓风"艾琳"袭击北卡罗来纳州的海岸时,2米高的巨浪开始对海岸造成冲击。位于北卡一座堰洲岛上的社区松丘海岸(Pine Knoll Shores)的两处房产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合适的研究对象。一位房主修筑了混凝土护岸,以保护他的院子免受海水的侵袭。但翻腾的海浪漫过护岸,掀  相似文献   

2.
山呼海啸     
1978年7月17日18时5分,西太平洋距离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北海岸12千米的弹斯麦海区发生了里氏7.1级强烈地震。20分钟后发生余震,震级为里氏5.3级。两次地震的震中在海底20千米深处。之后,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北海岸与西萨诺泻湖之间狭长地带的近万村民,浑然不知更大的灾难即将临头。一种异样的隆隆声由远而近,很多村民都以为那不过是一架喷气式飞机飞临这块风光无限的热带旅游宝地。他们同往常一样,纷纷出来看热闹。可热闹没有看成,甚至人们还未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转眼间,20千米长、10米高的巨浪就呼啸着横…  相似文献   

3.
海洋环境武器主要是利用海洋、岛屿、海岸以及相关环境中某些不稳定因素,如巨浪、海啸等,同时借助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从这些不稳定因素中诱发出巨大的能量,使敌方的军舰、海洋和海岸军事设施,以及海空飞机丧失效能。目前,海洋环境武器还处于襁褓之中,但其美妙的前景已令各海洋大国的军事科学家赞叹不已。1.巨浪武器。利用风能或海洋内部聚合能使洋面表层与深层产生海浪和潜潮,从而造成敌水面舰船、水下潜艇,以及其他军事设施的倾覆和人员死亡。同时巨浪武器还可用于封锁海岸,达到扼制敌军舰出海进攻的目的。2.海啸武器。在自然界中,海啸常…  相似文献   

4.
逐浪发电     
无情的海浪不知制造过多少悲惨的海难事故。对于滔天的巨浪,人们似乎也一直没有多少办法来治理它。最近,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用新型的浮标系统来“捉”住调皮捣蛋、老是制造麻烦的海浪,命令它也为人类做点好事,即利用海浪的巨大能量为人类发电。这是利用灾难造福人类的典型事例。 最近,美国新泽西州一家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距离海岸约1.6公里远的太平洋中放入一系列浮标,这些浮标可以制服无情的海浪,将海浪产生的巨大能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电能。 科学家预测这个浮标系统将可以产生10兆瓦的电能,足够供应大约1万户…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海狮是澳大利亚独有的动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极度濒危的一种鳍脚类动物.据估计,目前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及西部海岸的海狮总计不超过12000头.它们的栖息地一般都在大陆周边的岛屿,只有个别的栖息地在澳大利亚大陆.  相似文献   

6.
科技发现     
《科学之友》2006,(10):16-16
俄罗斯海岸发现神秘生物遗骸,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厂投入使用,全国纳税500强名单出炉,澳大利亚科学家要建人体冷冻中心,脑中不愉快记忆可清洗。[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概念海战武器是指利用海洋、岛屿、海岸、江河入海口及相关环境中某些不稳定因素(如海风、巨浪、海啸等),同时借助于物理或化学方法,从这些不稳定因素中诱发出能"翻江倒海"的巨大能量,使敌方的舰船、舰载武器装备、海岸军事设施等失去效能的军事技术系统.新概念海战武器目前研究开发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8.
陆地上有森林,海洋下有藻林。看到参天大树在大然中迎风摇曳的景象,就想起海洋巨藻在涨落的海水中迎水漂摆的壮观,那一株株、一串串,金光闪烁,茂盛盎然,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藻林奇观。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植物就是巨藻。巨藻滋生在海洋礁石的表面,向四周辐射蔓延,伸向海面。繁衍茂密,缠绵不绝。藻林家族遍布北美洲西海岸、南美洲海岸、南非海岸、澳大利亚海岸以及南极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6,(3):7-7
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条从南非游到澳大利亚、然后又返回出发点的大白鲨,其游程长达近2万公里,创下了迄今为止鲨鱼的最长游程纪录。这条雌性大白鲨被称为“尼科尔”,它是一组被科学家在南非海岸装上标签的24条大白鲨  相似文献   

10.
完美巨浪     
航芸 《大自然探索》2001,(11):19-21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巨浪吞噬生命的传说看成是神秘莫测的虚幻故事,而事实上水手们根本没有撒谎。一位名叫利约尔的油轮大副1980年在南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历险经历,使他至今对深海异形(魔怪)仍感心有余悸“我们的油船行驶在海上时,突然遭遇了一场风暴。一个巨大的海浪从油船尾部突起后,倾压在甲板上。刚开始我并没有察觉,直到它与船身并行时,我才看清楚:这是一个比其他海浪大得多的奇异的巨浪。它仿佛从天而降,出其不意地攻击了我们。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如此大的巨浪了。” 海面凸现巨大水墙 利约尔和他的船员们很幸运,因…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中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沉没的澳大利亚战斗巡洋舰“悉尼号”的残骸在该国西岸海域2500米深的海底被发现。“悉尼号”是1941年11月9日在跟德国战舰“科莫兰号”的战斗中沉没的。当时,“科莫兰号”伪装成一艘荷兰商船向“悉尼号”开火,从而引发血腥之战。当时“悉尼号”上的645名官兵全部阵亡,此后船沉地点一直不为人知。而“科莫兰号”上的397名官兵中有317人幸存,他们乘救生艇划向澳大利亚海岸,全部被俘。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奥古斯塔市渔民杜伦斯·郝特士,一天正在大海捕鱼时,遇到暴风袭击,顿时海面波涛汹涌,他驾着渔船挣扎时被一个巨浪迎面打翻进海里。这时,恰好一条大鲸向他游来,张开了血盆大口,把他吞进了嘴里。当他被吞进嘴里时,为了求生,死劲抓着鲸口腔与喉咙之间的软组织,不让鲸把他吞进胃里,这样,使他仍然获得氧气供应,不致于窒息  相似文献   

13.
在军事科学家和海洋学家、气象学家、化学家的鼎力合作下,环境武器(又名地球物理武器)的研制工作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作战威力。现在,环境武器家族日渐庞大,可分为陆地环境武器、气象环境武器、海洋环境武器和综合性环境武器等多种。海洋环境武器主要是利用海洋、岛屿、海岸以及相关环境中某些不稳定因素,如巨浪、海啸等,同时借助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从这些不稳定因素中诱发出巨大的能量,使被攻击的军舰、海岸军事设施以及海空飞机丧失效能。目前,海洋环境武器还处于襁褓之中,但其前景已令各海洋大国的军事科学家们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4.
行星之灾     
正来自过去的灾难将再度打击地球——只是我们不知道这将发生在何时。10万年以前,冒纳罗亚火山(美国夏威夷岛著名的活火山)的一大块脱离夏威夷,滑落海洋中,引发的巨浪在附近一座海岛的斜坡上涌升至埃菲尔铁塔高度。这场巨型海啸并非一次孤立事件:过去4万年中,仅在北大西洋就发生了至少10次超过100立方千米的巨型滑坡,其中每一次都掀起高达几十到几百米的巨浪。另一次这样的巨型滑坡注定将在未来某个时刻发生——虽然目前谁都不知道它究竟会是在明天还是在10000年后发生。事实上,自然界对人类的不  相似文献   

15.
<正>一堆被淹没的植物和动物化石生动地展现了6 600万年前那场几乎终结了所有生命的大灾难。6 6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在如今的墨西哥海岸撞击了地球。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陨星坑,被称为"奇克苏鲁布",并引发了数千英里外的剧变,包括现在的北达科他州。当时的场景会是什么样子?是大火烧毁了方圆数英里的土地,还是特大地震和难以想象的巨浪?最近科学家在北达科他州发现了大量的化石,这些化石以无与伦比的细节,清晰地捕捉了巨大的末日撞击瞬间: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9,(3):5-5
一项新研究表明,2300年前,美国纽约市所在地区曾遭遇过一次陨星撞击,并引发巨型海啸。一般而言,地震活动最容易引发海啸,例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灾难就是南海底地震引发的。不过,陨星撞击地球也能引发杀人巨浪。在美国纽约地区,过去几百万年来都没有发生过猛烈的火山爆发,而最近在取自哈德逊河(连接纽约市和新泽西州)的沉积物中却发现了陨星撞击过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试论陆架海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有松 《科学通报》1981,26(6):363-363
现代陆架浅海为最新一次海侵所形成,故称为“陆架海侵”。陆架海侵对现代海岸-河口的发育产生深刻影响,并直接关系着海岸工程建设及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警惕下一次强烈太阳风暴。2022年3月30日,全球多个天文台都记录到了一次超强的太阳耀斑。受耀斑产生的太阳风暴影响,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30兆赫兹以下的无线电通信完全失效。2022年4月20日,美国太阳动力学观测站于太平洋时间晚上8时57分观测到了一次太阳耀斑,亚洲一些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失效。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洋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成功预测了俄勒冈州海域的安克希尔火山——世界最活跃海底火山之一的喷发。安克希尔火山距离海岸400千米,自从它1998年最后一次喷发以来,科学家一直在监测它,并预测它将在2014年以前再度喷发。2011年7月29日,  相似文献   

20.
王熙章 《科学之友》2009,(11):75-75
蓝水母悬于海水深部,如果你有机会看见它的话,会感觉它像一团色泽美丽的透明果冻,似乎不会有害。但是这种在澳大利亚海滨一带俗称"海蜂"的水母,是地球上最毒的动物,被它的触须接触后,只要4min就会丧命。昆士兰海岸救助协会的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