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卫平是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界引起广泛关注。方卫平从儿童文学的学理角度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从本质、创作、构成、接受、批评等多维度阐释和把握了儿童文学的内涵;从中外儿童文学史论的角度着眼,修成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法国儿童文学导论》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参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的一个著名文学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月刊的"儿童文学特辑"体现了30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结合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在整体性、同一性和互动性方面的共性,通过对《奥兹国的稻草人》、《红色童话》、《橄榄色童话》、《伊索寓言》、《彼得.潘》等儿童文学中一些片段的翻译进行解析,分别从内容、形式及修辞手法等角度阐述翻译文本中儿童文学本身所蕴含的美,具体表现为译者不仅要通过词美、句美、意美来传达原文的含义,也使儿童本身成为构造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意义的一部分,表明重视美学对儿童文学翻译的不可或缺,把握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之间的共性并合理利用、加以发展,将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进程。  相似文献   

4.
田地,原名吴南薰,浙江奉化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并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至今出版有《南瓜花》、《明天》、《轮船就要开了》、《他在阳光下走》、《小树叶》、《复活的翅膀》等十多本儿童诗集,还有十几本童话集。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田地不断地在儿童文学这块土地上耕耘,不断地收获,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成为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1986年12月,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田地儿童诗选》,选收了田地几十年来已发表的儿童诗一百二十多首。本文试就《诗选》所收儿童诗,对田地的儿童诗创作作粗浅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成秀萍 《镇江高专学报》1998,11(4):29-31,55
郭沫若以《女神》奠定了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然而,郭沫若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儿童文学、强调儿童文学对于改造整个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慧 《少儿科技》2014,(3):23-23
<正>《少儿科技》顾问、浙江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教授,数十年倾力耕耘于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领域。近日,"蒋风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在浙江师范大学设立。该奖项从今年起开展评选,每两年一次,奖励全国范围内在儿童文学学术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儿童文学理论家,这也  相似文献   

7.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包含了丰富的神话元素,是一部融传统与现代、现实与幻想于一体的幻想性儿童文学作品,成长主题一直为文学作品所关注。如何在儿童文学作品的儿童英雄形象中找到社会的教化功能,《哈利·波特》具有精神启蒙和文化回归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曹文轩喜夺国际桂冠,意义何在?中国儿童文学"有史无碑"的时代真的终结了吗?缺乏世界级里程碑,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是"走不动",还是"推不动"?"曹文轩现象",有没有"现象学"?这些问题,曹文轩还无暇顾及,但他的领奖演说——《文学:另一种造屋》——或许能说明问题。演讲中,曹文轩  相似文献   

9.
安徒生在中国——对安徒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徒生在中国——对安徒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潘延中国读者对西方现代儿童文学作家所知甚少,但安徒生则是例外。这位丹麦作家在中国的幸运命运使别的西方童话作家只能望其项背,《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中国儿童最熟悉的外国童话作品,他的各类译选本是近20...  相似文献   

10.
我院中文系副教授吴其南撰著的《中国童话史》一书,已被河北少儿出版社列为重点选题出版。该书共27万字,分9章,为精装本,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题写书名。此书作为解放后我国第一本童话史,填补了童话研究领域的空白。《童话史》描述了中国童话从远古神话传说、志怪传奇等萌芽状态直到现当代发展昌盛的历史轨迹。在对以往童话史论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由于儿童文学本身处于边缘地位,因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之前也一直不受重视。近年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但纵观各类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目前仍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本文以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1999年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两个中译本为例,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境顺应的角度进行分析,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外来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大量译介的同时,应当注意译本的质量。从儿童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的传输等三方面看来,有必要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引入译者主体性。从《格林童话》的几个中译本中的语言使用、翻译选材以及文化传输等三方面来考证,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陈伯吹,著名儿童文学家。江苏省宝山县(现划归上海市)人,1906年8月13日生。 陈伯吹曾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四年。1922——1928年,在一所乡村小学教书;1929——1931年在大学工读时兼任上海幼稚师范教职;解放后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同时,他又是一位热心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关心儿童杂志的编辑。1931年春,曾任《小学生》半月刊主编,1934年在儿童书局任编辑部主任,1945年任《小朋友》主编,出版过不少儿童文学读物。解放后,担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等职。在编辑工作之余,进行写作。解放前写了《阿丽思小姐》、  相似文献   

14.
提起张天翼,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他的小品风格的《华威先生》和《包氏父子》,这是张天翼对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然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张天翼还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从三十年代起,张天翼便精心为孩子们创作,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儿童小说和童话。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探索新的儿童文学创作道路,发表了许多反映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史,没有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来”,就没有当今的中国儿童文学.本文试图从意识形态、历史政治时代背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推动翻译的主体力量这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儿童文学“引进来”背后的文化推手.  相似文献   

16.
藏族儿童小说是以儿童文学维度丰富中国故事、彰显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聚焦次仁罗布、意西泽仁的儿童小说,探讨两位作家如何立足现代儿童观塑造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以引领藏族儿童的精神成长,增强中国儿童文学形象的辨识度。引入具身理论分析两位作家对儿童文学美学规律的谙熟,如何将身体、心智和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具身书写体现成长主人公豁达的生命观。阐释两位作家将成熟的叙事方法引入儿童文学,使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融于故事情境,为儿童文学领域中国经验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7.
吴其南先生的《中国童话发展史》是一本中国童话史论的著作。在童话逐渐成为儿童文学边缘的当下,对童话的研究进入淡薄期。该书用多元的研究方法,以童话概念及童话特征为理论体系的中轴,童话观为中心,以论带史构建童话理论体系,从而完成了对中国童话史和中国童话理论发展史的梳理和论述,是研究中国童话的一本重要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代新文学的艺术巨匠之中,老舍是少数兼顾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个性非常鲜明,最擅长表现北平城里“老大的不长进的民族”。那么,表现新加坡儿童的《小坡的生日》的创作动机又源自何方呢?本文就此问题从童年经验的角度来论述其儿童文学创作动机,并分析老舍儿童文学观的得失。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处于边缘领域,但鉴于儿童文学的翻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接受美学的理论可以用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由于儿童文学的读者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创造出适合儿童读者的语体形式并重现儿童童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抨击封建儿童读物 ,建树儿童文学理论 ,创作和译介儿童文学作品等三方面 ,评价鲁迅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