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9年北京市甲型H1N1流行的气象因子与时空传播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初,甲型H1N1逐步在北京市本地人群中大范围传播扩散。实验室检测表明,甲型H1N1阳性病例占流感样病例的比例(从0.0086到0.7035)呈逐步上升趋势。本研究利用相关性统计分析方法,探索了2009年8月3日—11月8日甲型H1N1阳性率和4个气象因子(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甲型H1N1阳性率与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9458(P<0.05),甲型H1N1阳性率与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为-0.4581(P<0.1),干冷环境下的甲型H1N1阳性率显著偏高。本研究构建了利用气温和相关湿度估算甲型H1N1阳性率的逻辑斯谛模型,反演得到了北京市每个区县每天的甲型H1N1阳性率,分析了北京市甲型H1N1流行的时空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 Polydisk D2 =D× D上小 Hankel算子 Hφ:H 2 (T2 )→ H 20 (T2 )的范数估计 ,即‖ Hφ‖ =dis(φ,H∞ L∞ (T) L∞ H∞ (T) ) ,再结合对偶关系得出了 H10 (T2 )的分解 ,即 f∈ H10 (T2 ) ,存在 { Fi}∞1,{ Gi}∞1∈ H 2 (T2 )使得 f = ∞1Fi Gi且该函数级数按 H 1范数收敛于f .  相似文献   

3.
设G是群,H1,H2,H3是G的子群.本文给出了H1∪H2∪H3≤G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收集了我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认病例数量的数据,对SIR模型进行拓展,借助微分方程解析传染病SIR模型建立SIRE模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和预测,得出了决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否发生的阈值;解析了SIRE对甲型H1N1流感传播模型无病平衡点和地方平衡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群论理论和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正确判断了H2O(X^1A1)离解极限。采用密度泛函B31yp/6-311++g^**方法优化出H2O(X^1A1)了平衡几何、离解能和振动频率.考虑核振动能量,修正Bom—Oppenheimer近似理论下的分子势能函数,计算了H2O(X^1A1)分子的二阶力常数、正则振动频率和零点能。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H2O(X^1A1)分子非Bom—Oppenheimer近似理论下的分析势能函数,然后根据该修正势能函数绘出等值势能图,并讨论了H+OH反应和O+H2反应的势能面静态特征。结果表明:在H+OH—H2O通道上反应为无阈能反应,而O+HH→H2O存在鞍点,反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以垂直H—H键的方向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对去甲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补充和纠正了文献~1H NMR数据,通过DEPT、~1H-~1H COSY、HSQC、HMBC等1D、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7.
树和单圈图的Hosoya拓扑指标的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连通图G=(V,E)的Hosoya指标H(G)=∑mk=0P(G,k)其中P(G,k)为图G的k匹配数,m是G中k可能取的最大值。目的系统讨论给定顶点的树和单圈图中H的最值问题,为充分估计并利用计算机搜索具有某种化学或物理性质的分子给出一个界值范围;重点讨论树的H值的计算问题,给出一个递归算法。方法利用组合数学和算法理论中的一些方法。结果1)H(Kn)≥H(G)≥n;H(Pn)≥H(T)≥n;H(Cn)≥H(G)≥H(K1*,n-1)。2)H(T)=H(T-R) ∑ki=1H(T-R-Ri)=∏ki=1H(TRi) ∑ki=1∏km=1∏kij=1H(TRm)H(TRij)。结论给出了树的Hosoya指标的一种递归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群论理论和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正确判断了H2O(X軒1A1)离解极限。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 g**方法优化出H2O(1A1)了平衡几何、离解能和振动频率.考虑核振动能量,修正Born-Oppenheimer近似理论下的分子势能函数,计算了H2O(1A1)分子的二阶力常数、正则振动频率和零点能。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H2O(1A1)分子非Born-Oppenheimer近似理论下的分析势能函数,然后根据该修正势能函数绘出等值势能图,并讨论了H OH反应和O H2反应的势能面静态特征。结果表明:在H OH→H2O通道上反应为无阈能反应,而O HH→H2O存在鞍点,反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以垂直H-H键的方向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正为什么这些传染病发生了又被我们发现了?这说明我们的发现能力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检测手段、检测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老百姓的防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SARS、H7N9、H1N1、H5N1、新型冠状病毒……2013年10月23日,浙江省又报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个曾引起全国恐慌的新发传染病再一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细心的读者还可能发现,除H7N9之外,今年还发生过H1N1、H5N1、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病。公众或许有疑惑,怎么总感觉有传染病在流行?  相似文献   

10.
设H n是自然序集X n={1,2,3,…,n}(n≥3)上的保降序且保序有限奇异变换半群,记H(n,r)={α∈H n:|Imα|≤r}为半群H n的双边星理想.对1≤r≤n-1,刻划了H(n,r)是由秩为r的幂等元生成的且它的秩和幂等元秩都等于Cr-1n-1.进一步证明了当l=r时,r(H(n,r),H(n,l))=0且当1≤lr时,r(H(n,r),H(n,l))=Cr-1n-1.  相似文献   

11.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DEPT-135,<'19>F NMR,HSQC,HMBC)对兰索拉唑在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DMSO-d<,6>和CDCl<,3>中的氢谱和碳谱进行了全归属.通过速率常数解释了两种不同溶剂中氢谱和碳谱位移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从除虫菊酯中分离得到除虫菊酯I,通过DEPT及1H-1HCOSY,HSQC,HMBC,NOESY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  相似文献   

13.
苦皮藤素Ⅲ和苦皮藤素XIX的NMR数据解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苦皮藤素Ⅲ和苦皮藤素XIX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通过DEPT和1H-1H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这两个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  相似文献   

14.
从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得到一种4-位无羟基取代的β-二氢沉香呋喃类多元醇酯类化合物:Celahin B(1β,2β,15-三乙酰氧基-4α,6α-二羟基--9β-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应用DEPT及1H-1HCOSY,HSQC,HMBC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  相似文献   

15.
苦皮素G和苦皮素J的NMR数据解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苦皮素G和J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通过DEPT和1H-1H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这两个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  相似文献   

16.
对盐酸坦索罗辛的红外光谱(FT-IR)、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确证了盐酸坦索罗辛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基于1,4:3,6-二缩水-D-果糖的噁唑烷衍生物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4:3,6-二缩水-D-果精为原料合成了4个新的噁唑烷衍生物,由于化合物中含有多个相同的结构单元,造成化学环境非常相似.采用1H NMR、13C NMR、DEPT及二维谱1H-1H COSY、HSQC、HMBC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1H、13C NMR全谱给予了准确归属,并结合NOESY谱和相关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证实了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通过DEPT及1H-1HCOSY,HSQC,HMBC,NOESY等2D NMR技术,对环烯醚萜苷化合物——马钱苷的1H和13C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尤其利用NOESY技术确证了其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从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得到2个β-二氢沉香呋喃类多元醇酯类化合物:1β,2β-二乙酰氧基-4α,6α-二羟基-8α-异丁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15-异戊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Angulatin E),1β,2β,15-三乙酰氧基-4α,6α-二羟基-8α -异丁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2,A...  相似文献   

20.
赵天增  张海艳  魏悦  李倩  张城达 《河南科学》2011,29(10):1168-1171
对苦皮素A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通过DEPT和1H-1H COSY、HSQC、HMBC等2 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并采用HMBC技术对文献中与苦皮素A化学结构相关的错误报道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