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生公寓文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化,是时学生公寓现象的理性再现.它一方面不断接受校园文化的渗透,反映着校园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不断进行自我创造与自我完善,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殊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转精神和生存环境。它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作用。依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活》精神,文中分析了校园文化对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促进功能,并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亚文化,是由大学校园里的师生长期共同创造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环境教育力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砚和世界观。本文通过分析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探究和谐校园文化与医学生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不仅传承和传播着社会先进的思想文化,也以自身创造的高品质的思想文化积极影响、引领者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加强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然要求,对于建设滨海新区文化品牌具有特殊意义。本文根据滨海新区发展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提出了构建滨海新区高校"圈层文化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的历史使命,而高校体育文化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和现代体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对社会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以此为视角,首先对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含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体育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构建高校体育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国辉 《科技信息》2009,(24):I0359-I0359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由高校师生员工创造、并存在和发展于大学校园中、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一种文化。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现代大学功能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人的素质和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它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风格、价值观、文化传统以及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等.建设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有利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同时也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创新文化的努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不仅在高校自身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能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模式”视域中的高职校园文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洪斌 《科技信息》2010,(35):J0359-J0359,J0388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社会对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然而,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办学特色尚不够鲜明。其中,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脱节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作为切入点,仔细分析二者的区别及联系,立足于当前我国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析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具体表现,从而得出了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素红  朱玲玲 《科技信息》2011,(3):149-149,110
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全新的阶段,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校园文化进社区、校园文化携手社区文化共创和谐已经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熟知。本文试图从校园文化进社区,校园文化牵手社区文化以及两者融合的现状出发,从两者联系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初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在从农业文明向工商文明和信息文明、生态文明过渡的重要转型期,不仅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会产生结构性变迁,也会在审美心理、审美文化和艺术样态方面发生质的改变,具体表现在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职业文化、城乡文化、性别文化、年龄文化、教育文化等领域及其艺术反映形式中.对不断萌生和变革中的当代社会文化作审美分析,以文化生态审美观念促进社会文化系统在巨变中保持要素互补、结构均衡、功能协调,实现文化生态平衡,会利于中国社会在快速转型中维持良性运作、稳态进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著作中直接提到"文化"一词的地方并不很多,但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在马克思的时代,文化概念正在走向独立自足的过程中:一方面,前面有从康德、赫尔德到黑格尔开始创建的文化哲学,日益偏向从精神层面来阐释文化;另一方面,19世纪人类学把它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体特征,而与文明互释。马克思言及文化多在后一人类学意义上使用该词,反之对只注重精神世界的"文化史"颇有微词。文化以它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内涵,本身也是社会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上层建筑,同样也是基础结构,这应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留给我们最意味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必须在自己纳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进程中时刻保持对文化建设背后所蕴藏的复杂问题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和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文化多元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不平等关系或文化差异和冲突。在正视文明冲突、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因素,始终紧紧把握住对主流文化的控制权的前提下,我们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迎接世界文明的洗礼,以扎实的工作、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4.
冯敏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4):113-116
地方高校的人文社科研究,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当地的人才和信息优势,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及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使社科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使地方高校的人文社科研究工作步入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文化足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强烈影响,同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又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基于这种现实,农村文化建设应实行“双向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失地农民现代城市化社会融入过程中体育参与困境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经济问题造成的体育参与边缘化,原社会背景对体育参与的影响,文化、心理认同的阻碍,文章认为要重新构建失地农民的体育参与意识,一方面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破坏"他(她)们原有的关于体育的认知,另一方面则必须引导他们进入现代城市文明,认同现代体育观念,参与相应的活动。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则必须结合现代文明理念,有针对性的挖掘失地农民这一特殊文化群体"迁移源头"的观念和行为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建设关键在于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乡风文明建设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提高社会治理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性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及村村间不平衡诸多难题.为此需要从资金投入、制度建设、人才建设、硬件条件建设等方面探寻破解之策.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文化创新与大国形象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新遭遇的一个强敌就是中国的文化失败主义,这是对内而言;对外而言,中国文化形象模糊不清.内部的虚空与外部的游移不定是中国最大的文化安全问题.内部的协调和团结、外部的蒸蒸朝气,是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文化创新是要培育一片生态世界,其契机就是太空文明、也就是时间空间本体论.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好与太空文明同步,新的文明时代将是一个后传统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然对这个世界产生重要的精神作用.太空文明开拓了崭新的人类经验,将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触媒.随着文化世界观的逐步拓展,中国的文化创新也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从体系创新、范畴创新、艺术创新,到文学创新.中国文学批评是文化创新的窗口但问题很多(殖民化、肤浅化、炒作化是其主要弊端).有必要进行文化清理和思想重建,以引发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之建构和中国形象之重塑革新生机.  相似文献   

19.
杜甫诗歌的异文非常丰富.结合杜诗异文的校勘,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农耕文明的烙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的变迁、所折射的唐代的称谓文化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不难发现:杜诗异文中积淀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发展具有技术传统和精神传统,而且形成了社会建制.技术也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科学技术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科技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重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