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分析4属15种雀形目鸟类的生殖参数,发现其窝卵数和生殖力都随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卵的大小和卵重随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只有伯劳属随经度升高而增加),即雀形目鸟类在北方和东部地区产多而小的卵,其生殖对策倾向于r选择,相反在南方和西部地区则倾向于k选择.  相似文献   

2.
草原沙晰(Phyrnocephalus frontalis)生殖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原沙晰(Phyrnocephalus frontalis)每年产卵一次,平均窝卵数为3,平均生殖投入(卵重/体重)为0.164,生殖投入与体长、体重、年龄不相关;窝卵数与生殖投入显著正相关,y=0.025x 0.095,r=0.462,即生殖投入随窝卵数增加而增加;体重与窝卵数显著正相关y=0.35x 0.86,r=0.65;体长与窝卵数刀显著正相关,y=0.1x-2.45,r=0.51。根据繁列期前后性比(♀/♂)的变化,推测部分雌晰繁殖后死亡,说明生殖对雌性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根据各项生态学特征的比较,草原沙晰的繁殖策略属K选择。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非雀形目鸟类的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整理四川大学生物系和前华西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历年来在四川所采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其中有些种类是以前在四川还没有记载过的。其中非雀形目鸟类的新记录共有8种,分录于3目5科7属;而Aix,Nettapus,Hydrophasia-nus,Rostratula,Himantopus等5属,以及雉鸻(Jacanidae)和彩鹬(Rostratulidae)两科,在四川境内也均属第一次记载。现按分类系统将它们录列如次: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多样性监测时,于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区(原南郊公园片区)内拍摄到三只鸟类。经分类鉴定,确定该种为雀形目(Passeriformes)鹟科(Muscicapidae)鸟类鸲姬鹟(Ficedulamugimaki),属贵州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太湖流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禾本科植物群落盖度对雀形目鸟类集团的影响,为太湖流域鸟类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江苏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使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分别获取禾本科植物群落特征数据及雀形目鸟类相关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分析禾本科群落盖度和雀形目鸟类个体数占比的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雀形目鸟类集团划分。【结果】①研究区域内共记录到禾本科植物20属22种,雀形目鸟类66种1 637只;②栖息地禾本科群落盖度与雀形目鸟类个体数占比显著正相关(r=0.981,P=0.003),禾本科物种组成及群落高度与雀形目鸟类个体数占比并无显著相关性;③研究区雀形目鸟类可划分为3个集团,即小型鸟集团(低体质量、低翼长、低嘴锋长)、中型鸟集团(中体质量、中翼长、中嘴锋长)和大型鸟集团(高体质量、高翼长、高嘴锋长);④禾本科群落盖度显著影响小型鸟集团(r=0.847,P=0.035),中型鸟集团对禾本科群落盖度季度变化无明显响应(r=0.513,P=0.188),大型鸟集团数据量较少未显示相关性。【结论】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中,禾本科群落盖度对雀形目小型鸟集团个体数占比有显著影响,对中型鸟集团及大型鸟集团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或可通过控制禾本科群落盖度以调控栖息地中不同性状的雀形目鸟类集团。  相似文献   

6.
雀形目鸟类核型种系发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雀形目42科315种鸟类核型比较,确立了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与Takagi(1974)提出的鸟类原始核型相比较在它们之间不具统一性,通过二者的比较发现: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中第1对染色体与非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中第2对染色体相对应:雀形目的第2对染色体与非雀形目的第3对染色体相对应.从系统关系上讲,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来源于非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中第1对大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形成,再经过各种重排机制形成现代雀形目各科鸟类核型. 染色体研究表明:雀形目鸟类不为单系起源类群.其特点可以从以下两点证明:一是鸣禽类和亚鸣禽类A组染色体有着明显的不同,二是二者的核型进化趋势也是不同的.依据核型、化石资料以及古地理、古气候的资料,笔者提出亚鸣禽类起源于南美大陆,在上新世或早更新世中美陆桥变得明显时才可能进入北美以及伸入欧亚大陆;鸣禽类是起源于旧大陆的类群,在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的前提下进入新大陆,从而进一步适应辐射。  相似文献   

7.
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的3 — 8月,采用样线和系统搜索法,每周1次对海南师范大 学龙昆南校区的校园繁殖鸟类进行调查。在校园内共发现12种繁殖鸟类,隶属于4目11科,其中 雀形目鸟类最多,计8科。自然筑巢繁殖的鸟类共11种,隶属于4目10科;利用人工巢箱繁殖的鸟 类2种,均属雀形目。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校,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的校园繁殖鸟类较少,可能 是因为该校区占地面积较小,生境类型单一,该校区坐落于海口市中心,人为干扰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8.
借助羊膜卵繁殖后代的爬行动物和鸟类,其进化历程和对环境适应情况迥异,陆地生活的有鳞目(如丽斑麻蜥、黑眉锦蛇)、水陆两栖的龟鳖目和鳄目以及空中飞行的鸟类,它们所产羊膜卵在质地、大小和结构上均表现与孵化环境的各个生态因子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2014年2月19日,在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组雀形目鸟类照片,经专家鉴定为棕腹仙鹟(Niltava sundara),属湖南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
2015年8—10月,在湖南省澄天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和种群监测过程中,拍摄到1种雀形目扇尾莺科鸟类,经鉴定为黑喉山鹪莺Prinia atrogularis,属湖南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