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盐城地区正广泛采用打入式预制桩和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从这两种桩的成桩工艺,结合地基条件,对盐城地区饱和软粘土层中这两种桩成桩后休止时间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载荷试验的间歇时间的确定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提出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单桩,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方法的建模。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表明在桩基工程中利用这一方法进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BP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功能,建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依据实测静力触探资料建模,通过静载荷试验成果的学习与预测检验,证明其预测精度良好、适用性强,验证了神经网络方法的可行性,因而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BP神经网络在单桩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P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神经网络模型。根据试验数据,运用BP网络对横向承载桩和竖向承载桩的工作性态进行模拟并对单桩承载力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的结果与实测值的误差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全螺旋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6根全螺旋灌注桩的实测桩顶载荷-桩顶沉降(Q-s)曲线,用双曲线法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极限加载范围内,用双曲线法能较好地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拟合曲线与实测的曲线比较吻合且预测的结果偏于安全,预测结果的偏差与地层情况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李尚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4):486-492
不同于以往确定完整指数函数参数的方法,提出了确定完整指数函数参数的差分形式最小二乘法;然后结合现场试验,对完整指数函数拟合Q-S曲线的规律进行分析,探讨用指数函数最大曲率点判定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相应沉降的合理性;最后针对未加载至破坏的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研究用完整指数函数预测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相应桩顶沉降的可行性,提出了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条件和预测单桩破坏时桩顶沉降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及高层建筑的拔地而起对桩基础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桩基础检测过程中,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是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并应用具体实例进行计算,为桩基础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10.
新近深厚填土属于欠固结土,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土体固结并未完成,在此类地基中施工桩基础,可能会产生向下的负摩阻力,导致桩基极限承载力减小,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为了研究新近深厚填土单桩承载特性,开展单桩静载试验和基于规范的理论计算,考虑负摩阻力,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为1587 kN,不考虑负摩阻力的计算值为2136 kN,静载试验值为2000 kN,结果表明考虑负摩阻力时单桩极限承载力比静载试验结果少400~550 kN.因此新近深厚填土中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值不能以桩基静载试验结果作为标准,应结合理论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同时建议对单桩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层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给出了用静力触探资料估算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该规范出台几年来,在昆明地区工程实践中却应用不多,大多工程实践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估算仍以经验参数算法为主。通过实例,用静力触探资料对昆明某高层建筑进行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裁力标准值的估算,并把估算结果和传统的经验参数法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取材质和桩径相同、桩长不同的3组模型桩,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在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进行单桩水平静载现场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得到桩顶的水平荷载-时间-水平位移(H0-t-Y0)曲线、水平临界荷载Hcr、水平极限承载力Hu以及单桩的桩身弯矩、桩身剪力、桩侧土抗力沿桩入土深度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具有相同材质、相同桩径的单桩,其水平临界荷载Hcr和极限承载力Hu与入土桩长呈正相关关系;桩身弯矩、剪力和桩侧土抗力的最大值均随着入土桩长的增加而增大;桩身弯矩和桩身剪力主要集中在桩身上部,最容易发生剪切破坏的部位在桩顶处;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的桩侧土抗力沿入土深度呈不完整的S形分布,且其最大值出现在地平面附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单桩载荷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利用文献中桩的载荷试验数据来训练LSSVM模型,并确定了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同常用的BP网络相比,LSSVM预测模型具有学习速度快、预测性能较好、选择参数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泥岩地基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3根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及桩身轴力传递和桩侧阻力的测试,对其静载试验Q-S曲线的特性、桩身轴力传递机理、桩侧阻力和桩端承力发挥性状的分析,探讨了钻孔方法、泥浆循环等施工因素对钻孔灌注桩的工程性状的影响,揭示了泥岩地基中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特性和破坏机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单桩静载实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静载荷实验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局限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作为单桩极限承栽力静栽实验的有益补充.该方法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确定土体本构关系,在桩土之间设置无厚度接触单元,作为桩土界面的处理方式.结合工程实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工具,建立实体几何模型,进行桩基静载实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定计算参数,桩基静载实验P-s曲线实测值和计算值高度一致.分析结果对桩土模拟及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散体材料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进圆孔扩张理论,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分布特征,并导出了桩体与土体承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布桩方式对承载力的影响,根据两种典型的布桩方式,分别提出了一套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面积比承载力计算方法,弥补了常规计算方法的不足.最后,给出工程算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首次提出在桩顶黏贴一块10 m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并在泡沫板上铺设150 mm厚砂垫层的一种新型构造方式.在山东省东营市伟浩中央花园,通过不同状态下的现场静载荷试验,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承压板与桩顶新型构造方式下的粉喷桩单桩复合地基以及自由单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承压板与桩顶新型构造方式下的粉喷桩单桩复...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SVM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方法并建立相应预测模型.为获得模型参数,对18组CFG桩复合地基试验资料进行训练,训练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用建立的SVM模型对4组CFG桩复合地基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相差较小.理论分析和实例结果验证表明:基于SVM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