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因材施教”的解释,《汉语成语词典》——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实用成语词典》——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才力和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现代汉语词典》——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阿输吠陀中的"妙闻之论"--印度传统医学经典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古代医学经典<妙闻集>(Su(s)ruta-samhitā)第1卷<总论篇>中若干章的选译,并附有必要的解说与注释.这是对于印度传统医学--"阿输吠陀"((A)yurveda)原始文献基本内容的直接介绍.所选章节包括:<吠陀的起源>--全书的"序论",总括性地讲述了"阿输吠陀"的概况,以及"人、病、药、医"四项.<出诊章>--学医者具备哪些条件才可获得"行医资格",以及如何诊视患者.<疾病的说明>-- 造成精神与肉体之"苦"的疾病共有3种原因;疾病分为适宜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两类.<八种外科手术法>--切除、切开、乱刺、穿刺、拔除、刺络、缝合、包扎.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与外贸实践相结合、与专业英语相结合、与相关课程相结合、与实习阶段相结合以及与职业能力和资格考试相结合的"五个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唐小芬 《科技信息》2012,(30):365-365
从事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增重学生自尊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母语、汉语、英语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积极性能动性;要针对具体的环境和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层次教育,是指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在数学课堂教学及课后辅导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方法。是教师在对学生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面向每个个体,先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然后依据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数词的语义转换、语义重构与修辞手段的运用呈现出不同方式,从而产生出大量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研究和对比英汉语数词的"言外之意",有助于对英汉语的认知与解码.  相似文献   

7.
因工作需要,常常读成语词典。在翻检中发现一些可以商讨的问题,撮要分记于后,供词典修订或编新成语词典的同志们参考。从方便和有代表性考虑,以近年新出的《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词典》)、《汉语常用成语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简称《手册》)中所收成语为主要讨论对象。这两本词典在成语的收编、释义、考源和例句等方面,有许多新的成就,是大家公认的。本文只谈点儿自认为美中不足的地方。俗话说,看着容易做着难。我对“成语”和“词典”没有什么研究,谨作为一个读者发一点刍荛之  相似文献   

8.
试论"因材施教"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校规模化、标准化的分类(专业)教育方式,不但不排斥“因材施教”,反而为这种教育思想的深入贯彻搭建起了更为科学和完整的系统平台。与古代原始的“因材施教”,注重处理教师与学生个体关系的方法不同,这种大系统平台上的“因材施教”的实施方式与实现途径更为复杂,科学性要求更高。它追求通过多方面、多因素的科学协调整合过程或系统构筑过程,达到学生主观志趣与其个性特质的统一;学校专业教育与特色人才成长规律的统一;“施教”内容与培养对象的“材质”和社会需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对于"汉语保卫战"的争论,笔者主要从汉语是否纯粹和学生是否"重英轻汉"这两个角度进行反驳,认为"保卫"应理解为母语的重要性在民众中的普及和教育,要把重心真正放到新形势下母语的完善上.  相似文献   

10.
张英培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2):138-141
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划分的进一步细化,不同专业对其相关专业课程的要求也在变化.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不同专业的课程需根据专业特点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总结在交通运输专业《工程力学》教学中的经验,就因材施教、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89年春,在教育科研部门的配合下,根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教学"的理论,由点到面进行了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提出"教育家办学",<中国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国家提倡教育家办学".教育家是一个总的称谓,分为不同的领域和类型.就职业院校来说,其本质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做到这一点,提倡"职教专家"办学,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肖"得声的55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41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14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肖"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14.
汉语习语是翻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若干种译文出发,介绍汉语习语的三种英译方法,并通过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翻译方法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汉语的"是"、"对",日语的"はい"、"そぅ"等在会话中可以重叠使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叠音附和词.它们在会话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析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种迁移有时会造成言语行为的失败;人们会因谈话时象的不同或发话人态度、语气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用功能,如果无视语境的存在,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败.本文将探讨两者的语用迁移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的"V+上"格式是个比较复杂的结构,争议较大.这种争议的产生有语言本身的原因,也有研究者主观认识不同的原因.本文在收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整理出"V+上"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历时的角度出发,解释现代汉语中"V+上"格式复杂性的成因:共时平面上的词都实际存在着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关注不同语言文化中色彩名词的使用.具体地说,就是比较英语中的"bluc"、"yenow"和汉语中的"黄"、"蓝"使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力求在跨文化的层面上辨析两种颜色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使用,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基于BCC语料库,以汉语"V开"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认知识解研究.发现:(1)基于状态变化事件理论框架可将"V开"分为本体变化类、相对变化类及多质变化类;(2)认知识解观照下辖域激活维度(时间域、空间域、状态域)、视角开展维度(一维、二维、三维)、突显(侧重)以及详略度(分类层级)的不同导致"V开"在不同状态变化下认知上存在差异;(3)状态变化事件与认知识解间的接口研究可为汉语背后的认知动因提供一定理据,同时对汉语的对外传播及教学提供新的认知角度.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两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推进"两课"建设与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进一步拓宽"两课"的育人功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进一步整合优化"两课"教学内容;坚持因材施教,进一步创新"两课"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永远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安博教育集团的宗旨就是"用信息技术让老师的角色产生变化,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