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昆明低温冷害条件下,以02428与合系35配制的杂种F1,F2,F3和F4等为材料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02428x合系35的F3,F4分离群体在同一世代株高、穗颈长、穗下节长、每穗实粒数、总粒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穗下节长、穗长、总粒数和结实率均呈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以结实率为耐冷性鉴定指标,孕穗期耐冷性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其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73.13%,微效基因遗传率为23.36%,主基因和微效基因都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磷高效水稻培育是提高土壤潜在磷利用效率的一种途径,用云南主栽粳稻品种合系35与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特性极强老来红配制P1,P2,F1和F2世代,在云南省农科院(海拔1916 m)种植两处理(有效磷质量比6.26 mg/kg,有效磷40 mg/kg)耐低磷鉴定,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了水稻的分蘖、株穗重和总干重3个耐低磷指标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分蘖、株穗重和总干重3个耐低磷指标性状在这个组合中都表现为一对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2种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3.
磷高效水稻培育是提高土壤潜在磷利用效率的一种途径,用云南主栽粳稻品种合系35与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特性极强老来红配制P1,P2,Fl和F2世代,在云南省农科院(海拔1 916 m)种植两处理(有效磷质量比6.26 mg/kg,有效磷40 mg/kg)耐低磷搭定,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了水稻的分蘖、株穗重和总干重3个耐低磷指标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分蘖、株穗重和总干重3个耐低磷指标性状在这个组合中都表现为一对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2种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4.
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等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系统选育法、人工诱变、回交法等途径,以云南已建立的自然条件、人工控温鉴定和反复鉴定选择法相结合,培育出一批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NILs);揭示了系选NIL云粳9号与西南175、回交NIL与十和田、02428与极强耐冷品种、滇农S-1与优异种质之间耐冷基因的遗传规律;选育出一批强穗数型中间母本和优异核心种质聚合系;农林20/冲腿的孕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0主要分布在第1,3-8,10和第12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  相似文献   

6.
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系统选育法、人工诱变、回交法等途径,以云南已建立的自然条件、人工控温鉴定和反复鉴定选拔法相结合,培育出一批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NILs);揭示了系选NIL云粳9号与西南175、回交NIL与十和田、02428与极强耐冷品种、滇农S.1与优异种质之间耐冷基因的遗传规律;选育出一批强穗数型中间母本和优异核心种质聚合系;农林20/中腿的孕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主要分布在第1,3~8,10和第12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7.
在完全营养液条件下(K+40mg/L),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湘早糯1号”比不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双白-211-竹印”分蘖期全株、根、茎秆的K,Na,Ca,Mg,Fe含量减少,根中的Mg含量稍多;孕穗期全株、根、茎秆的K,Mg含量增加.Fe含量在茎秆也多.在低钾(K+3mg/L)营养液条件,“湘早糯1号”分蘖期植株苗高、苗干重、根干重、根体积及植株的K,Mg,Fe;茎秆的K,Mg;根的K,Na,Ca,Mg,Fe含量均比“双白-211-竹印”增加;孕穗期全株、根、茎秆的上述5种营养元素含量都增多,茎秆的Fe含量相近.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湘早糯1号”在低钾(K+3mg/L)条件下抽穗率达96%,结实率达31.1%,不耐低钾品种“双白-211-竹印”抽穗率少于10%,且不结实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高原不同海拔、不同产地的十几种不同抗冷性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干胚膜脂的脂肪酸分析,研究表明水稻干胚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高低与大田自然鉴定的抗冷性强弱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认为水稻干胚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高低确定可作为水稻开花结实期抗冷性鉴定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和穗着粒数对各品质性状具有一定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它农艺性状均对不同品质性状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其中穗实粒数对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长宽比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结识率对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胶稠度、长宽比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株高对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呈负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播始历期对垩白米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对整精米率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对外观品质与其它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宽比与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垩白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负相关,垩白度与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与胶稠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不同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品种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耐冷性能,并综合考量多个生理生化指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选用10个不同甘蔗品种,经过低温处理后对其生理生化特征进行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各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多样的生理生化响应。主成分分析成功解释了84.130%的表型变异,并确定其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质膜透性(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PMP)等可作为主要的甘蔗耐冷性评价指标。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低温胁迫下,中蔗11号表现出的耐冷性最强,而中蔗13号的耐冷性最弱。研究结果可为耐冷品种优选和耐冷性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深化对甘蔗耐冷生理生化机制的理论认识与实践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水稻耐高温逼熟的生理机制及育种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耐热性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以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秕粒率、受精粒重、饱粒重、籽粒充实度、饱粒密度等8项性状的耐热指数为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其综合成3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再运用隶属函数值法求出每一品种耐热性的综合评价值,可较为全面、准确地对各品种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耐热性强的品种高温胁迫后,剑叶的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明显较小,胁迫解除后恢复的程度也更高,叶绿素含量、RuBPc活性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光合速率相一致,是水稻耐高温逼熟的重要生理特征。高温胁迫导致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表现出明显的降解作用,存在一个活性氧的伤害机理。50℃热致死时间所表示的细胞膜热稳定性可作为今后水稻灌浆期耐热性育种中适合单株选择鉴定的简便、准确的生理指标。采用生理育种途径,已育成了3个耐高温逼熟的优质、高产早籼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芸苔素内酯对水稻孕穗期冷害的防治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brasinolieles;简称云大120或BR120)对5个具有不同耐冷性的水稻品种进行孕穗期低温冷害的防治研究,结果为:(1)喷施云大120可以使水稻品种的低温结实率提高401%;(2)云大120的不同施用浓度对冷害的防治因品种的来源而异,日本品种在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云南品种则是1000倍液效果更佳;(3)不同幼穗发育阶段喷施云大120,对防治水稻低温冷害的效果不同,当叶枕距为-2cm至-3cm时,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文化建设,探讨其途径固然重要,但是对现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概念进行正确理解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具基础性意蕴。为此,本文首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区别,然后重点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14.
汉语写作课程是预科阶段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本文通过对初级阶段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86篇作文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初级阶段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汉语写作中存在的偏误,并探寻在写作教学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用胚乳性状遗传模型和条件遗传效应的分析方法,对籼粳交组合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的遗传表达受到了胚乳核基因、母体植株核基因和细胞质效应制约,但各种遗传控制体系基因效应的大小因发育的时间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水稻叶片卷曲的形态建成,分析了水稻Ac/Ds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库中的2个叶片反向卷曲突变体的表型及组织形态.研究发现,与野生型平展叶片相比,内卷突变体和外卷突变体叶片中泡状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这可能是造成水稻叶片卷曲的重要原因.另外,内卷突变体叶片主脉薄壁细胞少,薄壁细胞崩裂形成的气腔面积较大.对2个卷叶突变体的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内卷突变体叶片及茎杆中纤维素含量明显减少,而外卷突变体叶片及茎杆的纤维素含量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说明2个卷叶突变体叶片的卷曲可能由不同基因突变造成.分析了2个水稻卷叶突变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二者均由隐性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刘少奇与领域了我国经济建设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活动,提出了一些卓越的思想观点:不能超越新民主主义阶段而急于进入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这个中心并为它服务,经济建设要循序渐进,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以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为发展生产的目的;等等。这些思想观点虽未能全面施行于当时,但给后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世界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低温将导致水稻发育延缓,长期遭受低温胁迫易导致水稻枯萎死亡。全球每年约有1 500万hm2的水稻面临低温胁迫危害,低温冷害已成为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系统了解水稻耐低温机理研究进展,总结了水稻在面临低温胁迫时的细胞结构特征、生理生化变化、耐低温优良品种选育等研究现状。对水稻的耐低温分子机理、耐低温基因定位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水稻耐低温品种的未来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水稻品种Nipponbare中发现一个紫色柱头突变体ps-5,整个生育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柱头紫色且子房较大.遗传分析表明该基因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s.利用极端个体定位法把ps-5精细定位于第8染色体SSR标记LR41和LR43之间,ps-5基因距它们的遗传距离均为0.12cM,并与LR413共分离,LR41和LR43两标记间的物理距离约为125kb,为该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