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斜率法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铒(Ⅱ)及铥(Ⅲ)的溶剂效应,萃取平衡可表示如下: Ln~(3+)+3(HA)_0=(LnA_3)_0+3H~+ 实验测定了在两种溶剂(1、2—二氯乙烷、氯苯)中,有机相萃合物的生成常数logβ°_(300),并以Hildebrand正规溶液理论为基础求出logβ°_(300)半径经验公式: 对ErA_3:logβ°_(300)=log(1000d/M)-0.47(9.65-δ)~2+16.95 对TmA_3:logβ°_(300)=log(1000d/M)-0.47(9.73-δ)~2+17.27 式中:d、M及δ分别表示有机溶剂的密度、摩尔质量及溶解度参数,由半经验公式计算出的logβ°_(300)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在较高的钇离子浓度下,应用“循环法”,改进了A.W.Fletcher 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Versatic 10萃取钇的平衡。在温度为25±1℃下,有机相由Versatic 10和正己烷组成,水相由YCl_2和HCl 组成,水相中加入NaCl 维持离子强度为1.实验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YA_3·3HA,表观萃取平衡常数为2.8×10~(-14)~9.5×10~(-14).萃取反应式表示如下:Y_(α)~(3+)+6H_2A_(2(o))(?)YA_3·3HA_(o)+3H~+_(α)  相似文献   

3.
用分配法考察了单烷基磷酸酯 P538(H_2A)从盐酸或硫酸介质中对 Na~+的萃取,结果表明两体系的萃取平衡均为Na~(+)+4(H_2A)_(j(0))={NaHA·(4j-1)H_(2)A}_((0))+H~+其中 j 为 H_2A 的聚合度。由实验得到表现萃取平衡常数为10~(-1)·~(24)(盐酸介质)和10~(-1)·~(48)(硫酸介质)。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叔碳酸13-煤油溶液为萃取剂,萃取稀土元素镨(Ⅲ),研究了该体系的萃取平衡.在Pr~(3+)离子浓度为0.00187~0.0200mol/ι,叔碳酸浓度(以R_2H_2计算)为0.100~1.00mol/ι,温度为20(±1)℃时,确定了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组成是PrR_3·4RH,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在实验条件下,萃取体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Pr~(3+))a+7/2(R_3H_2)_0 (PrP_3·4RH)_0 +3(H~+)a其表观萃取平衡常数K=1.35×10(-13).  相似文献   

5.
金属铟的溶剂萃取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98.15K和离子强度为0.1~2.0moL·Kg~(-1)范围内,在较高浓度和浓酸度的萃取体系In_2(SO_4)_3—Na_2SO_4—D_2EHMTPA—n—C_8H_(18)—H_2O中,本文测定了萃取平衡。 In_(aq)~(3+)+3H_2A_(2(org))→In(HA_2)_(3(org))+3H_(aq)~+的In~(3+)的平衡浓度和水相pH值,其中Na_2SO_4为支持电解质。根据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估算了平衡水相中的真实离子强度值,并用直线外推法和多项式拟合法确定了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θ。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一个酸性萃取剂HPMBP 与一个液体离子交换剂三辛胺(TOA)硫氰酸盐HTOA~+SCN~-体系协同萃取稀土元素镨(Ⅲ)和钕(Ⅲ),旨在探索其协同萃取机理。在以甲苯为溶剂,水相用醋酸钠(NaAc)维持离子强度0. 1,PH 在4左右条件下,用斜率法及萃合物的结构分析证明协萃机理为离子交换机理。萃取平衡如下:Ln~(3+)+4(HA)_0+(HTOA~+SCN~-)_1■(HTOA~+LnA_4~-)_0+4H~++SCN~-Ln~(3+)=Pr~(3+)或Nd~(3+),下标~1_0~1指示有机相中物种,无下标指示水相中物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EHEHPA(即P_(507))萃取Cu(Ⅱ)的平衡做了一些研究,测得了萃合物的络合比,确知萃合物的组成为CuA_2·H_2A_2,并测得了室温下(298k)的萃取平衡常数k值在3×10~(-5)~8×10~(-5)之间。萃取平衡方程为: Cu~(2+)+2H_2A_2=2H~++CuA_2·H_2A_2  相似文献   

8.
在H_2O—DMF(二甲基甲酰胺),H_2O—HMPA(六甲基磷酰三氨),H_2O—THF(四氢呋喃),H_2O—1.4Dioxane(1.4二氧六坏)和H_2O—DMSO(二甲亚矾)等混合溶剂中,trans—[CoCl_2(NH_3)_4]~+和Fe~(2+)还原反应,在15—35℃范围造行研究,实验表明:X_(DMSO)=0.3,X_(DMF)=0.25,X_(HMPA)=0.14,XD_(Di)=0.12时,反应速度有明显变化。在H_2O—DMSO混和溶剂中进行Fe与tfans—(CoCl_2(NH_)_4)~+反应时,已经显现出了溶剂会合体对被研究反应动力学性质的显着影响。本文的目的是:在可能形成溶剂会合体的更多混合溶剂中,进行上述同一被研究反应,在更大范围内探讨溶剂会合体,混合溶剂中非水溶剂组分和反应物离子的溶剂化作用等对被研究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被研究反应: Fe~++trans—[CoCl_2(NH_3)_4)~++4H~+—→Fe~(3+)+Co~(2+)+2Cl~-+4NH_4~+ 所选用溶剂: DMF—H_2O,HMPA—H_2O,THF—H_2O,Dioxane—H_2O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与丁基膦酸二丁酯(DBBP)或磷酸三丁酯(TBP)的氯苯溶液在硝酸介质中对Eu(Ⅲ)的协同萃取。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为EuA_3·HA、EuA_3·2DBBP或EuA_3·2TBP。在18℃时的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C_6H_5Cl体系 K_3=[EuA_3·HA]_0[H~ ]~3/[Eu~(3 )][HA]_0~4=1.51×10~(-3)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DBBP—C_6H_5Cl体系 K_(s·e)=[EuA_3·2DBBP]_0[H~ ]~3/[Eu~(3 )][HA]_0~3[B]_0~2=2.40×10~2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TBP-C_6H_5Cl体系 K_(s·e)=[EuA_3·2TBP]_0[H~ ]/[Eu~(3 )[HA]_0~3[B]_0~2=1.74×10~1 讨论了萃合物的结构及协同萃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课外中指出在盐酸介质中用高锰酸钾滴定Fe~+时,由于反应Mn O~-_4+5Fe~(2+)+8H~+=Mn~(2+)+5Fe~(3+)+4H_2O……(1)的诱导作用,可以加快高锰酸钾氧化Cl~-的反应,2Mn O~-_4+10Cl~-+16H~+=2Mn~2+5Cl_2+8H_2O……(2)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在实际电解条件下的电解液的吸收光谱谱图的测定,确定了在电解反应过程中有Mn~(3+)和MnO_4~-等生成。据此,可认为电解二氧化锰沉积(EMD)机理首先为各种价态的Mn离子在不同甲下的反应为(3)(4)(5)式,电解液最终存在如下平衡。 2Mn~(3+)+2H_2O=MnO_2+Mn~(2+)+4H~+ ΔG=-108.76K_J (1)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两相滴定法测得了HDEHP-H_2O-C_6H_5CH_3体系二聚常数l_gK_2=4.23(平均值)、两相电离常数pK_aE=5.70,pK_(2aE)=15.6,并对HDEHP-NaNO_3-C_6H_5CH_3体系萃取Na~ 的机理作了探讨,实验表明当中和度a<10%时,我们改变三种起始Na~ 浓度(0.20N、1.00N、4.00N)及三种起始HDEHP浓度(1.00×10~(-2)M、1.00×10~(-1)M、1.00M),有机相生成的萃合物形式为(NaA·3HA)_0,其萃合常数的平均值l_gβ_(13)=3.7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钴(Ⅱ)、镁在高氯酸钠和二——(2—乙基已基)磷酸的苯溶液之间的分配。钴(Ⅱ)和镁的萃取络合物分别是CoR_2·2RH,MgR_2·2RH。萃取平衡如下: Co_(α)~(2+)+2R_2H_2(ο)K_(12)~(Co) CoR_2·2RH_(ο)+2H_(α)~+ Mg_(α)~(2+)+2R_2H_2(ο)K_(12)~(Mg)MgR_2·2RH_(ο)+2H_(α)~+ 式中K_(12)~(Co)=~(-5,53),K_(12)~(Mg)=10~(-5’46) 同时考察了高氯酸钠浓度对钴(Ⅱ)、镁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Cu~(2 )与5-磺基水杨酸(H_3L)溶液形成的络合物CuL_2的水解反应,证明有碱式络合物生成,并在25°±0.5℃及离子强度μ=0.10M(KNO_3)时测得CuL_2的水解平衡常数以及碱式络合物Cu(OH)L_2的稳定常数K_(Cu(OH)L_2)~(OH)和二聚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5.
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研究了分数阶m-点边值问题﹛D_0~α+u(t)+f(t,u(t))+e(t)=0,0t1;u(0)=0,u(1)=m-2∑i-1β_iu(η_i).其中1α2,0β_i1(i=1,2,…,m-2),0η_1η_2…η_(m-2)1,K=m-2∑i-1β_iη_~(a-1)1,D_0~α+是标准的Riemann-Liouville微分,f的第一或第二个变量可以具有奇性,e可以为负.分别给出了γ_*0,γ_*=0,γ_*0γ~*,γ~*≤0四种情形时正解的存在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讲到:“高锰酸钾在不同酸度的介质中被还原的产物不同,例如和SO_3~(2-)离子的反应为:强酸性:2MnO_4~-+5SO_3~(2-)+6H~+=2Mn~(2+)+5SO_4~(2-)+3H_2O近中性:2MnO_4~-+3SO_3~(2-)+H_2O=2MnO_2↓+3SO_4~(2-)+2OH~-强碱性:2MnO_4~-+SO_3~(2-)+2OH~-=2MnO_4~(2-)+SO_4~(2-)+H_2O时进一步解释到:“这就说明了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性较强,在碱性介质中的氧化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比较了二甲酚橙(XO)水溶液、Ln(Ⅲ)-XO水溶液及Cu(Ⅱ)-XO水溶液的热色性规律,提出了Ln(Ⅲ)-XO产生热色性的机理为配体的质子-去质子配位平衡:Ln_2H_6(XO)_2≒Ln_2H_4(XO)_2~(2-)+2H~+即配体(XO)酚羟基的解离平衡引起π电子体乐的变化而导致热色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仲丁基膦酸单正癸酯(HA)和仲丁基膦酸单正十二酯(HL)在盐酸介质中对sc(Ⅲ)、Y(Ⅲ)、Ln(Ⅲ)(镧系离子)的性能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新萃取剂在盐酸介质中萃取稀土离子属于阳离子交换机理。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萃取刺是HL时,Sc为6.79±0.04,Y为3.08±0.05,Gd为-0.086±0.01;萃取剂是HA时,Sc为6.99±0.02,Y为3.20±0.04,Gd为0.045±0.02,还计算了热力学函数的数值,比较了两种仲丁基膦酸单炕基酯萃取稀土离子的性能通过饱和萃合物的ZR和NMR谱的研究,证实其萃取反应的机理为:Sc~(3+)+2(HR)_(2(0))≒ScR_3(HR)_((0))+3H~+;Gd~(3+)+2(HR)_(2(0))≒GdR_3(HR)_((0))+3H~+;Y~(3+)+3(HR)_(2(0))≒Y(HR_2)_(3(0))+3H~+;HR=HA、HL。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证明了下述结果:1.令 H_1和 H_2是点态 M—Fuzzy 群 A 的 M—子群,H′_1和H′_2分别是 H_1和 H_2的 M—Fuzzy 正规子群,并且 H_1(e)=H_2(e)=H′_1(e)=H′_2(e),则(H_1∩H_2)H′_1/(H_1∩H′_2)H′_1和 H_1∩H_2/(H_1∩H′_2)H′_1∩(H_1∩H_2)是 M—同构的。2.令 H_1和 H_2是 M—点态 Fuzzy 群 A 的 M—子群,H′_1,H′_2分别是 H_1和 H_2的M—Fuzzy 正规子群,并且 H_1(e)=H_2(e)=H′_2(e)=H′_1(e),则(H_1∩H_2)H′_1/(H_1∩H′_2)H′_1与(H_1∩H_2)H′_2/(H′_1∩H_2)H′_2是 M—同构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推广的对应溶液法测定了丁基膦酸二丁酯(DBBP)和甲基膦酸二异戊酯(DAMP)萃取硝酸的平衡常数β_i和硝酸分子在两相间的分配常数Λ=(HNO_3)_0/(HNO_3)_0其结果: HNO_3/DBBP-C_6H_6体系 HNO_3/DAMP-C_6H_6体系 β_i=(DBBP·i HNO_3)_0/(DBBP)_0(HNO_3)~i β_i=(DAMP·i HNO_3)/(DAMP)_0(HNO_3)~i β_1=14.0 β_1=12.8 β_2=0.87 β_2=0.19 Λ=7×10~(-3) β_3=0.07 Λ=6×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