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地学文化建设的新时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地学文化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呼唤地学文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营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进一步探索加强东营市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本文结合东营市环保工作实际,就东营市构建和谐社会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技术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三种新的技术理念:第一,和谐的技术价值负荷,倡导多元价值的对话与协商;第二,和谐的技术伦理观,扬弃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第三,技术批判与建构和谐,实时意识到技术进步可能产生的异化,积极建构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把现象学的“设计”和“兴趣”两个概念勾连起来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哲学视域,以之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严厉地批判了近代以来在技术认识兴趣导向下把自然视为“开采对象”的狭隘的科学主义意识,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应当以解放认识兴趣为导向把自然设计为人类的“生存伙伴”的新见解,从而构建起一种具有浓郁现象学气息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5.
产业与生态内在地统一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生态过程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建构是通过产业实现的。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不断改变与重构。新兴产业的诞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一方面它改变了原有的人与自然关系,另一方面它又重构着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生态就在这种不断改变与重构中演变。因此,不能脱离产业谈生态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绿色生产,是生态建设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有数据表明,尊重自然的观念在现实之中被践行的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反思其中的知行不合问题。从哲学上来看,这一问题与当前环境伦理工作存在肓区密切相关。凯西的“第一时刻”对人与自然知行合一的原初本真关系有所呈现,并触及上述肓区。研究凯西“第一时刻”与这一肓区的关联有重要意义。这里,首先阐释凯西“第一时刻”的主要内容;进而界定人与自然原初本真及其衍生等三重关系,解析这些关系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的效用,从而刻画凯西对“第一时刻”探讨的特征,显明上述肓区存在及凯西对之突破的根源;最后以上述思想为基础,揭示“第一时刻”在弥合知行裂隙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并进而影响到人的生存问题,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认为,爱默生从生存层面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到精神的领域,赋予自然精神价值和道德审美价值,并通过回归自然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解决时代难题,他的这一思想解构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建构了人与自然关系在更深程度上的和谐,高扬了自然的地位,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到"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都是自然,但古代称之为自然,而现代则称之为环境,这种名称上的变化暗中则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由和谐走向冲突。为了在现代社会中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相处应当走向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0,(24):16-17
助老助残,推动无障碍社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拓展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的生活空间,提高他们的生活贡量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内容,智能轮椅的研究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自然是近代大工业和科学技术产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既是一种自然物又是一种社会物.社会自然并非总是宜人的,其发展过程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进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和谐伦理:和谐发展的伦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和谐发展,就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向度的发展模式。和谐发展的伦理学基础理应是和谐伦理。和谐伦理,就是调节自我、人我、物我之间的道德规范。“三和”——心和、人和、天和,是和谐伦理的终极指向。心和指自我身心的和谐,是和谐发展的微观伦理基础;人和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发展的中观伦理基础;天和指人与自然界万有存在之间的和谐,是和谐发展的宏观伦理基础。实现了“三和”,方能求得人类需要和非人类需要的和谐,达致“保合太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当代技术论和产业技术观没有全面展现当代产业技术的和谐本质和发展趋势。和谐产业技术是产业生产活动中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技术关系体系,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技术关系。技术造成的问题不能仅仅以更新技术来解决,技术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和谐产业技术价值实现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当代经济学问题的人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知识的和谐.本文从人性的角度对当代经济学知识进行扫描,找到其不和谐之处并尝试以人的辩证的利益假设作为和谐经济知识建构的基础,提出了经济生活的利益相容论、经济成长的知识自由论、经济主体的理性利益论和经济运行的文化决定论.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给出了教育的和谐伦理指向。履行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和谐伦理使命,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现、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现、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现、“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观构成了教育和谐伦理的基本内涵。一般说来,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培育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和意识,以营造心和、人和、天和、思想和的和谐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为确保教育的和谐伦理指向,必须:确立使受教育者和谐发展的和谐教育思想;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和:整合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摈弃教育产业化;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要理解和谐社会理念,必须正确地认识悖论.悖论的历史同逻辑一样久远.悖论同矛盾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关系反映.辩证逻辑是认识矛盾性关系的工具,数理逻辑则是处理悖论性关系的工具.在全球化时代,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悖论的逻辑地位的确立,为逻辑结构从完全性结构向不完全性结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新型制造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新型制造业在生产的理念以及增长方式上都有所不同.本文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取向要求,就大力推进新型制造业的必要性以及新型制造业与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两者不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且也是我们必须做出的一种选择,它们之间的相关互动过程将有助于使社会步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远古时期人们就重视生态问题.先秦道家建立起了以"道"为核心,从"道法自然"出发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在更高意义上阐发了人的审美活动,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道家崇尚自然美,把完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看作宇宙的完美生命,把和谐安泰的社会看成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把自适率真的情性看作人自身的完美归宿.这种观念和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工程进行伦理规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首先,以知行合一为伦理尺度能够实现工程与人本身的和谐,这是人的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现实圭臬;其次,以和而不同为伦理尺度能够实现工程与社会的和谐,这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现实载体;第三,以天(地)人合一为伦理尺度能够实现工程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现实表达。  相似文献   

19.
和谐发展与简单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道从简,至道不繁,环流似圆,是和谐发展观蕴涵的基本原则。平实无华、寓繁于简的和谐发展之道,指出了和谐发展“圆理”全真、至善、达美的简单路径:和谐若环,圆道至简,周流不息;和谐至善,善道不繁,天道酬善;和谐达美,大美从简。和谐发展观中的简单性原则既是大自然简单性原理在发展观层面上的投影,又代表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的简单性方向。穿过时间隧道和空间黑洞可以发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地球、太阳系、银河系还是恢弘宇宙,再没有比和谐发展之圆道更简单因而也更伟大、更美丽的存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