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鹏 《科技信息》2011,(1):I0174-I0174,I0180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后,以"官场"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不断涌现,成为当下文坛一道新奇独特的风景。伴随着政治的宽容和文学对国家文艺政策的呼应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揭示国家政治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批判当代官场腐败,描写官员生存本相,探究官场腐败背后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官场小说,同时借助于传媒的宣传和推动,官场小说成为了90年代以后文坛的一大阅读亮点,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本文对新时期官场小说兴起的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从多方面探讨了其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2.
将作为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第二次高峰期的清末小说。仅用“谴责小说”来界定描述,有笼统简单之嫌,而将《孽海花》许为此类小说之代表作品也有商榷之必要。“谴责”只是一种“时期风格”,经过曾朴整理增撰后的作品,却在不失其时代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作为历史小说的特征。其立意重在纵向的历史画面而不是横向的社会图景,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儒林外史>与四大"谴责小说"同为清代长篇讽刺小说的代表作,但从二者的讽刺视角来看,前者主要针对儒林科场进行尖锐的讽刺,后者则更多对官场丑行作了有力批判,这种巨大的差异源于清代中后期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与四大“谴责小说”同为清代长篇讽刺小说的代表作,但从二者的讽刺视角来看,前者主要针对儒林科场进行尖锐的讽刺,后者则更多对官场丑行作了有力批判,这种巨大的差异源于清代中后期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小说的民族承传性,主要来自明清世情小说、晚清谴责讽刺小说和鸳鸯蝴蝶派作品。表现在凸现世态人情、注重写实传统、结构随意散漫、采取全知视角、运用含蓄笔法、追求通俗易懂等方面。其小说的艺术优长和缺失,包括狭窄的婚恋题材、平实琐碎的生活细节、松散随意的结构、说书人的叙述角度、微妙的隐喻和暗示以及通俗小说趣味,都源于她对上述中国旧小说传统的继承。旧小说成就了张爱玲小说的风格,也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了其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世纪的"官场小说",认为21世纪商品社会体现出权力和经济合谋的趋势,不可避免地促成新世纪作家对官场趋之若鹜的叙述。消费社会个体金钱欲望的膨胀,个人道德和理想的滑落,是官场文学不可绕过的主题。小说它的叙述还在新世纪现代化与多元化的环境下衍生出多样性:对于经济腐败的描述,对于都市化过程中物欲与功利对个体诱导时个体人性嬗变的考察,以及形式上的社会谴责与叙事娱乐化。凡此种种,比之传统的官场小说来得复杂而有意味。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官场小说中,南飞雁的官场小说呈现出某种独特性。他将官场小说与世情小说相融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官场世情小说。他的小说通过两性关系勾连起社会万象,从而展现物欲时代和现代科层制下的世态人情。他的小说还通过传统父亲的"在场",揭示当下社会秩序形态的保守性和稳固性,同时传达出惶恐不安的时代情绪。小说文本中暧昧的官方意识形态话语,一方面显露了作者创作价值观的犹疑和矛盾,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下时代的某些分裂症候。  相似文献   

8.
邵丽以小说创作驰名当代文坛。其小说对新世纪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执着于"阳光文学"的创作诉求、对"底层文学"创作"病象"的超越、"新官场小说"的重大突破,以及对女性心灵与情感的关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从小说的显性结构上看,赵树理与刘震云的小说对历史的叙述完全不同,但从小说的潜层结构上看,他们的小说都传达了循环的历史观念,都专注于权力的描写;而他们对历史和权力的叙述来自民间,但是他们站在民间立场上却表现了各自不同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官场小说三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官场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个不可回避的文学现象。但应该看到,在作家的创作中存在着许多悖论性心灵情结,我们从权力批判与欣赏把玩的悖论、思考呼唤政治体制改革与清官意识的悖论、传统文人爱情观在当代文学中的潜性书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可以得到很多的文化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文坛上兴起的市井小说创作潮流,以描写特定地域的市井文化为主要特色,是市民小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市井小说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心理深层,有着真正的民族风味,为中国当代市民文学的回归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市井小说作家结构题材和提升主题的依据与出发点主要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文化观,没有真正把握住当代都市改革开放的灵魂与脉搏.  相似文献   

12.
清代家庭教育小说的思想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家庭教育小说是清代教育小说中以家庭教育为题材的一类小说。受中国文学注重教化的传统以及家庭教育小说自身题材、主旨的影响,清代家庭教育小说表现的思想主要是教育思想:重视品德教育,勤学与尊师教育;重视环境习染,身教严教,情感激励与感化教育。这一思想主要蕴含在清代家庭教育小说人物所选取的教育内容(教什么)和教育方法(怎样教)中。透过这些思想,可以看到教育小说家们受儒学传统影响而难以舍弃对现实的关心,希望借小说达到劝惩目的的创作意图,也让我们对清代教育、清代社会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落后,我国官场腐败现象在人民心理层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在文学界,涌现了一批以反腐为主题的新官场小说,形成了一股新官场小说文学思潮。任何一种思潮必然有着其深厚的生态学背景。反腐小说热潮的出现,正是当今时代文艺生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安野 《科技信息》2012,(20):204-204
上个世纪末,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到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使了中国当代新写实小说的诞生。新写实小说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现实文学的创作风格,通过写实的风格,真实的反映了当代人们生活的种种境遇。对现实的批判是新写实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揭露了当代社会平民生活的真实状况,揭露了平民百姓对特权的仇视与羡慕,在政治生活中,当代的"官本位"思想对知识分子、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侵蚀。本文从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点、悲剧意识、价值批判等方面浅析当代文学中的新写实小说。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叙事风格上发生的从写实到反讽的明显转型:当代作家重新调整了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叙事立场,从“自赏”转为“自审”。90年代以来,“反右”“文革”小说叙事风格的演变,是作家从政治反思到人格反思,从“感谢苦难”到直面精神创痛的嬗变过程,深刻传达出作家的创作立场、价值取向和历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官场小说中的秘书人物群体,出现了与其他官场人物明显不同的个性特征,那就是人格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主要表现在人物个性特征、社会身份和爱情生活三个方面,同时又因其生存的现实特色而统一在了秘书人物身上。  相似文献   

17.
鲁迅开创了现代文学表现农民的重要题材,其笔下的农民愚昧,无一不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代表。通过对国民性的批判透露出他睿智的理性精神和深沉的忧患意识。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双重情感态度,深刻揭示了底层人们在强权统治面前意识深处的奴性特征。阎连科从发掘人性的角度,着力表现人性异化的悲剧。小说的荒诞色彩寓于传统乡俗民情中,体现了乡土小说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的艺术新走向。这种人性的异化与乡村权力体制和官本位文化都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河南作家南飞雁的中篇小说《红酒》《灯泡》《天蝎》属于官场小说的范畴,南飞雁的小说应读作"官场"小说,更应读作官场"小说"。人物命名的符号化使小说成为一种寓言式书写和隐喻式表达,其要表达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官场空间和生活于官场的人们对权力追求的集体"有"意识。作为官场"小说",南飞雁有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话语方式,小说隐含作者的道德倾向和价值取向影响了叙述者,隐含作者与叙述者一起对受述者、隐含读者和读者产生影响。小说通篇采用自由间接引语的话语方式,使叙述者主体与人物主体有融合的趋势,在融合中让读者体官道、悟人道。读南飞雁的官场小说,还应该对小说的语言魅力给以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小说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特征,他的出现,连续了现代文学中断的"抒情小说传统"。汪曾祺的小说使小说自身固有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回归,作品中处处出现的和谐和诗性给人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快感,让人沉浸在其中,品赏欢娱。汪曾祺的创作引起了小说创作观念和叙述方式上的巨大变化,小说模式中的主题的功利性、题材的重大性都逐渐被消解。作品无论在题材的探索、写法的革新方面,还是在语言观念、体裁特色方面都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并对八十年代以后的现代小说高峰的到来有着潜在的影响,对新时期的寻根派小说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使表现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和普通人日常生活,成了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最为流行的方式和观念。  相似文献   

20.
小说《升迁》通过叙述干部升迁的故事,揭露了由体制弊端滋生的政府与党委、基层与上级、职级与实权等三组差异性权力因素,并且批判了由这种差异性构成的官场文化。小说表达了改革体制的愿望,但是没有找到消除权力差异的途径,无法终结官场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