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浙江省汽车零部件以民营企业为主,拥有灵活的经营机制、较低的成本优势,陆续构筑了杭州、宁波、温州、台州、金华等核心区块,由于规模小、技术储备差,产品开发能力弱,研究开发还处于跟踪、模仿阶段,制约了浙江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促进浙江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分工网络有助于加快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汽车产业分工的深化,促进了江苏重点产业集群之一的常州孟河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形成.孟河产业集群主要由中小企业合作型、大型企业主导型的生产网络构成.模块化分工网络可提升孟河产业集群的汽车零部件模块化研发和制造能力.为此,政府应引导企业自主参与模块化分工网络建设,培育一批专业模块供应企业,吸引国内外企业加入孟河模块化分工网络,深化孟河生产网络的内部模块化分工.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该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发展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在此期间,芜湖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己初步形成了以轿车生产企业为龙头,轻型车、微型车、专用车生产企业为侧翼,零部件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整个产业链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西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王有远 《科技与经济》2018,31(1):106-110
以江西省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为研究对象,从基础性、规模性、经营性以及发展性四个维度建立江西省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汽车制造产业与区域物流的协同发展评价模型,阐述了江西省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演化发展关系。研究表明:江西省物流产业有序度逐年上升,汽车制造产业有序度波动较大,两产业协同程度具有一定周期性。最后,为提高江西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水平,提出了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经营能力、促进两产业业务融合、构建产业集群物流信息平台和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曲原 《安徽科技》2008,(6):31-33
安庆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较早。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十一五”以来,随着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启动建议,安庆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进一步壮大,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生产规模、内在潜力已具备集群发展优势,正逐步成为安庆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7年主要任务是提升先进制造业等优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节能及可再生能源、计算机软件、节能环保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玻璃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争取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授权、特色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等四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超过2000亿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殊三角、长三角、北京、上海等省市区分别形成并发展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误区偏多,导致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根本不及欧美、日韩等国家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因此,为实现我国产业集群稳步发展,力促经济更快更好地增长,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当前,亟需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实现"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战略目标。以芜湖市为例,探讨新能源汽车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特征及其升级路径。整体上来看,芜湖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聚区、较强的分工协作水平、较为密切的社会关联度等特点;"链条式产业集聚→模块式产业集群→中心-外围式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一条较为适合芜湖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创新型集群目标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9.
相关分析表明,产业集群是提升我国微观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供应商、专业化研究和培训机构等相关组织发展的相对滞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集群网络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也相对有限。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政府、行业协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两岸三地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我国基于廉价劳动力优势和自然资源的简单集群向基于投资的标准化产品集群及创新集群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的产生及特点 我国产业集群的兴起受到国际产业集群理论传播的影响,发展也是十分迅速,在这种影响之下,我国不少地方政府纷纷探索如何在所辖区域内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根据政府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干预程度以及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即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政府扶持型产业集群和计划型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